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家庭与幼儿园需要保持密切的合作与沟通,而家长会就是一种非常正式的家园沟通形式。
作为幼儿园的一项日常工作,家长会有时间保障与明确的话题,从而能够集中家庭与幼儿园的力量,解决幼儿在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建立家园互信,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通过对一些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在家长会上遭遇的问题各式各样。分析后发现,这些问题虽然复杂,但也有一定的规律。
首先,家长的关注点具有阶段性。小班与中班时,家长更关注幼儿的适应性问题。一旦到了大班,家长的关注点马上转移到幼儿的知识学习问题上。
其次,在所有的问题中,家长关注度最高的还是幼儿的衣、食、睡、玩等生活问题。
再其次,家长与教师的关系随时间推移会发生显著变化。刚开学,或者面临新教师,家长与教师的关系较为脆弱与敏感,容易产生矛盾与不信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系会得到明显扭转。
为帮助教师解决家长会过程中的一些典型问题,本期我们以问题加对策的形式展开讨论。
我们筛选了一些家长会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呈现出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使广大教师在解决家长会中遇到的难题时能“对症下药”。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第二幼儿园教师丁然:
我是刚入职的新教师,第一次开家长会时,我还没说话,大宝妈妈就立刻跑过来问我:“老师,我家孩子来园一个多月了怎么还尿裤子呀?我想了解一下她在幼儿园的情况。”
豆豆妈妈也问:“听说别的幼儿园有老师打骂孩子,我是全职太太,有时间能否来陪孩子一起活动,或者定期让我们看看录像呢?”……
接踵而来的问题让我招架不住,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束手无策。很明显,家长对我这个新人极不信任。
天津市河东区第四幼儿园园长王晓静:
其实,丁老师遇到的问题,是新教师普遍会遇到的。教师要尽快熟悉工作,理出工作思路。同时,幼儿园也要为新教师提供帮助。
首先,作为新教师,要能尽快找出问题的症结。家长因为爱子心切,但又缺乏科学育儿知识,难免提出不合理要求。作为教师,要迅速找到问题的成因。
比如,家长提出孩子来幼儿园一个多月了还尿裤子,并且想了解一下孩子在园情况,这反映出平时教师与家长沟通不及时,从而使家长误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尽心。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教师就应格外注意。
其次,家长对新教师建立信任,有一个过程。因此,面对疑惑,教师要有耐心,面对一些不合理要求,也要保持冷静,学会用专业知识解答问题,使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利于孩子发展。
再其次,新教师在工作中要多学习,多反思,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做家长工作的方法。
同时,幼儿园管理者也要及时对新教师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分析并解决家长工作中的难题。若条件允许,可以为新教师配备一名成熟型教师,形成结对帮扶。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中心幼儿园教师李译化:
到了中班,我发现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热情不断降低。开会过程中,经常有家长进进出出,在外面接打电话等。
其实,小班的第一次家长会,家长别提有多积极了,有的甚至全家齐上阵,还会带上纸和笔作记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的热情也逐渐消退了。开家长会时,有的家长会迟到,少数家长会请假,有的会让爷爷奶奶代替。
湖北省武汉市乃园幼儿园园长李绪莲:
家长在孩子升入中班后对家长会热情减退,教师一定要反思:家长会的召开是否过于频繁?家长会的内容家长是否感兴趣?家长会是否非开不可?
首先,为提高家长参会的热情,家长会不能太频繁。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年轻家长都有工作,每次参会都要向单位请假,请假多了,家长就会陷入两难境地,这也是为什么爷爷奶奶会代替参会的原因。
其次,召开好每学期第一次家长会。在这次会上,要尽可能全面介绍本学期保育教育活动的内容,以及事关孩子发展的举措,让家长了解需要支持与配合的地方,并告知家长什么情况下必须开家长会。
再其次,提前告知家长会时间、内容及要求,便于家长安排手头工作。如果问题较小,可召开网络家长会,方便家长参与。
最后,为鼓励家长参会,还可适当采取奖励措施。比如每次家长会,按时到的家长可在幼儿评比栏中为自己的孩子贴一颗星,或者制作签到卡,为学期优秀家长评比提供参考,从而激发家长的荣誉感。
山东省荣成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副园长谷锦燕:
许多次开家长会,我都发现家长对老师说的教育理念兴趣不大,但对孩子日常生活又过于担心。
“要带个蚊帐到幼儿园,孩子被蚊子咬了容易感染。”“这孩子经常好几天不大便,老师要提醒孩子每天大便,要多给他水喝。”“孩子的座位要经常调换,不能老坐一个地方,对眼睛不好。”
日常着装也是个大问题。有的家长凭自己的感受,每天遥控老师给孩子加衣服减衣服。
每次家长会,我都要花大力气应付这些问题。
北京市大兴区第一幼儿园园长白淑新:
家长普遍提到的情况恰恰反映了日常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细节问题,小事虽小,但是罗列多了就是大事,因此,应引起教师重视。
开学初,可以开一次家长摸底会议。可提前做好家长问卷调查,摸清家长的育儿观念。
随后的家长会,应当尽可能围绕家长迫切关心的问题展开介绍,从心理上先满足家长的需求,同时也要把幼儿园的一些基本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
此外,家长会要对一日生活环节做系统介绍,以便让家长明白,每个环节的教育价值是什么,关键点是什么,能培养孩子什么样的好品质、好习惯。面对家长的问题,教师要启动“共情心理”,让家长感到心里是温暖的。
此外,针对家长的问题,教师还要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要用通俗易懂的专业语言向家长讲解,教师在每个环节是如何做的,为什么那么做,以及保育教师是如何配合教育的。
黑龙江省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幼儿园教师徐永晨:
一次,我们开展了通过家园合作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家长会。会上,我先口头表扬了几个孩子物品摆放整齐,又表扬了其他几个孩子说话有礼貌。但我发现,有几位被表场的孩子家长表情有些不自然,我很疑惑。
会后,一部分家长围了过来。小明妈妈说:“孩子在园里把东西摆放得很整齐,但在家里却经常乱放东西。”小敏爸爸说:“孩子在家里没礼貌,不叫爸妈,还大吼大叫。”……这让我一头雾水,孩子为什么在家里和在幼儿园判若两人呢?
扬州大学第一幼儿园园长黄爱铭:
一般来说,孩子之所以在家与在园言行不一,主要是幼儿在家与在园地位不一致、家庭教养方式不一致、幼儿对规则缺少坚持度、家庭榜样缺失等原因造成的。
基于此,要想使幼儿在家与在园表现一致,首先,要制定家庭生活规则,并且,家庭成员要为孩子树立起好的榜样。
其次,家庭成员间的教养态度要保持一致。否则,在遇到问题时,孩子就会因父母要求不一而无所适从。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谁对他有利就听谁的”的习惯,从而变成“两面派”。
再其次,家长要用心陪伴孩子。缺乏家长陪伴和关注的孩子时常会用叛逆的行为来引发成人的关注,而得到充足的家庭温暖的孩子,则更能够稳定地表现出正向行为。
最后,家长应多与幼儿园加强沟通,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内容与要求,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把幼儿园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从而培养孩子家园一致的行为。
配图/网络
编辑排版/周珊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08月12日第02版,欢迎转发朋友圈。
点击“”,在线订阅杂志。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