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悦读
儿童情商的培养
娅娅老师 英国Hello Ya教育公司创始人
文章选自《幼儿美术》期刊 2022年4月第2期
PART01
什么是真正的情商
有一个著名的“软糖实验”: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把一群四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个房间里,给每人面前放一颗非常诱人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掉软糖,他只能吃到这一颗,但如果愿意等一会再吃,他将多得到一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立即把糖放进嘴巴吃掉了,有的孩子则耐住性子,通过闭眼睛、用手遮住软糖、自言自语、唱歌等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消磨时光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多获得一个糖果。
心理学家通过后续的追踪发现,那些克制自己的欲望,最终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具有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牺牲眼前利益的延迟满足能力。成绩也普遍更好,更具有合作精神。
这个实验就是最早的关于情商的实验之一,因此情商并不是所谓的左右逢源、世故圆滑、面面俱到,而是关于如何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它的主体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那么如何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能够自我管理的高情商的人呢?
PART02
允许孩子的“自我发展”
我们从一个人的婴儿时期开始说起,当一个婴儿长到六七个月的时候,他会对他的首要养育者的离开产生焦虑反应,对陌生人的接近感到拘谨或者惊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生了,认生是因为孩子性格害羞、胆怯吗?不是的,而是他开始发现一件事情就是妈妈和自己并不是一个共生的共同体,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这是孩子在认知发展中建立起的一种保护机制,也代表他迈向独立的分离个体化阶段正式开始了。
等孩子再大一点,他开始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例如用摇头来摆脱喂到嘴边的食物,或者甩掉脚上的袜子等。再到可怕的什么都是“不不不”。我们感叹和烦恼甚至焦虑孩子越来越不好带了,开始叛逆了。而孩子的自我意识就这样的慢慢地萌芽和发展着。
到三至六岁他开始离开家去幼儿园,然后再去小学,他开始迈向社会化的独立,在这个过程中成年人势必不能预设和满足孩子一切的需要,因为这是他建构自我和界限的过程。例如他对自我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社会角色认知的感知是我们不能切身体会的,因为他会通过哭来表达不满,这些都是正常且有益的。我们可以通过看书、上课等学习方式来充实自己以便更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孩子,不需要对未知感到焦虑和挫败甚至愧疚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失败的养育者。
PART03
收集孩子散落的情绪
不过在孩子建构自我和界限的过程中,养育者的角色是尤为关键的,一方面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储备育儿知识和增长育儿智慧,理解和包容孩子自身的情绪和行为表达,避免孩子的哭闹瞬间激发我们的焦虑反应。另一方面养育者需要积极的接纳和回应负面情绪,使孩子的所有情绪尽可能的在养育者这里得到确定。例如孩子的焦虑、愤怒、害怕、难过等这些通常不被允许的情绪碎片,能够被养育者像一个容器一样接住并及时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长此以往,孩子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他的各种各样的感受都能逐渐的被确定下来。散落在地板上的一块块拼图被看见被收集,从而使孩子的内在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内核,在这个完整的内核的基础上他才能发展出一个完整的健康的自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大脑会根据不同的刺激创造出相应的新的大脑细胞,但是如果不使用某个功能相对应的神经元也会退化或消失,而各种感受都是情商的一部分,就像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敢说不该拒绝的时候,不懂拒绝,答应别人时扭扭捏捏,也不敢提要求,害怕自己被拒绝,想着被拒绝之后会不会很丢脸很受伤,做一件事情总是思前想后,考虑失败之后别人怎么看….。这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所谓的负面情绪的教育,导致很多人都没有接纳和处理这种情绪的能力。
那么当孩子有些愤怒、难过的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要如何接纳和包容呢?首先的一点就是保持镇定,不要先被吓坏了,表现得比孩子还激动紧张,而是要想象一下自己如何像一个容器一样去接纳孩子的愤怒和难过等负面情绪。不要一看到孩子哭闹就想办法让他转移注意力或者用更大的脾气去镇住孩子,这样的话我们就把地面上的拼图搅和的更加凌乱,孩子的情感体验也就少了一个板块。
PART04
引导孩子从情绪中复原
那么当一个人有情绪的时候要怎么做呢?想象一下我们的孩子就像一台收音机,此刻的他正处在一个伤心的频道,那么我们就把自己调到跟孩子同样的波段,让自己和孩子的内在状态产生共振即感同身受,然后耐心地回应孩子,可以用“我注意到、看起来、似乎、你好像、我猜”来开头,例如“我注意到妈妈没有让你继续看你喜欢的动画片你感觉愤怒极了!”、“看起来你真的太生气了,因为我没有买到你想要的玩具车。”等,我们可以通过反射来倾听,与孩子同频共振用共情的方式处理孩子的情绪事件。很多时候孩子情绪的爆发并不是真正一定要某样东西,而是希望养育者能够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他可能希望通过撕心裂肺哭闹让父母明白,我真的太想要太喜欢那个东西了,或者自己真的太愤怒、太伤心了。当他感受到你跟他站在一起,你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的时候,他的情绪就不会在某样东西上了,而当孩子有这样一个负面情绪被感同身受的经历,他的这个情绪板块就得以确定,在他今后的人生里他就能很好的使用和发挥这个情绪的作用,并且当孩子有被深深理解的经验,他长大之后才能够去理解别人,拥有同样的感同身受的能力。
PART05
温和而坚定地给孩子立界限
如果共情之后问题仍然还在怎么办呢?当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仍然处在比较烦躁不安或者哭闹的状况下,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么就尊重自己的感觉和价值观,坚持你的决定就好了。例如孩子非要买一个昂贵的玩具车,它超出了你的预算,我们允许孩子用哭闹来表达不满和排解自己的情绪,而不需要用更大的情绪去镇压孩子,甚至用你不走我就走了的威胁来争输赢。你只需要温柔而坚定的表达自己的立场就好,例如“看得出来你真的太喜欢那个玩具车了,妈妈不同意买他让你非常的伤心,如果你觉得哭能让你感觉好一点,那你就哭一会吧!妈妈陪着你。”当一件事情被允许的时候,孩子通常就不会再过分执着在那件事上,因为他的情绪得到了积极的接纳和回应,或者你只需要温柔而坚定的告诉孩子自己的决定,例如“妈妈很爱你,但是不能答应你。”真诚而坚定的带着爱的拒绝并不一定会让一个人感到受伤和绝望,并且孩子体验失望被拒绝也是他人生中的必修功课之一,他也会因此习得该拒绝的时候,能够合理拒绝别人的能力以及复原自己负面情绪的能力。
PART06
区分想法、行为与感受的表达
事实上没有所谓的负面情绪,感受是没有好坏的,他们都是情商的一部分。感受只是一个信号,关于一个人的内在正在发生着什么,但我们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共情别人的感受时,也并不会让别人受伤或者攻击到别人,就好比对孩子说“你怎么又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啊!你能不能体谅一下妈妈呀!”这是想法的表达。然后你用脚顺势踢走孩子的玩具,并在关门时摔出了响声,这是行为的表达。想法和行为的表达都是具有攻击性的,通常带着评判指责和抱怨的意味,而当你只是表达你的感受,例如“宝贝,妈妈感觉到很疲惫和烦躁,因为我忙了一天回家看到满地的玩具。”这是感受的表达。感受的表达只是客观描述自己的处境和需要,它没有好坏,也不具备攻击性,不会让听到的人感到被伤害,不过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例如“我感觉难过、我感觉孤独、我嫉妒某人、我感觉愤怒。”它像是把自己赤裸裸的呈现在对方面前一样,因为我们通常习惯了不甘示弱,那么想象一下什么样的人敢于坦露自己的内心,敢于示弱呢?那就是真正强大的人,但我们能够跟自己的感受有连接,能够真正的面对和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更有利于我们引导孩子真正的去面对,以及合理的流露和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首先体验到这些,他才能够拥有这样的能力,这是作为父母和孩子共同的一个成长机会。
PART07
支持孩子情绪的流动性
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接纳、反射是倾听等共情的方式,跟孩子同频共振站在一起,还需要引导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孩子从幼儿园或者学校回家了,我们可以这样问他“你今天感觉怎么样?开心吗?难过吗?愤怒吗?嫉妒吗?”然后可以追问“那么,发生了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呢?你是怎么做的呢?你这样做后,有新的感受吗?你有新的方法吗?”而不是从始至终都只问“孩子你今天开心吗?老师说你了吗?有人欺负你了吗?”可能连续问了几天孩子就开始敷衍了,可以多发掘一些不常使用的感受词,让那些被冻结的情绪重新流动起来,因为那些散落在地板上的感受拼图每一块都有相应的位置和作用,没有哪一块是没用的,当所有的感受板块都能被看到被确定,这幅拼图就完整了,孩子的内在就越强大和富足,情商也就越高。
PART08
总结
当一个人和自己的感受有很好的连接,他就能感知自己的情绪并拥有他们,才可能拥有主动处理情绪的能力,以及避免自己被情绪吞没以致失控的能力。当他的决定总是围绕着自己的真实需要,并对此有清醒的认知和信任时,他才敢于接受各种结果,同时也就拥有处理各种情绪的能力和经验了。我相信这是父母们希望孩子拥有的情商品质。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艺术之于人可能就近在眼前的诗和田野,而当一个人能够和自己的心有连接,拥有丰富的内在感知力和情感体验时,他的目光所到之处都可以是诗和田野,因此美育不仅仅是让孩子习得知识,塑造审美观,更重要的是提升他的美学涵养,培养他成为一个拥有内在感知力的、高情商的人,懂得自己、懂得生活、懂得人生。
-END-
供稿:聂倩
审核:赵玉文
编辑:周元莲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合肥市明珠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