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是学前教育的典型特征。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很多时候,幼儿在不断成长、进步,但家长却在原地踏步,甚至拖幼儿后腿。比如,家庭教育存在“小学化”“保姆化”问题,家长陪伴幼儿只重形式却不“走心”。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健康成长。
为了让家长跟上幼儿的步伐,成为幼儿发展的推动力量,我园从2011年开始,基于“小脚丫”园本课程系统构建“大脚跟小脚”家长课程,让家长学育儿知识、懂幼儿学习方法、会有效陪伴幼儿。
Part.01
孩子怎样成长:懂你才能更爱你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家长在育儿中的错误行为,多来自错误观念,归根到底是缺少系统的育儿知识。因此,我们根据家长的困惑开设“爱你更懂你”家长课程,重点从幼儿的学习、幼儿的生活、幼儿的心理健康等方面集中向家长传递科学育儿知识。
避免超前学习。尽管幼儿园不断告诉家长,不能搞“小学化”,不能过早让幼儿学写字、学拼音,但收效甚微。许多家长提前教幼儿机械地认字,甚至每天还有认字、写字的任务,完成任务后才能出门玩。
针对这一普遍问题,我们请专家开设家长课堂。专家将“儿童手部骨骼生长图”直观地呈现在家长面前。家长这才发现,6岁以前,幼儿手部骨骼与肌肉群发育不健全,不适宜进行精细的书写动作,所以不能让幼儿每天写字。
同时,我们每年大班下学期都召开“‘小学化’是否有利于幼儿成长”家长辩论赛,通过争论、反思,家长慢慢意识到“小学化”的危害。
让幼儿学会自理。我园地处较偏远的渝西地区,家庭育儿观念普遍落后。祖辈家长凭借自己养育孩子的经验隔代养育,年轻父母凭借上一辈养育自己的传统做法养育孩子。家长不懂得科学教养方式,对幼儿包办代替和过度保护严重,溺爱型、专制型家长不在少数。
如小班幼儿咀嚼能力普遍偏弱,调查后发现,原因在于幼儿进食过于精细。基于此,我们请儿童保健专家开展膳食沙龙,家长将制作的食物带到幼儿园,膳食专家进行点评、培训,让家长学习如何科学喂养。针对幼儿自理能力弱的问题,幼儿园开设“我是宝贝加油站”,请家长学习如何利用游戏、儿歌、绘本等让幼儿快乐地练习穿脱衣服、鞋袜等生活小技能。
识别孩子内心世界。针对近些年幼儿园出现的幼儿自闭症、多动症、情绪不良、社会适应差等情况,幼儿园特别实施“护苗‘心’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辅导、沙盘游戏等形式,向家长科普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表现、发病年龄和病程趋势等。引导家长正确对待,不被动观察等待,不乱贴疾病标签,发现异常及时寻求专业力量。
家长科学育儿知识的学习贯穿在幼儿三年在园学习全过程中,它让家长真正具备了专业知识。比如,通过学习,有家长意识到,有了二胎后,对老大有所忽略,交流方式太简单,导致孩子不爱用语言表达感受而喜欢哭。有家长意识到,要充分尊重幼儿,大胆放手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Part.02
孩子怎样学习:玩转五大领域
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怎么学的?很多家长并不了解也不关注,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是“玩”。基于这样的思考,家长难免在幼儿园之余给孩子“加餐”。为此,我们构建了“支持你发展”课程,让家长学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真正明白幼儿是通过游戏学习的。
让家长学《指南》,核心目标是让他们走进幼儿五大学习领域,体验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获取经验的需要。
我们通过开展主题学习下的“五大领域体验游戏”,让家长像孩子那样去学习、去体验,引导家长在体验中明确各领域及各项目标是相互渗透整合的,从而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比如,在主题“大米是怎么来的”学习中,我们让家长体验健康游戏“运大米”、语言游戏“大米是怎么来的”、科学游戏“大米变身”、数学游戏“数秧苗”、音乐游戏“快乐的农夫”等,让家长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明白“我在玩儿,但我不只是在玩儿”。
家长开放日,我们也邀请家长做幼儿游戏的观察记录者,记录幼儿在大区域联合游戏中如何进行游戏和学习,去过哪些游戏场,交过哪些朋友,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我们引导家长参与幼儿游戏计划的制定,帮幼儿提前丰富主题学习经验,邀请家长进园助教。
像孩子一样学习、体验,让家长真正明确了幼儿的学习是最有价值的,游戏是最有价值的,激活了家长儿时的经验和好奇心,也调动了家长的创造性。
Part.03
孩子怎样玩耍:参与你的活动
学习科学育儿知识、了解幼儿学习方法,可以让家长在观念上发生变化,这远远不够。幼儿的经验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增加的,这种互动离不开亲子陪伴。但我们发现,有些家长把“陪着”等同于“陪伴”,有家长把陪孩子当任务,对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总以工作忙为由不参加。
为此,我园建构了“陪你玩在童年”活动体系。为避免活动碎片化,我们将活动分类。从内容上,分为探索类、阅读类、运动类、庆典类等。从空间上分为园内亲子活动、户外亲子活动和居家亲子活动。
园内亲子活动包括亲子童话剧表演、亲子手工制作、亲子美食分享等。比如在亲子手工制作义卖活动中,家长通过参与培训、网上查询等与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各种手工作品。
家长发现,原来一个矿泉水瓶也可以制作小风扇、沙漏、飞机、潜水艇、饮水机、潜水玩具……在义卖当天,每个家庭拿出自己的创意手工,形成了一个废物利用展示平台。家长在交易过程中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原来陪孩子探索,会产生如此神奇的效果。
同时,我们会定期举行亲子野外运动会、亲子植树等户外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
比如在亲子野外运动会中,我们利用台阶,搭上网布,设置“爬行创意运动”。利用大树挂上旗子设置“高个子取旗子”游戏,家长将幼儿举过头顶夺旗子。还充分利用公园已有环境,设置各类闯关游戏等。
我们也定期开展“小脚丫探索‘家’”活动,教师预先了解各班幼儿的兴趣点,广泛征集家长和幼儿的意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项目式学习,引发亲子深度探索。
如在疫情时期,大班幼儿最关注口罩问题。教师指引家长和幼儿一起探索口罩的历史,了解现代口罩的材料与种类,口罩的使用方法等。幼儿对口罩深入了解后,纷纷提出现在的口罩功能太少了,有很多不便。于是,家长指导幼儿当起了口罩设计师,设计超级口罩。会自动蓄电、遇到病菌发出闪电的口罩,会用超强光波消灭病菌的口罩,可以自动清洁、循环使用的口罩……都成了亲子的创意。
家长在项目学习的深度推进中,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真正从被动的参与者变成了主动陪伴者。
“大脚跟小脚”家长课程,遵循“孩子在前,家长在后”的原则,表现出“三跟三随三亲”的特点。即家长跟随幼儿天性、个性、灵性,追随幼儿的兴趣、发展的敏感期及获取经验的过程,最终发展幼儿亲生活、亲自然、亲社会的品质。
立体化、系统化的家长课程体系,真正让家长做到了在育儿方面助幼儿园“一臂之力”,也让幼儿、家长、教师都尝到了“甜头”
近年来,我园新生入园焦虑明显缓解。幼儿因为被家长理解,探索行为得到家长支持而变得性情活泼,思维敏捷。“大脚跟小脚”的理念深入人心,家长树立了“教育孩子是需要学习的”的观念,家长观察孩子、支持孩子、研究孩子成为常态。教师也充分认识到,家长是自己真正的教育伙伴,事务型家长会变成了育儿知识分享型家长会,教师向家长汇报幼儿情况也演变为双方共同解读育人行为。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区实验幼儿园)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编|赵彩侠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长按上方二维码或指纹识别关注我们哟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