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读懂儿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k2NDg3NQ==&mid=2247486902&idx=1&sn=2db04417cb3e9eb252c6ce79c06799b7
经过近段时间的分享,想必大家对“冲突解决6步法”的具体步骤都有了大致的了解,有的甚至已经能倒背如流。可是老师们,您们知道这每一步都有着怎样的作用吗?具体又该如何使用呢?怎样杜绝“形式化”呢?这正是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分享的内容。
1. 平静地接近幼儿,控制伤害物
老师要一边靠近一边观察,并且注意自己的情绪,保持态度的中立。一般情况下,老师看到冲突都会很着急,或者先入为主(比如冲突中的一个小孩以前老是打人,直接认为这次也是他的问题),这样会很容易导致成人忽略了问题的关键。
控制伤害物则是一方面让孩子了解到伤害他人是一个不被允许的大原则,同时,也保持了物品的中立。
2. 认同孩子的情绪
“认同情绪”在解决冲突中非常关键,这一步如果没有做好,后面的几个步骤就难以执行。为什么这样说呢,看了下图你就明白了。
当发生冲突时,孩子大脑处于“理智”和“情绪”不平衡的状态。只有当孩子的情绪被“倾空”,“理智”和“情绪”才能重新达到平衡,这时孩子才可以开始思考如何解决冲突。
3. 搜集信息
仔细聆听双方在描述问题时的细节和需求,客观的,不带有成见的了解产生冲突背后的原因,这一步能帮助成人确认自己对冲突的理解和他们有什么差异。
4. 重述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
用孩子描述的细节和需求来重述问题,让孩子发现产生产生冲突的关键原因,并与孩子确认你是否正确澄清了问题。
5. 征求幼儿的想法,共同选择一个方案
了解和尊重孩子双方的想法,即使有些想法可能不切实际,引导孩子选择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
6. 进一步的跟进支持
观察双方选择的方法是否有效,同时确保冲突双方的情绪都已经缓和下来。
了解了每一步的具体作用,下面我们结合一个具体案例来看看这6步具体要如何实施呢?今天分享的是来自“读懂儿童”6期微课学员(了解详细可查看福利到|让幼儿教师无法拒绝的专业提升好机会!)——绵阳市公路幼儿园吴朝晖老师的案例,我们一起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是我先看到的位置”
上午喝水时间,教室,朔朔看见淳淳端椅子坐在天天旁边,朔朔连忙把小椅子端在天天旁边,两个孩子就用椅子相互推,都不让出这个位置。
眼看冲突就要“愈演愈烈”,我决定介入。我走过去,用手轻轻靠着他们的背说:“老师先把你们保管好这两把小椅子。”然后我用手拿住两把椅子。(平静地接近幼儿,控制伤害物)
然后我放慢语气对他们说:“看起来你们两个都有些生气,有谁能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吗?”(认同情绪)
朔朔说:“是我先看到这个位置的。”
我对淳淳说:“朔朔说他先看到这个位置。”
淳淳说:“我先把椅子搬过来的。”
我转头对朔朔说:淳淳说他先把椅子搬过来的。(充当传话筒的角色,搜集信息。)
两个孩子不吱声了,但就是扶着椅子不让。
我说:“我理解你们生气的原因了,你们俩都很想坐在这个位置,对不对?”
俩孩子说:“对。”
我说:“你们俩都想坐这个位置,问题是这里只有一个位置,怎么办呢?”(重述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
淳淳说:“石头剪刀布。”
我说:“淳淳说出一个方法,可以试试,朔朔你觉得呢?”
朔朔说:“不行,我觉得这个办法不好。”
我说:“哦,你不赞同石头剪刀布的方法,那朔朔你有更好的方法吗?
朔朔说:“有,可以点兵点将。”
我问淳淳说:“你同意朔朔的办法吗?”
淳淳点点头说:“我要老师点,点到谁就输了。”
我问朔朔:“你同意吗?”
朔朔说:好。(征求幼儿的想法,共同选择一个)
于是老师就点兵点将,最后决定淳淳坐在这个位置。
老师对俩孩子说:你们很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你们通过协商,最后提出了点兵点将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觉得你们很聪明,相信以后你们遇到问题都会想出好办法来解决问题。”然后朔朔就端椅子离开。(提供进一步的跟进支持)
最后在餐点前,我请朔朔和淳淳将今天上午发生的事情以及最后的解决方法在全班进行了分享,并就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在全班进行了讨论。
写在后面
相信通过今天的分享,老师们对于如何应对孩子间的冲突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冲突中,老师的角色既不是逃避者,也不是高控者,而是通过有效的互动方式,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支持者,这点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思考。
与此同时,小编想提醒大家的是,冲突解决6步法虽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冲突的方法,但老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切莫把这6步法流于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有些步骤需要重复使用,有些步骤则可以跳过。当老师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本质上理解每一步的具体含义,就会明白这6步法到底具体该怎么使用。
最后
非常感谢吴朝晖老师的案例分享
如果你们也有好的解读—支持案例
也欢迎分享给我们
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读懂儿童精品书籍系列:
1. 《解读儿童案例精选》(修订版)
2. 《观察儿童 解读儿童—3~6岁儿童关键发展性指标解析》
购书微店二维码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