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意味着接纳差异并与差异积极共存,但它并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价值品质。儿童早期(为了收集更为丰富的原始资料,本文将儿童早期界定为0~6岁)首先表现出来的不是宽容,而是不宽容,通过后期教育才能逐渐习得宽容。但是,儿童早期的不宽容对于其后期习得宽容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宽容只有在个体拥有了自我意识之后才有可能发生。儿童早期的不宽容与自我意识存在密切关系。从特定意义上说,儿童只有首先经历不宽容,建立起对自我的自觉意识,才有可能学会宽容。
一、儿童早期不宽容的主要表现
虽然0~6岁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宽容表现各不相同,但有研究者发现,儿童早期的不宽容可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类型。
1.对“我的”身体不舒服的不宽容
儿童最早表现出来的不宽容可以追溯到出生的那一刻。人们经常会用“呱呱坠地”来形容一个新生命的降临。但是婴儿出生时为什么会啼哭呢?从生理机制上来说,啼哭是婴儿离开母体后第一次用肺进行自主呼吸时呼出的空气经过喉头,冲击声带发出的声音。这种解释认为,婴儿只是发出了哭的声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绪表达。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婴儿出生后的啼哭不仅仅是空气刺激声带发出的类似哭的声音,同时也是他对于自己身体承受痛苦的情绪表达。新生儿刚进入这个刺眼、寒冷、纷乱、喧哗的新环境,一切的一切让他感觉非常不适。“他独自承担了所有的痛苦。光线和声音伤害了他,被母亲娩出时的剧痛刺痛了他体内最深处的神经。当他诞生的时候,他嗷嗷大哭:‘你为什么离弃我?’”〔1〕婴儿通过出生时的啼哭表达了他最早的不宽容。之后,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一旦他感觉到饥饿、寒冷、炎热、潮湿、疼痛等不舒服时,往往会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表达其不宽容。
2.对“我的”习惯被打乱的不宽容
儿童早期还会表现出对“我的”习惯被打乱的不宽容。嗅觉在婴儿出生时基本发育成熟,婴儿比较容易建立起对气味的习惯,如果更换照顾者,婴儿往往会激烈地哭闹,这是因为他对照顾者的气味习惯被打乱了。对习惯被打乱的不宽容还突出表现在儿童的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是蒙台梭利最早发现并加以详细论述的。在秩序敏感期,当儿童所习惯的秩序发生变化时,儿童常常会表现出不宽容。例如,几个月大的女婴因为“桌子上的雨伞放错了地方”而突然焦躁不安,因为这“严重违反了她原来记住的那些东西的摆放秩序”。〔2〕再比如,一个约一岁半的男孩在旅行中突然哭闹,只是因为他认为“外套应该穿在身上”,“母亲把外套橡一块抹布那样搭在手臂上,这在孩子眼里是没有秩序的”。〔3〕
笔者在通过访谈收集研究资料的过程中,也听到家长提到一些儿童对习惯打乱不宽容的例子。如一个上幼儿园的男孩起床晚了,妈妈急匆匆地给他穿上了衣服,结果男孩非常不配合,要求脱下来重新穿,因为他平时习惯先穿上衣再穿裤子,而妈妈忙乱中先给他穿了裤子。类似的案例有很多,都表现出儿童对“我的”习惯被打乱的不宽容。
3.对“我的”意愿被违背的不宽容
刚出生的婴儿就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婴儿喜欢被父母抱着,在父母怀抱中,婴儿容易获得安全感,表现得比较安静,而被放在床上时,想要获得安全感的意愿被违背了,此时婴儿通常会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不宽容。随着成长,婴儿不但有被抱的意愿,而且对抱的方式也有要求,如两个月左右的婴儿愿意被竖抱,一旦意愿被违背,他们就会打挺并发出不满的声音,直到意愿被满足为止。再比如,三岁左右的儿童对一些细小的东西感兴趣,如果儿童正在观察一只蚂蚁或者一片树叶时被父母匆匆拉走,此时儿童的意愿被违背,不宽容就会表现出来。五岁左右的儿童对于如何搭建积木、如何画一幅画以及如何制定游戏规则等都有自己的意愿,如果被违背,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不宽容。
4.对“我的”物品和亲密他人被占据的不宽容
儿童的这种不宽容突出表现为独自占有食物,俗称“吃独食”。除此以外,儿童也很在意自己的衣服以及各种物品。如果这些物品摆放在那里,儿童不会对它们特别关注,但是在给他人使用时,儿童会立即表明“那是我的”“你不能用”。
在这类不宽容的表现中,还有一种独占情形,就是儿童对于他所认为的和他具有亲密关系的人的独自占有。儿童认为和他关系亲密的人是属于他的,别人不能与其建立亲密关系。亲自带孩子的母亲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在自己孩子面前抱其他孩子时,自己的孩子往往会使尽浑身解数去重新占领母亲的怀抱,表明“妈妈是我的”。 此外,儿童对“亲密他人”的物品也十分关注。对于试图使用或分享亲密他人的物品的行为往往也是儿童所不能宽容的。
二、儿童的自我意识
虽然儿童从出生时就拥有自我意识,但是他们首先意识到是纷繁多变的各种外在事物,其后在对各种外界事物的意识中逐渐发现“我”的在场,之后才开始主动地意识到一切意识都是“我”的意识,才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有学者认为,自我意识“反映于有意义地使用‘我’这个词项的能力上”。〔4〕笔者则认为,不要把“我”只理解成属于某种既成语言的一个词汇,而应把它理解成儿童的意识对象。那么,儿童是从何时以及如何意识到“我”的在场的?
儿童早期是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时期,儿童的身体、习惯、意愿以及对物品的占有都参与构成儿童自我意识的觉醒。
身体“始终贴近我,始终为我而存在,就是说它不是真正地在我面前,我不能在我的注视下展现它,它留在我的所有知觉的边缘,它和我在一起”。〔5〕正是因为身体不是真正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所以最初儿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婴儿在最初的抓握尝试中不注视自己的手,而是注视物体: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他们的功能发挥中才能被认识,它们之间的协调不是习得的”。〔6〕只有当婴儿伸出去的手抓不到他想要的物体时,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手,进而意识到手不是单独存在,而是身体的一部分。经过无数次尝试,他才意识到作为整体的身体的存在,他会通过改变身体的位置来接近自己的目标。正是在多次这样的经历中,儿童从偶然注意自己的身体到形成对自己身体的意识。
习惯和身体密切相关,梅洛-庞蒂把习惯理解为身体与空间的交互构造。〔7〕“至于身体,它是最初的习惯,决定其他所有习惯的习惯,其他所有的习惯是通过最初的习惯被理解的。”〔8〕对儿童来说,最先的习惯是习惯自己的身体,习惯身体本身的惯常状态,进而建立起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习惯。就像儿童因无法完成外在任务才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一样,儿童对习惯的意识也不是主动的,而是在习惯受挫中意识到自己已处于某种习惯的状态。而这些习惯正是构成“我”这个特殊存在的重要因素。
意愿也是儿童早期自我意识觉醒不可或缺的因素。意愿与身体、习惯并不是分离的。儿童通过身体来表达他的意愿,通过身体来实践他的意愿,也通过身体来验证他的意愿是否达成。当意愿达成时,会产生愉悦的体验;当意愿失败时,会产生相反的体验。维持原有习惯是儿童的意愿,虽然很多时候儿童并未直接表露出来,但是当习惯被打破时,儿童会体验到自己的意愿被违背。意愿的产生与表达是儿童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成人的照料,而是时刻都有自己显性或隐性的意愿,他总是主动追求一种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状态。例如,“想要画一幅画”是儿童的一种意愿,这其中既包含“要画一幅画”的原意识,也包含“我”知道“我”想要画一幅画的反思意识。“每一种行为都是关于某物的意识,但是每一种行为也是我们意识到的东西。每一种体验都是‘被觉察到的’,是内在地被知觉到的(被内在地意识到)。”〔9〕儿童正是在一次次的意愿产生、表达、达成或失败的过程中反思到“我”的存在的。
儿童不是一个孤立的单子,而是以此在在世的状态与周围的一切交织、遭遇。〔10〕如果说身体是儿童最初的习惯,那么经常出现在儿童身体周围的存在者就构成了儿童新的习惯,比如儿童日常的食物、衣服以及与儿童有着亲密关系的人,等等。这些在儿童的意识中不是作为外在事物存在,而是作为他“身体”的拓展和延伸,是他的一部分。就像习惯自己的身体一样,儿童习惯了这些经常的存在,一旦有缺失,儿童会体验到自己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因此,对儿童来说,“我”不是以我的身体为边界,同时包含身体的拓展与延伸。
三、儿童早期不宽容与其自我意识的关系
1.儿童早期不宽容的实质是对“自我”完整性的维护
儿童早期的不宽容往往发生在模糊的“自我”受到威胁的时候。如前文所述,儿童对身体、习惯、意愿以及自己物品和亲密他人的意识参与构成儿童自我意识的觉醒。当儿童身体不舒适时,他感受到“我的”身体受到威胁;当儿童习惯被打破时,他感受到“我的”惯常状态被破坏;当儿童意愿被违背时,他感受到“我的”能动性没有实现;当儿童的物品和亲密他人被占据时,他感受到原本属于“我的”正在被剥夺。虽然儿童并非一开始就拥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而是需要经历由模糊到清晰的对“自我”意识的过程,但是每一个构成“自我”的因素受到威胁时,儿童都会感受到“自我”完整性的被破坏。他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于是不宽容就发生了。因此,儿童早期不宽容的实质是儿童对“自我”完整性的维护。
2.儿童早期不宽容是其“自我意识”觉醒的外显表达
如前所述,婴儿出生时就有自我意识,只不过在一段时间内,他并未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换言之,儿童的自我意识还在沉睡,尚未觉醒。儿童自我意识的觉醒往往发生在“自我”处于危机时,而儿童拒绝危机,也就是儿童表现出不宽容的时候。“自我”处于危机之中是儿童的内在体验,不宽容是儿童不允许危机发生的外在表现。没有危机体验,儿童就不会主动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没有不宽容的表现,我们就无从知晓儿童何时开始意识到“自我”。所以,儿童早期不宽容是其“自我意识”觉醒的外显表达。婴儿哭闹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它的意义。然而,“婴儿在最初的哭喊中开始了与世界最初的实存联系,一种存在的风格或样式在这种第一次的哭喊、伸手、蹬腿的动作中开始形成。或许这种哭喊、伸手、蹬腿的动作本身,对于我们而言不具有任何语言意义,但对于婴儿来说,却已是他/她朝向世界最初的实存联系”。〔11〕因此,从不宽容和自我意识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者认为婴儿最初的哭闹是不宽容的表现,这种不宽容是儿童“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外显表达。
3.儿童早期不宽容是对“自我意识”的强化
在儿童尚不会使用某种既成语言时,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哭闹;在儿童掌握了一些词汇时,他会说“不”,并强调“某某东西是我的”“我要怎么样”“我想怎么样”。儿童早期不宽容不仅能够表达“自我意识”,而且还可以强化“自我意识”。其实无论儿童是否会使用既成的语言,他在不宽容时所表达出的意思是相同的。但语言的使用使得不宽容强化“自我意识”的作用更为凸显。儿童说“不”,意味着他感受到了某种危机;儿童强调“某某东西是我的”“我要怎么样”“我想怎么样”,意味着他在维护“自我”。在危机中他感受到了自己与他者的分立和区别;在自我指代语词的使用过程中建立了对自我的自觉意识,进而强化了对自我的意识。“在成为真正的我(‘我的我’)之前,似乎有一个沉默的主体在下面,‘我’在成为‘我的我’之前,是一种无人称的‘一己’。第一人称的我能够成为真正意义的具名的人格主体,并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或者说,并不是一种先天的能力,而是要在一段体验的历程中才得以实现。”〔12〕也就是说,儿童是在“我说”这种身体动作的表达中逐渐建立了对自我意识的自觉。而儿童早期的不宽容正是激发儿童去“说”的重要情境。
四、宽容教育如何面对儿童早期的不宽容
笔者将宽容理解为接纳差异并与差异积极共存的意识和行为状态,这里“差异”的参照物其实就是“自我”,换言之,自觉的自我意识是宽容的前提。如果没有自觉的自我意识,则无从谈及对差异的把握、接纳以及与差异的共存。正如前文所述,儿童早期的不宽容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这对开展有效的宽容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1.承认儿童早期不宽容的合理性
作为教育者,教师需要明确儿童早期不宽容和自我意识发展的关系,意识到儿童早期不宽容的存在标志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不是把儿童早期流露出的不宽容简单地看作是任性。除此之外,教育者还需认识到正是由于儿童早期不宽容是对“自我”完整性的维护,所以这种不宽容不会因为教育的干预而完全消失,即便是成人,在某些情境中“自我”受到威胁时,也会表现出不宽容。
因此,当发现儿童开始有不宽容的表现时,教育者一方面应感到欣慰,因为这意味着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另一方面需要谨慎思考,儿童的哪些不宽容行为可以不加干涉,哪些需要加以纠正。对于儿童的不宽容,如果一律给予严厉的批评和纠正,则有可能扰乱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但如果听之任之则也可能导致儿童不宽容的愈演愈烈,进而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所以,教育者应谨慎对待儿童早期的不宽容,在承认其合理性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引导措施。
2.引导儿童体验某些情境下的宽容并不会破坏其“自我”的完整性
除了承认不宽容的合理性之外,教育者还需让儿童意识到,宽容并不会破坏其“自我”的完整性。例如,针对儿童“吃独食”的不宽容行为,教育者可以通过多次均衡分配食物来改变儿童将某种食物据为己有的思维方式;针对儿童不允许别人使用其物品的不宽容行为,教育者可以通过“借-还”模拟训练,让儿童意识到别人对某物的分享并不影响自己对它的拥有;针对儿童占有亲密他人的不宽容行为,教育者最初可以以家庭中的各种关系为例,让儿童意识到在自己和某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同时,其他人也可以和他/她建立亲密关系。当然,对儿童宽容教育的展开不能采用抽象说教的形式,需要做的是在儿童表现出不宽容的具体情景中,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让其体验到宽容的行为方式并不会破坏其自我完整性。儿童早期比较容易体验到“自我”危机,通常会做出不宽容的应激反应,所以教会儿童宽容实际上首先是教会他去克服这种不宽容的自然倾向。
3.通过榜样和表扬等方式给予儿童宽容的积极能量
如前文所述,在儿童早期,宽容教育实际上是帮助其克服不宽容的自然倾向。但是在克服这种自发反应时,往往伴随着一些消极体验,如焦虑、抑郁、恐惧和愤怒等等。〔13〕所以在对儿童进行宽容教育时,还需关注儿童可能会产生的负面情绪,通过给予儿童更大的积极能量来帮助他抵消这些负面情绪。因此,教育者要为儿童树立宽容的正面榜样。“榜样就其内涵而言是在人格统一之统一形式中的一个有结构的价值状况”,〔14〕一个人格之所以能够成为榜样,是因为它彰显着一种价值状况的存在,能够激发他人的追随。这种追随不是效仿榜样人格的具体行为或者遵从榜样人格的只言片语,而是力争使自身的价值状况达到榜样人格的价值状况。所以,教育者首先要让自己拥有宽容的价值品质,通过言传身教让儿童学会在某些类似的情境中如何做到宽容,将宽容体验为一种有魅力有吸引力的价值品质。如此,克服不宽容就会成为儿童主动想做的事情。其次,教育者还需在儿童表现出宽容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儿童在某种情境下做出了宽容行为,但这种宽容行为内隐的情绪状态往往是不稳定的,并不意味着他就此拥有宽容的价值品质。只有在获得成人的肯定和表扬之后,儿童才能体验到成就、喜悦以及满足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抵消伴随克制而来的消极体验,最终学会主动宽容。
参考文献:
〔1〕〔2〕〔3〕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霍力岩,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9-51.
〔4〕格特勒.自我知识〔M〕.徐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244.
〔5〕〔6〕〔8〕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6-300.
〔7〕刘胜利.身体、空间与科学:梅洛-庞蒂的空间现象学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83.
〔9〕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M〕.倪梁康,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45.
〔10〕张汝伦.《存在与时间》释义(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33.
〔11〕〔12〕宁晓萌.表达与存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85-129.
〔13〕李燕.学前儿童的情绪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6.
〔14〕马克斯·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M〕.倪梁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705.
配图/网络
排版/李林真
⊙文章版权归《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点击“”,在线订阅杂志。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