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宝去年得过手足口病了,今年终于不用担心。有妈妈这样认为,以前患过手足口后,产生了抗体,就不会再患病。
中山一院儿科丘小汕教授解释
患过手足口病后,确实可以产生抗体,且抗体终身携带。但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
产生抗体后则不会患同一种病毒所引发的手足口病。具体解释为,如果以前患过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的手足口病后,体内则产生了对这个病毒的抗体,并终身携带,就不会再患因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引发的手足口。但是,机体并没有产生针对肠道病毒71型的抗体,也就是说,即使患过手足口病后,还是有可能再次患病,只是再次患病的病毒发生了变化。
因为病毒种类比较多,因此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不代表就不会得第二次,所以即使感染过手足口病的患儿也还是要预防这种病的。病毒主要是通过手口、粪口传播途径进行传播的。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体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物品而感染。手足口病多发生在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所以手足口病预防的重点在幼儿园。
“15字要诀”
预防手足口病
● 勤洗手。宝宝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洗完手后应使用独立毛巾擦干。家长们在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宝宝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后,也要洗手。
● 吃熟食。不要吃生冷或半生不熟的食物,确保食物安全、易消化。
● 喝开水。不喝生水,多喝开水,促进新陈代谢。
● 常通风。不仅室内居室要勤开窗通风,而且不要到人员复杂、空气质量较差的公共场所去,避免从空气飞沫中感染病毒。
● 勤消毒。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宝宝的餐饮具、奶瓶每次使用前,应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更应该每周清洗毛巾、衣物、被褥也要经常换洗和晾晒。温馨提示:
1.尽量不带幼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2.注意幼儿的营养和休息,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还要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机体抵抗力。
3.如宝宝出现感冒症状如咳嗽或发烧时请主动在家休养,待症状消除再来园。
4.如您的孩子疑似得了手足口病,发现后第一时间通知我们,我们会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并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5.周末在家要提醒幼儿讲卫生,勤洗手,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多喝水。
6.这段时间,可以给孩子们适当喝点凉茶,如竹蔗茅根水、麦芽谷芽灯芯草水等。
7.家里的玩具,每天或每周定期浸泡消毒,方可让幼儿接触。
为了您孩子的健康,希望我们家园共同配合,共抗“手足口病”!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广州市番禺区东城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