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边教学边研究,有利于理论与实践间的有效转换,因枝振叶、沿波溯源、探骊得珠。
为有效提升一线教师科研能力与素养,2021年6月5日在成都市幼儿园园长领航项目的契机下,园长领航班二组特别邀请到东北师范大学著名专家学者王萍教授莅临成都市第一幼儿园锦东园区进行课题指导与研讨。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叶美容、园长领航班班主任夏春芳以及40余名一线科研骨干参与了此次交流研讨活动。
在交流会上,司茜园长首先介绍了园所课题“幼教集团准班主任定制式培训课程建设实践研究”,并提出科研过程中存在的疑惑。
王萍教授以该课题作为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她首先指出,科学研究的范式、步骤、要求与一线工作思路是大相径庭的。幼儿园工作是系统全面的,而研究需要聚焦问题,避免泛化。因此,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既要保证科学的研究范式,也要基于园所保教工作以及课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真正解决行动中的顽瘴痼疾。
随后,王教授从标题、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方法、视角创新七个维度梳理出课题申报书撰写的基本规律:
第一,标题中涉及到的核心概念应该是学界认可且科学的,不能制造学术的真空地带;
第二,选题缘由可以从政策背景、本身价值、现实问题三个角度撰写,突出研究的可推广性;
第三,研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其中实践意义可以从园所、教师、幼儿三个视角展开;
第四,文献综述的过程中需要围绕研究问题寻找高质量文献,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科学度;
第五,概念界定包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需要详细阐述,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基;
第六,研究方法同样需要尽可能详实,要清楚阐释是谁、在什么地点、怎么做等系列问题,提高可操作性;
第七,研究创新点可以从理论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个层面考虑,一个研究有一个创新点足矣。基于此,教授建议将案例课题的标题调整为“基于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园本培训课程开发行动研究”。
接着,王教授结合具体的硕博论文进行实例分析,并与教师亲切互动。她鼓励一线科研骨干既劳力也要劳心,在行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司茜园长对王萍教授的细致指导表示诚挚感谢,并就研究与工作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研究根植于工作又回归于工作,源于工作又服务于工作,高于工作又反哺于工作。一线教师应该加强理论学习,纠正惯性思维,在计划中行动,在考察中反思”。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