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引发幼儿活动
师幼互动支持深度学习
——再研户外创造性游戏
活动开始,大一班、大八班的孩子们便在“多多粒菜园”、“开心果园”自主选择游戏材料,自由结伴,与好朋友们一起体验各种各样的角色,利用不同的低结构自然材料进行创造性游戏。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参与现场教研的老师们分别从“场地上有什么资源?”、“引发了什么活动?”、“你觉得如何支持深度学习?”进行观察与记录。
中二班孟丽萍老师:我们班开发的户外创造性游戏是一米花圃,利用花圃里的花草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游戏,花草游戏:照顾花草、写生、装饰小纸人、花草拓印、花环表演,涂鸦游戏:颜料涂鸦和粉笔涂鸦等,资源的利用,让幼儿在大自然环境中感受艺术的熏陶,在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六班戴萍文老师:我们开展的游戏有:照顾小羊和小鸭、找找小虫子、一起煮饭饭、给爷爷造房子。幼儿在游戏中深入探索,教师创设环境,提供材料,鼓励幼儿投入,帮助幼儿聚焦,拓展其经验和思考,支持幼儿持续深度学习。
大三班王秋如老师:沙水泥是大自然赋予幼儿最好的礼物。孩子们通过研究沉浮、挖沟渠、堆沙堡、捏泥人等一系列活动,慢慢地把相关的科学概念转化为自己的科学经验,与各种自然资源、低结构材料互动,不断总结经验,培养了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大七班庄洁老师:我们利用学校社区小树林资源(树叶、树枝、果子、松果)、学校自然资源(山坡、树屋、草坪、小石头、砖头、麻绳等材料)以及家长资源(锅碗瓢盆、野餐垫、竹签、纸盘)开展了树屋游园之旅。
大一班戴钟晨老师:对于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我们以“先观察、再分析、再跟进”的思路进行跟进,不断丰富游戏材料,活动前铺垫幼儿游戏经验,基于幼儿兴趣游戏。种植园的六个活动中,看似独立,其实各个活动有联系,幼儿间有互动。
大八班万知子老师:小朋友和老师首先一起分析梳理了果园的现有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根据资源可以进行哪些游戏。树皮造纸、树叶小船、写生果树、自制陈皮、听听树的声音等,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推进游戏的发展。
在听了六位老师的分享后,老师们以观察组为单位进行小组研讨。
大家围绕接下来要开展活动的场地进行深度剖析,大胆提出想法,就游戏中的观察点进行了细致梳理,重点对户外游戏中游戏材料提供的适宜性和如何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邱秋萍对小组研讨的有效性表示肯定,同时提出户外创造性游戏的需鼓励幼儿与自然资源不断交互,在反复操作中获得鲜活的体验,更重要的是需关注幼儿活动背后的价值,延伸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幼儿经验的生成与生长。
仲唐晖园长对老师们能充分利用场地资源,跟随幼儿兴趣开展活动表示肯定。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会观察、会倾听、会分析、会支持、会欣赏,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索,利用材料支持、丰富经验、绘本渗透、充分讨论等方式,与幼儿有效互动,促进幼儿在游戏中深度学习、获得经验,同时提升了教师的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
文字:王秋如
照片:沈妍艳
编辑:李静
审核:求真园区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吴江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