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名师资源库联合主办,北京巧问教育承办的“首届全国科学幼小衔接高峰论坛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重点课题《科学幼小衔接的教师胜任力研究》开题会”(以下简称幼小衔接高峰论坛)在北京大有书店完美落幕。
论坛上,教育部政策与法规司原司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雷振海,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代理主任顾之川,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霍力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忠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梅玲等一众嘉宾、园所机构代表等出席了本次会议。难得一见的行业大咖聚首,不但金句频出,更引来35000人次观看。万人同在,共同见证了本次论坛的高光时刻。
久旱恰逢及时雨,行船向西起东风
在论坛开幕之际,孙霄兵司长就对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认可。在他看来,教育部的各项举动,都表明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衔接是当下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而幼小衔接高峰论坛的出现,正是“久旱恰逢及时雨,行船向西起东风”,为科学幼小衔接领域搭建了一个高规格高标准的全国性交流平台和成果展示平台。
△教育部政策与法规司原司长、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
对此,雷振海理事长也表示了赞同。“幼小衔接一词不应该被妖魔化,我们要做的,不是回避问题,而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以本届论坛和本次课题报告会为新的起点,期待社会可以开展更多交叉融合研究,进一步理清幼小衔接的科学规律和方式方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委会理事长雷振海
知其意、明其理、践其行,让科学理论走进儿童日常
科学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在此时此刻已经不言而喻。但究竟何谓科学幼小衔接、幼小衔接要如何落地实践,许多家长们乃至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存在困惑。为此,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院院长霍力岩教授,就在论坛上为大家深度解读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在霍力岩教授的解读下,与会观众再次系统性地了解了国家对幼小衔接的政策与期待。同时霍力岩教授还特别强调,“科学幼小衔接的关键在于双向衔接,只有幼儿园与小学合力调整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才能减缓坡度,避免出现断层式的衔接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院院长霍力岩
对于双向衔接,张梅玲教授也十分认可,表示“双向衔接可能是新的历史的开始。”同时,张梅玲教授还认为,学前启蒙教育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两个字:爱和会。爱生活、会生活;爱学习、会学习;爱游戏、会游戏;爱沟通、会沟通。只要抓住这两个核心,就能让孩子衔接更顺畅。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梅玲
专业性的理论分享外,北京市第五幼儿园的邹平园长与人大附中实验小学德育组长王娟老师,也分别分享了自身在一线遇到的痛点与实践经验。例如邹平园长,就特别在课程上把入学准备有机渗透到三年保教工作中,秉承自然衔接的理念,把衔接的点点滴滴融入游戏和一日生活,支持孩子主动探索学习。在教学教研上,则积极与小学合作,实施联合教研,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教学水平。
△北京市第五幼儿园园长邹平
而作为一线教师的王娟老师,则特别点出儿童入学适应的难点问题:自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习惯,相比于学习成绩,这些更易被忽视,但却是更为重要的。是一年级新生出现的普遍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德育组长王娟
多角度观察,全方位了解幼小衔接
关于科学幼小衔接,一线教研员、民办园园长、教育媒体人,又是如何看待,又有怎样的实践经验?开封市基础教研室教研员刘振民、亚桥教育集团总园长崔哲、中国名师资源库主编叶飞各自给出了答案。
刘振民老师提出,除了常见的学习问题,儿童起步前书写阶段也普遍存在问题,尤其是写字难、写字慢,在小学的低年龄阶段表现突出。在实际的技能形成过程中间,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孩子是否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达到手眼协调。
△ 开封市人民政府督学刘振民
崔哲园长认为,幼小衔接需要做好家园社联动协作机制。家庭和社区作为幼教教育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幼小衔接工作成功的关键要素。通过策划大量家长参与的活动,不仅引导家长转变单一知识学习的幼小衔接观念,更使他们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再到实施者。让幼小衔接走出教育的孤岛,让社会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单位都负担起教育的职责,有效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亚桥幼儿园总园长崔哲
而作为教育媒体人的叶飞老师,则带来了不少全新的角度。他认为, “首届全国科学幼小衔接高峰论坛”的出现,是中国学前教育在经历了十年左右高速发展,基本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后,为应对“幼儿园小学化”这一重大挑战而举办的全国性高端学术会议,意在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实施科学幼小衔接教育找寻路径、方法和工具,推动幼儿园、小学和家庭三方协同,形成多场景的高质量育人操作系统,支持更多的幼儿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
同时在他看来,现衔接幼儿园的小学化问题尤为严重,而且缺乏减缓坡度的机制和工具;未来校外培训仍旧会被继续打压,优秀的幼小衔接机构入校将是主流趋势。而课程也会从迎合家长需求,重新回归遵循儿童发展规律。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国名师资源库主编叶飞
重点课题研究,让教师孩子双向成长
除了各种专家分享,论坛上还举行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重点课题《科学幼小衔接的教师胜任力研究》开题会。
△课题立项通知书宣读后主要参与者与学会领导合影
作为课题负责人的成君霞老师,曾在2018-2020年连续三年策划中国幼小衔接行业调研白皮书,丰富的学前教育经验与项目统筹经验,获得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的一致认可。
△《科学幼小衔接的教师胜任力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成君霞
之后,课题首席专家李忠忱教授,《科学幼小衔接的教师胜任力研究》开题报告,针对课题的背景意义、课题的界定、研究思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及预期成果八大方面,充分讲述了课题的价值与可行性。借助本课题的研究,李忠忱教授希望为为幼小衔接教育一线教师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支持。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的困惑,提升实验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技能,实现教师与儿童“教学相长”双向发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忠忱
期待全国科学幼小衔接高峰论坛的举办,能为科学幼小衔接提供更多可实践可操作的实施理论、路径与方法,并通过课题的系统性研究,给一线教师一个实实在在的“抓手”。也期待广大致力于幼小衔接教育的幼儿园和小学以实验基地的方式参加此项课题的实验!
巧问教育
巧问成立于2014年,是卓越教育集团旗下儿童素质教育品牌,专注4-8岁儿童入学综合能力培养课程的研发及教学一体化运营。在北京、广州设有直营校10间,支持服务全国联盟园所400余家。
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请将此文分享给您的同事同学和朋友们,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学保教的理念与方法。优师教研将为大家持续推送实用的教研资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