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桐桐的妈妈又开始发愁了。孩子不上幼儿园了,虽然少了来来回回接送的辛劳,但不知该拿什么来填充这凭空多出来的大把时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两个月的暑假过得丰富快乐而有成长意义。
妈妈和幼儿园张老师聊起了这个话题,张老师觉得这也是所有幼儿家长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于是借助班级的家长群,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幼儿园发起了一个向家长征集“暑假生活创意点子”的活动,让家长介绍自己为孩子策划与组织的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活动。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响应,幼儿园为此还组织家长召开了专题家长沙龙。为了让暑期生活创意点子更有可行性,老师整理并优化了活动方案,提出了组织活动的指导性建议,供更多家长分享。
活动意图:对于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农村生活是新奇的。广阔的农田、绿绿的蔬菜,院子里的小鸡、小鸭,河里的小鱼、小虾,树梢的小鸟和知了……多么不同的生活景象!到了农村,孩子们可以寻找河里的、泥土里的、树上的生物,探索奥秘。城里的孩子看着碗里的饭菜,总是很难想象这些食物是怎么来的,农村生活可以让孩子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农民伯伯的辛劳,学会珍惜粮食。
活动发起人:云云妈妈
活动回顾:去年暑假,我带云云到乡下爷爷奶奶那里住了一段时间。那里的活动非常丰富,云云还学会了种菜。我和云云跟着爷爷到了田里,在爷爷的指导下,我先把泥土整平,然后让云云把小白菜的种子拿出来,教她一点点撒在泥土上,每块地都要撒到。云云可认真了,撒下去后还蹲下来仔细观察种子在哪里。撒完种子以后,爷爷指导我和云云一起踩泥土,就是用脚把种子都踩进泥土里,云云高兴地和妈妈玩起了比赛。用了好长时间,我们终于踩好泥了,虽然很累,但真的很好玩,大脚印一排排,小脚印一排排,可爱极了!坐在田边休息的时候,云云还发现了蚂蚁,原来蚂蚁在搬云云掉在地上的饼干屑,这又引起了她的兴趣。从一只只的蚂蚁到一排的蚂蚁,云云仔细观察了很久,回来后,她还画出了蚂蚁搬饼干的图画。中午的时候,我拿出做好的塑料袋网兜带云云去捕知了。但是,我们只听到知了的叫声,却找不到它们究竟在哪棵树上,突然云云在大树根那儿发现了一只知了壳,我们用玻璃罐装回家了。睡了一个大大的午觉,傍晚我们又跟着奶奶去摘黄瓜和番茄,回来一起制作蔬菜沙拉,和爷爷奶奶一起分享美味。一整天,云云都特别地快乐,还央求妈妈在乡下多待几天,我也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老师的建议:
1.种菜。家长可以给孩子开辟大约2平方米的空地,在种菜之前先带孩子认识种菜的工具,如钉耙、铲子、水桶、勺子,等等。在种菜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蔬菜种子的形状、颜色,讲解种菜的方法,如种子撒到泥土上要均匀,在踩地的时候最好穿平底的鞋子,一只脚挨着一只脚踩下去。种完后,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做观察记录,让孩子将每天的观察情况画出来,直到长出小青菜。当孩子自己到地里去拔菜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无比高兴的。这个活动既让孩子体验了劳动的辛苦又获得了收成的快乐。
2.蚂蚁搬粮食。从孩子无意的发现中引导孩子有意识地观察,这就是抓住了教育的契机。有准备的家长还可以给孩子一个放大镜,让孩子观察蚂蚁在搬运过程中的动作,搬运路线,搬运方法,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画蚂蚁的家,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孩子一起了解更多关于蚂蚁的信息,如蚂蚁的种类,蚂蚁的生活环境……活动中还可以引申出观察蚯蚓等泥土里的小生物,观察它们在雨前和雨后的变化,了解这些小生物对农作物的影响。只要家长做个有心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都会对孩子有探索的价值。
3.捕蝉。妈妈想出的这个活动对孩子来说是最快乐的一件事,把孩子完全带进大自然,寻找大自然中的秘密,这也是现代城市生活中差不多已经消失的最童真的事。家长事先准备好一个塑料袋,把它穿在铁丝上围成圈,然后扎在竹竿的顶端,还应为孩子准备一个防护的布头套,以防碰到马蜂。我们要根据蝉的叫声来捕蝉,太高的地方不要去,要注意安全。我们还要提醒孩子不要单独去做这些事,要有大人的陪护。捕蝉是夏天里一个有趣的活动,即使捕不到也没关系,感受过程中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4.好吃的蔬菜沙拉。田里都有哪些蔬菜?是结在藤上的还是长在泥土里的?是长长的还是圆圆的?蔬菜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果实成熟了又是什么样子的?家长带孩子到田里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就知道了。当他们亲手摘下蔬菜时,他们对蔬菜的感知是最真实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摘黄瓜和番茄,洗净、切好,让孩子自己放沙拉酱,拌匀,最后不要忘记和爷爷奶奶一起分享小厨师做的沙拉。
活动意图:家乡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居住的地方,家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都可以成为激发孩子探索事物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教育资源。孩子家长共同参与设计旅游线路、认识路标、欣赏美景,这样的亲子家乡游会使旅行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在获得快乐、增长见识、锻炼智慧的同时,亲身体验感受家乡的美景,为家乡感到骄傲自豪。
活动发起人:露露爸爸
活动回顾:暑假本是个长途旅游的好机会,但考虑到我们夫妻从事医疗工作没有长假的现实条件,我们决定带露露一同走走附近的景点。首先,我们和露露一起收集了一些景点的资料,挑选几个大家喜欢的景点。露露兴致勃勃地和我们一起寻找景点,收集景点的资料并一一记录下来。在对家乡的特色景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经过一番讨论,我们确定了几个景点:南通博物馆、南通珠算博物馆、如皋水绘园、如东的“海上迪斯科”(踩文蛤)。由于我们是家庭自驾游,就需要预先规划与设计出游路线。于是我陪女儿以家为起点了解了这几个景点的位置、用在路上的时间。每个景点要走的路线、所要经过的显著路标名称,我们一一找出做了记号。通过测量、计算、比较,露露发现了一条最合理的线路。在这个过程中,露露明白了设计短的路线可以减少开车的时间,而且节省汽油。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确定出行时间,准备一些必需物品和预订酒店。由于事先的积极参与和筹划,露露在旅行中俨然是一个小导游:一会儿对照线路路标,一会儿交流景点游感。在回来的路上,女儿悄悄跟我说:等开学了一定要向小伙伴讲讲这次旅游经历,给他们看看照片。
老师的建议:
1.家乡找景点。家乡有哪些景点值得游览,可以让孩子征询见多识广的大人,也可以从电视上获得信息,还可以上网查询,汇集各种资讯。在亲子出游之前,和孩子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很重要,如收集景点的介绍、图片,预先了解相关的自然人文信息。这样,旅游就成为孩子了解家乡,寻访历史,丰富知识,培养情感的过程。
2.制定旅游线路。家长带孩子一起查阅景点的位置,让孩子说说自己的看法。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制定直观可行的线路图,近的景点可带孩子实地考察,学习记住路标,在路线图上对重要的路口用红笔标出。在制定过程中还会有几种不同的路线,家长要启发孩子学习测量、计算、比较哪条路线最合适。
3.出游准备。和孩子一起关注天气预报,决定出游的日期。一起通过网络或电话订好住宿的酒店,然后再一起来准备出游的物品,如食物、用品、药品、玩具、摄像拍照工具等。另外,夏季出行建议带上足够的水,还要注意防晒伤、防痱子、防蚊虫、防中暑、防意外伤害等。订酒店的活动可以由家长完成,但要让孩子在场,看父母是如何联系的。在准备旅游物品时,家长可以提出建议,以孩子为主完成物品准备,因为在准备物品的过程中,孩子了解了各种生活常识,有助于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4.出游乐哈哈。带上事先制定好的线路图,让孩子看路标一路旅行。在旅行中记得记录拍摄值得回忆欣赏的画面镜头,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和孩子讲讲景点的人文历史故事。此外,应注意利用景点资源开展一些孩子喜欢的游戏或探索活动,因为孩子毕竟不是大人,他们喜欢那些参与性与体验性的活动,静静地观赏不是幼儿期的认知方式。总之,旅游的时候要让亲子双方都享受到乐趣,体会浓郁的家乡乡土文化风情。
5.整理照片资料。在旅游结束后,家长要和孩子一同整理照片摄像(可洗出照片或在电脑上建立文件夹),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在照片旁附上感想和体会,当然也可将旅行中的画面通过自己的笔画下来。有机会时让孩子利用这些图文资料向同伴亲友作介绍。
充分发掘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和生活分离,尤其是生命早期的幼儿教育,我们应该让孩子的生活和孩子的教育融为一体。生活中其实充满了教育的契机,成人要有意识地发掘其间的教育元素。在四季轮回中可以进行季节特征的科学教育,在亲子出游中可以进行远足认路的生存教育,在家庭聚会中可以进行人际交往的社会性教育,在回乡探亲中可以进行地方文化的传承教育。总之,教育就在孩子的身边,在家长的手边。
利用充裕的时间与季节资源
暑假的时间比较充裕,可以策划与组织一些时间跨度较长的活动,如长途旅行、返乡探亲、寄宿人家、上游泳班等,这样就能彰显暑期活动的优越性,也可以和学期中的小活动形成互补。暑假还要利用季节资源,夏天气温高,昆虫多,可以多开展玩水、游泳、夏令营等活动,让孩子充分感知与体验夏天的季节特征。
要突出操作体验和人际互动
幼儿的发展取决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幼儿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会获得有关对象的物理特征和逻辑关系,这是儿童智能发展的基础,幼儿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会获得有关规则、交往、性别特征等社会化发展。因此,在设计与组织幼儿活动时,一定要让孩子充分摆弄物体,获得丰富的活动体验,同时也要让孩子有与不同的成人和同伴互动的机会。
本文刊载于《幼儿教育·父母孩子》总第553、554期。转载请注明:转自《幼儿教育》杂志微信。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幼儿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