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 是家庭开展儿童早期阅读的基本方式,也是成人与儿童之间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有效的亲子共读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促进儿童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还可有效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使亲子之间产生更多情感共鸣,从而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那么,究竟该如何促进有效的亲子共读?
1. 建立阅读共同体,树立发展性共读观念
滕尼斯在其《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指出,人类群体生活中存在着共同体与社会两种不同的结合类型,其中,共同体是以人的本质意志为基础而形成的,结合成共同体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并有着强烈的一致感,是浑然天成的一体。在儿童与成人因血缘纽带和情感联结而建立的阅读共同体中,儿童与成人是作为两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而存在的,他们是平等的,更是互助的。
共读中双方的角色身份没有固定模式,成人既可以是朗读者也可以是聆听者,与之相对,儿童既可以是聆听者也可以是朗读者,双方的角色身份可根据儿童的需要、阅读水平以及阅读内容等实际状况而转换。
早期阅读可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其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早期阅读不仅可以促进儿童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品质的发展,还可促进儿童情绪情感、意志、个性及社会性等非智力品质的发展。此外,儿童与生俱来是喜欢听故事的,早期阅读可满足儿童喜欢听故事的兴趣和需求。因此,成人应树立发展性的共读观念,在亲子共读中发展儿童的阅读兴趣,引导儿童成长为终生阅读者和终身学习者。
2. 选择适合儿童发展的共读材料
共读材料选择一般有两种价值取向:教育取向与兴趣取向。教育取向重在考虑共读材料的教育性,例如,材料是否有助于儿童积累某些知识经验,是否有助于儿童获得某些技巧技能等。兴趣取向重在考虑共读材料的趣味性,例如,材料是否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否能够满足儿童的需要等。教育取向往往是社会本位立场的,兴趣取向则倾向于儿童本位立场。
值得注意的是,两种选择取向并非“非此即彼”两极对立,它们也可以有机融合,充满趣味性的共读材料完全可能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因此,成人应站在儿童本位的立场上更多关注兴趣取向,倾听儿童的想法,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以优师教研来审视把握共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选择适合儿童发展的共读材料。
3. 提供充足的共读时间
张文质认为,“教育是慢的艺术”。他指出,人的成长是一个曲折、艰难的过程,这一过程有自己的内在规律,一点儿也勉强不得,因此教育要等待儿童的成长。亲子共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儿童与成人共成长的过程,需要有量的累积才能到质的转变。零星化的亲子共读时间难以满足儿童早期阅读的需要,足够的共读时间是保证亲子共读价值发挥的前提。因此,要给予足够的共读时间,唯此才能在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慢过程”中铸就生命的成长。
蒙台梭利认为,学龄前儿童处于秩序发展敏感期,这一阶段儿童对秩序的敏感力常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的要求上。对儿童而言,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便是一种秩序,这种秩序的建立、执行能给儿童带来安全感,并促使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计划好共读时间,能使亲子共读逐渐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4. 开展互助、交流的亲子共读
阅读共同体强调阅读双方的沟通、交流、分享与互助,亲子共读不只是简单地陪孩子阅读,而是成人与儿童之间互助交流的过程。在亲子共读中,虽然成人在识字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这并不代表成人比儿童更会阅读。华兹华斯说:“儿童乃成人之父,儿童亦成人之师。”在亲子共读活动中,我们应摒弃程式化的共读过程、教导式的共读行为及固定化的共读角色,尝试与儿童变换共读角色,发挥儿童的阅读主体性,加强亲子共读的互动和交流。
在亲子共读活动中,成人应随时注意观察儿童的阅读状态和阅读反应,并在此基础上,使用适当的方式加强共读互动。例如,当儿童表现出迷惑不解时,成人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儿童进行思考;当儿童表现出十分喜爱阅读内容时,成人可以鼓励儿童表达其感受及想法。再如,成人可根据儿童的阅读状态,或变换语气语调或停顿留白,给予共读双方更多感受阅读材料、自主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本文刊载于《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6年第3期
转载请注明:转自《幼儿教育》杂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