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总是给人带来惊喜,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他已经是一个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内心不断强大的个体。
儿子达达2岁4个月了,和很多妈妈一样,我在陪伴儿子长大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第一次,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发生在我们母子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达达每天早晨只要看到我背包开门,他便开始哭闹。家里老人受不了孩子哭闹,就想出一个对策,早饭后把达达抱到房间里玩一会儿,不让他看到我的离开。
对于这个方法,我有些纠结,一方面,如果不回避告别的场景,达达肯定要哭闹一阵子,而且这个小家伙脾气有些急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情绪平复下来;另一方面,我这样“不告而别”的做法是否可取,会不会对达达的安全感造成不良影响,是否不利于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
但最后我还是决定,早晨出门前先暂时回避正面告别,如果达达发现我不见了,姥姥就告诉他:“妈妈去上班啦,晚上(天黑了)就会回家陪达达玩。”
按照这样的做法,达达每天早晨还真不哭闹了。我对儿子分离焦虑的担忧也逐渐消散。
这种情况持续了大半年。
有一天早晨,我背起提包准备去上班,姥姥正在厨房忙着,没有及时把达达抱开,达达正巧看到了我整装待发的样子。“妈妈,妈妈,等……”达达一边挥手示意,一边着急地叫住了我。
我转过身,心想:这下完了,肯定要闹上一阵子了!达达看到我停下来,跑到我的身边,伸出双手说:“妈妈抱,妈妈抱抱!”我顺势将他抱起,对他说:“宝贝,妈妈要去上班了,晚上就回来和宝贝一起玩,好不好?”
达达听了后,紧紧地搂了一下我的脖子,然后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很满足地看了我一眼。接着,他挣脱开来,从我怀中蹿下,说着:“妈妈上班,妈妈上班!”随后自己拿起地上的一辆玩具汽车玩了起来。
儿子的表现让我感到十分意外,从头到尾没有一声哭闹,而且还在出门前送给我一个拥抱和亲吻,以这样的方式和我分别。
我的内心在那一刻也受到很深的触动,以前达达看我离开总要哭闹,是不是因为我欠他一个拥抱和亲吻呢?是不是我低估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认为他肯定是要哭的,所以就干脆回避了这个告别环节,这是不是我自己内心太脆弱了呢?
儿子的索抱和亲吻引发了我关于“如何看待分离焦虑和积极面对分离”的思考。
其实,我应该正视孩子的分离焦虑,接纳儿子在分离时的消极情绪,共情他的感受和体验,并把他视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真正地尊重他,相信他的能量,告诉他:“妈妈爱你!妈妈只是暂时离开,还是会回到宝宝身边,宝宝不用担心。”
从那以后,每天早晨出门前,我和达达之间形成了默契,我会主动地和他拥抱,然后在他的小脸蛋上亲一下,或者他在我的脸上亲一下。
随着他一天天长大,有时他会自言自语:“妈妈要去上班啦!天黑了,妈妈就回家啦!妈妈陪达达讲故事,玩玩具……”出门前的几分钟不再是各种纠结的焦虑时刻,而是充满了浓浓爱意的时刻。
是儿子教会我如何用信任的力量积极地面对分离,相信他可以接受和妈妈的短暂分离,相信他有足够的能量处理自己的情绪,相信他在与妈妈分开的时间里也玩得很好,相信他已经逐渐长大成小小男子汉。
新西兰国家幼教课程大纲中提到儿童的形象,儿童从一出生就是有能力的、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这一儿童观让作为成人的我们能够更多地发现儿童的力量,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魔法时刻”感到惊喜。
在经历了“出门前的抱抱”这个事件之后,我对这一儿童观有了更加切实深刻的领悟和体会,很多时候,由于我们对孩子的不相信,就有了包办代替,出现了回避掩饰的情况,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相信我们的孩子是一个能够自主发展、主动学习和成长的生命主体,见证更多“魔法时刻”的发生吧。
图文编辑/周珊
⊙文章版权归《幼儿教育·父母孩子》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点击“”,在线订阅杂志。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