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地处环境优美、教育气息浓郁的海南师范大学校园内,大学作为幼儿园的后盾,为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该园《以生态启蒙为核心的幼儿亲自然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在“神奇的种子”主题活动中,梁晋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一个装满了沙土的瓶子,里面埋了一些绿豆种子,他每天都往瓶子里浇点儿水。几天过去了,周五那天早上来园时,他发现,瓶子里的沙土被拱得高高的,绿豆小苗从沙土的旁边钻出来了!他高兴地邀请同伴来观看神奇的豆苗宝宝。孩子们惊喜地围着豆苗宝宝七嘴八舌:“沙子压着种子宝宝,它却能从沙子的旁边长出来。”“绿豆虽然小小的,可它的力量好大,你们看它发芽长高后把杯子里的泥土都挤出来了。”
孩子们赞叹小小绿豆种子的强大生命力,他们也产生了新的问题:“种子被石头或其他东西压住也能长出来吗?”“如果是更小的种子,也有这样的力量吗?”
为了验证他们的想法,他们选择了更小的青菜种子,种在了空地里,并分别在种子上面压上了小石头、砖块、椰子树叶子等。他们每天给种子浇水,观察变化。两天后,他们看到青菜宝宝从椰子树叶子的缝隙里钻出来了。又过了几天,压在石头、砖块下面的青菜宝宝也歪扭着身子钻出来了。看着青菜宝宝陆续长出来,孩子们好开心,他们更加用心地浇水,希望青菜宝宝快快长大。他们兴奋地跟所有认识的人谈论青菜宝宝:“这些小青菜种子太厉害了!”“它们好聪明,知道从椰子树叶的缝隙里钻出来!”“石头压着它们都不怕,好勇敢啊!”
“别的植物也有这样的力量吗?”种了青菜种子之后,孩子们又有了新的疑问。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发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温老师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大学校园里寻找有力量的植物。
怀揣好奇之心,孩子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他们时而屈膝跪在地板上,时而趴在草丛里,连石头的小缝隙里也不放过。他们以最轻松、最自由的状态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着,急切希望能有自己的发现。
倩倩和泽泽蹲在种植箱跟前喊着:“有力量的叶子从植物箱的缝隙里伸出来,这可真神奇!”芊芊走在石板路上,突然发现石板的夹缝里矗立着一株小草,他惊喜地说:“原来小草的力量也很大,只要有一点点泥土,它便能生长!”西西、玲玲、动动还发现在旧楼的墙壁上布满了长长的细丝条,原来是树根的须,竟然长到这里来了。它们紧紧地趴在墙上,它们也是有力量的植物。
孩子们还在继续寻找有力量的植物,他们惊喜地发现有些植物生命力特别顽强,即使不是生长在肥沃的泥土里,哪怕只有一点点阳光、水源,它们也能绝处逢生,顽强生长。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他们对自然万物有了更多的尊重和敬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到户外,孩子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找有力量的植物,他们又有了许多惊奇的发现:枯死的树枝上长出了蘑菇,小椰子没人浇水、没有泥土也长出了新芽,被台风刮倒的木瓜树又重新站起来了,还结出了果实……
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充分挖掘利用身边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生态启蒙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的观察与体验,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对自然的情感,从而更加热爱自然,发自内心地想要保护美好的生态环境。孩子们的生态素养,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生态启蒙 自然生长
丁金霞 郭敏
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公民生态素养培养愈加紧迫。基于此,2013年始,我们针对幼儿自然情感淡漠问题,以亲自然情感培养为重点,以注重感受与体验为原则,开展了以亲自然活动为主途径的生态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引导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与神奇,激发其感恩、敬畏自然之心,从而产生珍惜保护自然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行为。
生态启蒙教育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关心身边的自然环境,初步了解生态关系,激发生态情感,培养生态意识,培育生态智慧行动能力的教育。
生态启蒙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公民生态素养的培养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幼儿生态启蒙教育是公民生态素养培养的基础。留什么样的孩子给地球与留什么样的地球给孩子同等重要。
亲自然情感的培育是幼儿生态启蒙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只有对大自然有根植于内心的热爱,才能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想要保护环境,有自觉行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下的幼儿,大多生活在钢筋水泥世界里,对周围的自然环境缺乏感知,漠不关心,对大自然情感淡漠。因此,生态启蒙教育应以幼儿的亲自然情感培养为重点,注重幼儿的感受与体验。
我们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情感为核心,建构幼儿生态启蒙教育活动的目标体系。总目标是培养喜欢、热爱、关心、爱护自然的孩子,小、中、大班各有侧重,小班重在亲近喜爱自然,中班重在感受发现自然,大班则重在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萌发感恩、敬畏自然的情感,进而产生自觉的环保行动。
我们选择以亲自然活动作为幼儿生态启蒙教育的切入点,让幼儿在活动中打开自己的感官,充分感知与体验,发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进而产生热爱自然、感恩自然的情感。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生态教育的目标要求,我们逐步形成了幼儿生态启蒙教育实施的基本路径:亲近自然、发现自然、感恩自然、珍惜自然。
亲近自然,主要是为幼儿创设亲近自然的环境与条件,带领幼儿开展亲自然游戏,让幼儿在充满自然气息的环境中成长,从小与自然亲密接触,在直接的接触中感知与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喜爱亲近自然的情感。
发现自然,就是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美与神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力及探索兴趣与能力。让幼儿开放自己的感官,与自然融为一体,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感知、体验、观察、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秩序与规律让幼儿心灵受到震撼,从而热爱大自然。
感恩自然,就是通过让幼儿了解大自然中动物、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了解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懂得自然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人类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从而产生感恩地球、敬畏自然的情感。
珍惜自然,就是初步了解当前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以及生态破坏对地球、对人类的影响,探究生态破坏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从而产生珍惜资源、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责任感,并自觉在生活中付诸行动。
我们围绕生态启蒙教育的目标,遵循活动实施的基本路径,建构了生态启蒙亲自然活动体系,其中包括创设生态教育活动的环境,开发以注重感受与体验为特点的系列活动:亲自然游戏活动、生态艺术活动、生态田园活动、生态主题活动等。
创设生态教育的环境与条件,就是以生态、自然、环保为基本理念,以体现幼儿的参与性、互动性、探索性为基本理念,创设适宜开展生态教育的环境。我们把大自然搬进教室,大量收集种子、树叶、树枝、花草、果实、石头等自然物,作为幼儿的操作材料,美化装饰环境,既节约了资源,又能让幼儿在与自然物的接触中充分感受其质朴天然的美。户外环境的打造力求将游戏、教育与大自然有机融合,处处充满自然生态气息,又能满足幼儿游戏运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为幼儿提供观察自然、探索自然、与自然互动的机会。同时,我们还积极挖掘和利用大学校园内的自然资源,使环境成为生态教育活的资源库。
亲自然游戏活动,就是和幼儿一起以游戏的方式亲近自然,用自然激发喜悦、快乐的洞察与体验,从自然中获得智慧与力量,共同分享自然乐趣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幼儿获得愉悦、快乐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让幼儿领略自然、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建立自我与世界的链接。亲自然游戏包括自由玩耍的游戏、安静感受的游戏、领略惊叹的游戏、领悟洞察的游戏。
生态艺术活动,重在带领幼儿走进自然,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唤醒幼儿对大自然美的感受能力,并用艺术的方法表现大自然的美。通过微观放大,发现细节中的美;转换空间角度,发现层次与结构的美;在不同的时间点,发现变化着的美。在此基础上,通过绘画、美工、歌唱、韵律、戏剧表演等艺术方式,幼儿表达心中对大自然的感受与体验,进行艺术创作。
生态田园活动,就是让幼儿通过参与种植和喂养,感知大自然中的生态关系,以及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懂得食物来之不易,萌发对大自然敬畏与感恩的情感,以及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我们将生态教育与种植活动融合,主要开发了种植体验活动、探究学习活动和田园文化活动。
生态主题活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以亲自然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幼儿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的综合性活动。它以一定的生态主题为核心,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通过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深入观察、主动探索、自主体验、有益尝试等实践活动,实现综合性的生态教育目标。我们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根据海南特有的资源条件,开发了“亲亲椰子树”“小种子、大世界”“美丽的南渡江”“这里是湿地”“神秘的海底世界”等系列生态主题活动。
回顾整个实践过程,我们注重挖掘亲自然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生态素养的重要价值,以亲自然情感为重点,避免了幼儿园生态教育重认知、轻情感、远离幼儿生活实际的倾向,使生态教育贴近幼儿、贴近大自然,让教育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充满灵性。
活动的开展使幼儿的生态素养有了明显提升,幼儿更加关注身边的花草树木,更喜欢探索自然,也更加关心生态环境,能够在生活中自觉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家长在幼儿的影响下,在生态文明素养方面也有了较大提升。特别是教师,他们对于生态教育由陌生到带着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来做,意识上有了飞跃。他们减少了对教材的依赖,有了很强的资源意识,设计和组织生态教育活动、建构课程的能力显著提高。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编|赵彩侠
本文图片均来自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长按上方二维码或指纹识别关注我们哟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
请点击留言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