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南京阳光和煦,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甜。10月27日,由中国教育报主办,南京市鼓楼幼儿园、江苏省“活教育”思想研究所承办,宁波优优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场“名园现场会”在南京市鼓楼幼儿园成功举办。
本次现场会主题为“活教育”——培养活泼泼的中国娃,共分五大板块,包含实地参观、专家报告、沙龙访谈、案例分享、原创诗朗诵等多项内容。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戴兴海,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周斌,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海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国际交流所所长尹坚勤,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蔡继乐,中国教育报江苏记者站副站长赵建春,宁波优优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王海亚等出席会议。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主编纪秀君主持会议。
活动正式开始前,与会者共同走进陈鹤琴故居,了解鼓楼幼儿园光辉悠久的办学历程,感受百年老园的历史变迁,领略“活教育”的深厚内涵。
活动在诗朗诵《守正百年 砥砺百年》中拉开序幕。鼓楼幼儿园园长崔利玲以“寻根、守根——办有灵魂的幼儿园”为题,从文化传承的视角,介绍了陈鹤琴创办鼓楼幼稚园初期至今开展课程实验的历程,围绕“活教育”三大目标,重点介绍1988年起开始的第四次课程实验,让大家了解单元课程建构的历程及课程蕴含的理念,从中感受百年鼓幼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坚守、实践与创新。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系统阐述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在陈鹤琴教育思想中梳理出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理论依据。他指出,“活教育”的本质是从儿童出发,倡导追随儿童,倡导让儿童通过自发主动的行动来学习,陈鹤琴提出的“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与现今倡导的“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不仅紧密相关也十分契合,陈鹤琴教育思想对我国近现代的教育改革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幼儿教育的实验研究中心,鼓幼创立至今,可谓名师荟萃。在沙龙访谈环节,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尹坚勤教授通过现场对话江苏省特级教师陈静、鼓楼幼儿园副园长何凯黎以及两位研究生教师田杰、张新芳,围绕“‘活泼泼的教师’——科学实验研究精神的召唤”这一主题,以研究成果“小园子里的大人物”为核心,以“社会生活”“研究精神”“课程实验”和“守正创新”为关键词,共同挖掘和讲述着小园子里“科学研究”的故事,帮助与会者了解鼓幼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一代代的传承与超越。
当天下午,与会者来到鼓楼幼儿园江北分园,江北分园园长史莉带领幼教同行漫步在充满童趣的“老山森林”“小小健康城”“扬子江畔”和“鼓楼街”里。“三场一馆”中,孩子们的创作彰显了陈鹤琴先生“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的实践图景,也串联起鼓幼从鼓楼出发、跨江发展的办学脉络。
在“活教育”的实践中,鼓幼始终强调利用环境资源,强调“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强调儿童的主动学习,强调教师对儿童的观察。在主题汇报和案例分享环节,鼓楼幼儿园副园长朱水莲,教师蔡轶平、李炜分别通过扎实的研究和鲜活的班级故事,生动呈现了鼓幼教师追随、支持儿童与环境互动的探索过程,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一切为儿童,是陈鹤琴的梦想,也是所有鼓幼人的梦想!”活动进入尾声,鼓幼教师代表倾情带来诗朗诵《小园子里有温度的教师》,充分展现了鼓幼人“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这种精神也鼓励着全体幼教工作者,在“活教育”的大麦田里,做“活泼泼的教师”,培养“活泼泼的儿童”。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海英对整场活动进行点评。她表示,中国教育报“名园现场会”活动为大家展现了在“活教育”滋养下“活泼泼”的孩子,展现了以生命激活生命、以生命引领生命的过程。这里的“激活”,是儿童激活教师,儿童激活儿童,教师激活教师。孩子们在这个小园子里创造着奇迹,也鉴赏着他们的奇迹,他们成为小主人、成为环境的设计师,更成为小小公民。儿童互相支持、互相学习,教师互相赋能、互相研讨,所有人在小园子里共同成长。期待全体幼教工作者共同努力,持续传承文化,持续点燃生命。
本次“名园现场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南京市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项目园、全国活教育共同体、长三角“活教育”实践与研究联盟以及众多幼教同仁等共计15.8万余人次实时收看直播。
中国教育报“名园现场会”以“办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为主线,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创新交流形式,聚焦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分享更多优质幼儿园的办园经验,为幼教工作者打开一扇不一样的窗户。
来源 | 紫金山新闻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责编 | 纪秀君 赵彩侠 田玉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