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普及学前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与普惠性”。“普惠”一词最早出现在此文件中。普惠办园是指在这种教育政策指导下创办幼儿园的一种教育实践。
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至今,已经过去十年。这十年来,幼儿园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于2020年顺利通过全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回顾这十年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幼儿的发展都前进了一大步,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家长的大力支持成就了今天的成都市一级幼儿园,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普及、公平、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这十年,幼儿园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前的幼儿园是一所乡镇小学的附属幼儿园,环境简陋,教师教育行为小学化、家长教育观念滞后、幼儿发展单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发展有赖于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队伍。随后,教育部及其他相关部委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幼儿园教师配备、准入、培养、培训的政策,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2015 年)等政策文件规范师资队伍建设。2018 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
在上述政策的引导、支持和保障下,我园幼儿园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由最初的10余名,发展到今天的70余名,成为了确保幼儿园有效运转和质量提升的核心人力资源。
从单一培训方式到多元培训体系。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加大了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幼儿园通过“三级”培训模式研修凝练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整体水平,促进全园保教质量不断提高。
首先,通过教师自主进行各类学习活动,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其次,通过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分类型的专题培训,培养“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热心、上进心”的“六心”教师,观察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专业水平和教师反思、实践能力;最后,通过外出学习和邀请专家来园等形式让教师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引领教师水平提升。
近年来,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不断上升,政府对教师培训资金也不断增加,每年有专门的经费用于教师线上和线下培训,今年我园教师共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培训共计3000个学时。
从教师主导到幼儿主体。教师的观念对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教学行为起到很大的规范作用,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对新时期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教师的儿童观逐渐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课程实施上,经历了从顶层架构走向儿童为本的自主构建过程,在课程开展初期,教师预设太多,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师的观念转变,教师更多的关注儿童在课程当中的主体地位,以儿童的兴趣和问题为出发点,自主构建多种活动,在活动中调整活动策略,让每一个活动过程都有成效,从而促进儿童发展。
特别是在主题墙的创设上,最开始教师只是简单的将孩子的作品进行随意的粘贴,更像是老师创设的展示墙,而孩子是配合老师完成主题墙的任务,现在,走到班级主题墙,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每个班级都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生发了特色课程。
21世纪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向着更成熟、更“儿童”、更多元的方向发展,从全国统一规定幼儿园课程,到鼓励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实施多样化的课程;从强调知识的获得,到强调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从分类教给儿童各学科的知识,到强调幼儿园课程应具有整体性、综合性……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学前教育政策中“儿童的发现”“以儿童为本位”的观念的确立。
从消极迷茫到积极主动。2013年刚建制时,教师进入了职业迷茫期,对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不高,仅仅把幼师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职业幸福感较低,通过采取系列奖励措施激发教师工作内驱力,推行多元和动态的考核机制,调动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例如,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我园建立教职工多元评价机制,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采取教职工自评、搭班保育教师互评、教研组长检查评价和行政部门考核评价、家长层面社会性评价五个方面的评价相结合,全面综合的形成对教职工的客观评价。
同时,运用每月发放亮点卡方式,奖励教师在工作中的进步和成绩,并以加分或换假期等方式兑换亮点卡。
另外,我园还运用星级评价方式在年末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情感、学历、论文等进行评定,并纳入工资体系,有效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使得教师在自我完善与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班级教师之间的配合以及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学历提升、考取证书等方式实现自我价值,并且教师的学历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我园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84%,现在,我园教师队伍稳定,职业幸福感正不断增强。
从关注身体健康到关注身心发展。由于我园地处乡镇,大部分家长都是失地农民,并且孩子多为祖辈类教养,因此,最刚开始的家园共育活动家长参与的也较少,平时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也停留在幼儿是否吃饱穿暖等,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关注较少。
通过我们定期开展社区宣传活动和邀请家长进园参观半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具体情况,家长也理解了幼儿教师不是保姆,是一名专业的教育者,家长开始关注到孩子是如何在幼儿园进行生活、游戏、运动、学习的,并且还会在家中提供绘本、益智玩具,让孩子在家里也能快乐学习,快乐游戏。
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参与。犹记得最刚开始邀请家长入园参加活动,家长的参与意识不高,会以各种原因拒绝来园参与活动,因为家长认为这种活动是“无用的”。
随着教师宣传以及家长理念的更新,家长开始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是2014年第一届阳光体育月活动中,孩子们和家长制作各种体育玩具,将竹制、木制、草制的体育玩具带到幼儿园中,当时有个孩子家长制作的木板箩筐拖车,孩子们非常喜欢,都争先恐后的玩。
我们渐渐发现,家长对幼儿园的活动支持度上升,后来的家委会活动、家长义工、家长课堂、伙委会活动,家长们都积极报名,踊跃参加。
从忽视教师到尊重教师。《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 “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以前家长认为教师就是保姆,是“看孩子”的,对于教师的专业性不够认同和了解,尤其是乡镇幼儿园家长,祖辈类家长的文化水平整体不高,文化层次良莠不齐,忽视教师,甚至对教师不尊重,教师意识到应当树立合作观,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合作。
因此,每学期会采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如通过向家长开放半日或一日活动、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联系簿、宣传栏等让幼儿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后来,家长们对于教师职业更加的支持和理解,了解到幼儿教师是很繁忙的,不仅仅是保育工作还有教育工作,幼儿教师也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通过教师带领家长参加园内外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师工作的辛劳,家长渐渐的转变了对老师的态度,尊重老师,也更信任老师,只有家园密切配合与合作,才能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从传统束缚到自主探索。游戏是幼儿与周围环境互动的基本形式,“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一切从兴趣出发”是幼儿生理上与心理上的典型特点。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孩子围坐在教室里,开展小学化的课程,只有小部分时间进行游戏活动,并且是教师高控的户外集体游戏活动,活动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束缚幼儿的天性,阻碍了幼儿身心发展。
随着国家政策、文件对禁止“小学化”的提倡和对户外活动时间的明确要求,教师逐渐意识到将主体地位还给儿童,孩子们可以在室内游戏和户外活动中自主选择区域、自主制定计划、自主选择玩伴、自由探索发现。
另外,在活动中,教师不是放任幼儿,而是注重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适时对其进行引导,使幼儿能够独立思考和实践,自主探究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前,老师们对于儿童发展的目标没有纲领性的文件,小学化倾向严重,教师在设定主题活动目标时,过分注重知识获得和技能训练,忽视了情感、态度的培养。
主题活动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承载着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价值。但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对主题活动价值的深入挖掘,在选择主题内容时,更多地选择了知识、技能层面的简单内容,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同时,为了在规定时间完成各领域教学目标,活动开展不够深入,常常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思考、预设内容和生成内容未能很好的结合,活动呈现片段化,课程内容脱离了儿童的需要,缺乏连续性和序列化。
自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后,老师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根据五大领域目标进行调整,参考性的文件让老师们有章可循,不再是教师自己随机预设活动目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设定活动目标,也不仅仅是促进幼儿知识、技能的片面发展,现在我园通过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开展丰富多样活动,培养“乐锻炼、乐劳动、乐表达、乐交往、乐探索、乐创造、乐生活”的七乐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从知识性获取到游戏性体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中强调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
在以上文件的推动下,教师逐渐意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游戏机会。游戏性体验作为一种主体性体验,包含以下几种成分:自由性体验、愉悦性体验、创生性体验,游戏的价值就在于这种体验给幼儿带来整个身心的自由与和谐。
长期以来我园在开展主题活动过程中存在“游戏归游戏,上课归上课”的情况,游戏与幼儿园课程分离,近几年通过对《指南》的解读以及老师们开展关于种养活动中主题探究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老师们意识到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是互生互长的,体会到当教学追随和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时,游戏的价值将会得到最大的发挥。
自2013年建制以来,我们一直在路上,和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着。我们有发展思路,有雄心壮志,更有潜心办学的耐心,有信心让每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里,显现自然、健康而又充满无限希望的生命色彩,让孩子们快乐的生活!十年的发展见证了幼儿园的砥砺前行,我们将会永葆初心,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创造美好明天!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胜利幼儿园)
长按上方二维码或指纹识别关注我们哟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