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炉。
——普鲁塔克
教育就是要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在大自然、大社会这个广阔的课堂中,有着很多幼儿喜欢的宝贵资源。“空间交换—自主生长”课程,从儿童的兴趣出发,让孩子们直接从生活中、自然中去学习,既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够顺应他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为了更好地推进园所特色课程建设,进一步探索课程发展,6月20日、21日,阳光园开展了“聚焦主题情境场,走进共享式课程”课程观摩研讨活动。
想和小编一起去现场看看吗?
Let’s go!
6月21日上午八点多,天还下着蒙蒙细雨,来自集团五个园区和两个托管园的近一百位老师们,就早早地来到了阳光园。
老师们首先自由参观了课程主题背景下的园所环境和班级游戏活动。
观摩过程中老师们发现每个班级紧紧围绕主题,利用幼儿的学习材料或作品,营造出具有班本特色的主题环境。参观老师们纷纷用相机记录下精彩版块。
老师们通过实地寻访、环境创设、区域游戏和交流分享等各类形式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为幼儿创造舒适、愉悦的学习氛围,努力探索、推进并进一步打造园所特色课程体系。
阳光园以“真游戏、真情境、真体验”为宗旨的游戏活动,让参观老师们大开眼界,每一位孩子,都以饱满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投入到主题情境场中,大家充分感受了课程其中蕴含的魅力。
10点20分,大三班何芳老师现场展示了精彩的大班社会活动《我爱我的家乡》,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热爱家乡美丽山河、灿烂文化的种子,打下一个自己是丽水人的文化烙印。
课程研讨篇
6月21日晚,来自集团五个园区和两个托管园的全体教师齐聚实验园多功能厅,共同探讨幼儿园的课程建设,程樱蓓园长和三位教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课程故事,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程樱蓓园长《“空间交换—自主生长”课程的实施与推进》
首先,程樱蓓园长介绍了课程概况:课程根据丽水地域特色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结合园本实际,建构课程内容体系,以发展幼儿自主学习力,养成优秀学习品质和个性品质为目标,以幼儿自主游戏,自主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
课程实施过程中,孩子在活动内容,形式,方法上有着很大的自主权,并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生长,充分发挥孩子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后,程园长分享了课程实施的阶段性成果:
1.借势创设大环境:草地游戏区、自然原生态游戏区等。
2.自主创设个性化的主题情境场,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
3.真游戏 真体验。
◆何芳老师《创意乐园——图书馆的故事》
何芳老师分享了和幼儿一起在创意乐园情境场中探究莲都区图书馆的课程故事。面对实施过程中幼儿失去探究热情的情况,何芳老师及时运用课程指导策略,开展图书馆实地寻访活动,不仅再一次激发幼儿兴趣,以推进课程项目的深度研究,而且促进了幼儿问题解决、专注毅力、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能力。
◆周劲草老师《古堰画乡——“船”的生成活动》
孩子们在寻访美丽的画乡以后,小朋友们对于“船”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兴趣,于是周劲草老师陪着孩子们开展了关于“船”的生成活动。在活动中,周老师和孩子一起欣赏各种各样的船、探究材料沉浮的秘密,利用多种形式与孩子们一起认识了解船的奥秘,在一次又一次的研究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拓展了有关船方面的知识,而且成功合作建造了一艘艘小船。
◆沈琳琳老师《小中医玥玥》
沈老师以玥玥小朋友扮演中医为切入点,通过连续几周的跟踪观察,发现玥玥从不会看病、不会包药到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小中医”,在这个过程真切的展示了教师专业性对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性。
戴和英园长的期望
戴老师充分肯定了阳光园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坚持以孩子为中心、实施民主决策的指导原则。同时又对集团教师提出了几点期望:
第一,教师应提升幼儿主体性,多花点时间去观察儿童的行为,关注儿童的投入度、关注他们所面临的新问题、关注活动的挑战性;
第二,课程应该促进幼儿全面自主发展;
第三,眼中有孩子,尊重幼儿的兴趣,以“趣”为先。
课程应体现社区多元文化,为幼儿准备宽广的学习范围,孩子的学习是镶嵌在环境、材料和活动里的,教师应多提供可以互动的材料。
关注幼儿,
我们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
分析幼儿,
我们需要一份敏感度去判断;
满足幼儿,
我们需要一种智慧去追随。
陪伴幼儿慢慢生长,
静待花开……
我们一起加油吧!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作者|林姗姗
编辑|吴志强
审核|张琦敏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