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我说你做”的工作状态,往往使人忽视思考,甚至忘记思考,从而导致人的思想变得僵硬,让工作变得机械化、模式化。在保育工作中,如何在保常态基础上,提升保育质量,做一个有思考力的保育员,是万禄幼儿园本学期保教工作的重点。围绕这一重点,九月以来,保教处在沈春霞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保育半月谈”活动,接下来,就请跟随小编的镜头,去现场看一看吧!
01
半月谈场景一:
我对思考力的理解
A: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进行思考
B:不能仅凭经验做事,要与时俱进,不断思考
C:对发现的问题要有专业性的思考
D:思考力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工作
……
瞧,平时我们看到保育员忙碌的身影,照顾孩子的生活,当坐下来静静思考讨论时,我们的保育员们也会侃侃而谈,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对思考力的认识,就像他们说的思考力是对一个问题的深度思考和理解,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会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是什么?接下来可以怎么做,如何做,才能做得更好!只有不断的进行思考、思辨,且行且思,才能不断优化我们的保育工作。
02
半月谈场景二:
我在保育工作中的思考
保育员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盘点了开学至今在保育工作中的一些思考:
01
汤亚琴:由于升中班后班级环境的改变,幼儿在生活环节的有序性欠缺,特别是如厕、自主接水喝水的路线、座位等等,我们通过地面环境的隐性暗示,让孩子们在生活环节更加有序。
02
邢荣: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学习筷子吃饭,有部分孩子拿筷子的方法不正确,在区域游戏中投放筷子供幼儿练习使用筷子,掌握正确拿筷子的方法。
l
03
周红:小班孩子刚上幼儿园,部分孩子不肯自己吃饭,我们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吃饭。
l
04
王丹凤:这几天天下雨,虽然孩子们来园时穿着雨鞋,但是到教室换鞋子时发现有些孩子的裤腿有点湿,我们在为孩子及时吹干的同时,思考可以让孩子学习穿雨鞋时,用袜子包住裤腿,这样穿雨鞋走路裤腿就不会跑出来,就不会弄湿。
l
05
蒋朱:小班孩子进入中班后,我们在生活环节中开始尝试发挥小组长作用,协助分发餐具等,提高幼儿的责任意识。
l
06
朱卫虹:小班的孩子上幼儿园要开始学习自己吃饭,餐具的放置也很有讲究,怎么放置让幼儿吃饭时不会洒翻,采用米奇式的餐具摆放法方便幼儿自己吃饭,不容易倒翻。
在一个个思考中,我们看到保育员已经从“遇到问题就询问”到“自己寻找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的跨步。
03
半月谈场景三:
如何做规范、科学、温情的保育工作
规范是保育工作的基础。对幼儿一日生活流程的规范、对卫生消毒的规范、对七步洗手法的规范、对呕吐物处置的规范……用接龙的方式罗列了规范在保育工作中的体现,在说一说中进一步规范保育工作。
科学保育是保教结合.保育员在自己常规有序、周而复始的工作中,把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如:入厕时如何正确擦屁股,午睡时如何正确穿脱衣物,进餐时如何使用筷子,户外活动中如何做好幼儿的生活护理……
温情是保育工作的升华。蹲下来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特殊幼儿,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孩子。既要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04
半月谈场景四:
我看保育工作
每位保育员用一句话概括了保育工作的重要性,“细心、责任、耐心、爱心……”,欣喜于我们保育员在不断地认识自己,在日常保育工作中,从埋头实干到且行且思;从关注自己的工作到关注孩子的需求;在注重生活照顾、清洁卫生的同时也重视自理能力、习惯养成、心理健康的关注;从被动配合到积极参与、主动协作,这些变化标志着每一位保育老师自我意识的提升,对自己专业化成长的重视,坚持做老师们的后盾、孩子们的守护者。
!
“保育半月谈”活动,将以定期定主题的形式,深入开展下去。就是要做到人人参与,让人人有话说,从而进一步提高保育员的思考力和执行力,让保育工作在从规范中执行走向专业化思考中执行,彰显后勤保育工作新样态。
期待下次更多精彩。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海盐县万禄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海盐县万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