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洁如幼儿园 李凤
开学不久,牛牛突然问我:“李老师,你们的家长会什么时候开呀?”我奇怪地问:“为什么是我们的家长会?”他振振有词:“因为每次开家长会,老师和家长都到别的地方去开,等你们开完了,家长才回来接小朋友。”“噢,是这样啊!”孩子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家长会的核心与焦点本是幼儿,可我们却选择了“摆脱幼儿”,导致孩子产生了“家长会是你们的”这样的认知。实际上,孩子们很关注家长会,这让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请小朋友来开家长会,让孩子回归家长会的中心。
我们也想开家长会
围绕着牛牛提出的“你们的家长会”这个话题,我和全班孩子进行了讨论。
01
家长会由谁来开?
孩子们认为,开家长会是为了让爸爸妈妈知道小朋友都学习了哪些新本领,升大班后有哪些进步,看看我们的教室,看看小朋友的游戏多快乐……我很赞同孩子们的认识,并鼓励他们:“老师也觉得你们进步特别大!很多事情你们都可以自己做了!”“既然家长会是爸爸妈妈来了解我们小朋友的进步,那家长会到底是谁的家长会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爸爸妈妈的”“小朋友的”“还有老师要说重要的事,所以也是老师的”……大家很快达成一致:这是我们大家的家长会,包括小朋友、爸爸妈妈和老师。这时,云云忽然小声说:“我也想开家长会,我想让妈妈看看我的新本领。”这句话就像引爆了一个小火花,孩子们都兴奋起来,纷纷表示“我也想开家长会”。
通过简短的谈话,孩子们对家长会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最重要的是我们达成了共识——家长会是我们大家的,小朋友也可以参与进来。孩子们热情高涨的样子让我更加坚定了“请小朋友开家长会”的想法。
02
家长会怎么开?
孩子们认为一定要请家长来我们的新教室,看我们的活动,比如加餐、做操、区域游戏、户外活动等。我补充道:“李老师还要把小朋友升班后的进步和需要努力的地方介绍给家长,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小皓可能是受到我的启发,马上提出新想法:“光看我们的活动也不叫开家长会呀,小朋友也应该向家长介绍什么事情才是开家长会。”……讨论半天,我问他们:“这些都是小朋友的想法,那你们知道家长的想法吗?”孩子们纷纷摇头。但他们马上就想到要当小记者去采访一下爸爸妈妈,然后再来商讨小朋友们该做的事情。
采访后的讨论很顺利, 孩子们根据自己日常的生活、游戏活动,大胆承担了任务。“我想负责迎接家长。”“我想跟家长介绍咱们的活动区都怎么玩。”“我想当安全员,告诉小朋友别在教室里乱跑,人多要好好走。”“要是收玩具的音乐响了,我去提醒听不到的小朋友时间到了。”……最后我们还讨论了家长会的注意事项。孩子们把这些设想记录下来,准备“大干一场”。
大班的孩子已经很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和集体规则,他们小小的身体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可以独立完成很多事情,我要给他们充分信任,放手让他们思考、做事。自主的大门已经开启,孩子们发现自己能做的事很多,愿意做的事更多,对即将召开的家长会充满信心和期盼。
家长会筹备中
根据孩子们的设想,家长会进入筹备阶段。孩子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特别愿意表达,积极参与各项事务。
01
自制海报,明确家长会流程
怎样让家长知道开会的时间和地点?孩子们认为应该贴个通知,或者发邀请函。当我问谁来把开家长会的事画在纸上时,小皓提示:“那应该叫海报,看演出的时候剧场门口就有海报,上面画着要演的节目,还印着时间、地点。”经过协商,佳仪和尧尧承担了绘制海报的任务,而我也荣幸地被分配了任务:在海报上写家长会的通知,并且一定要写上“欢迎家长来参加”,因为这样有礼貌。大皓则负责把家长会上的每件事都按顺序画下来,这样家长就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了。
02
发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
这一天,一些小朋友对游戏分享环节如何进行产生了分歧,大家都知道每个区都分享肯定时间不够,那怎么办呢?孩子们非常自信地提出:“那就每个区请两个人来主说,每人五分钟。”“每人提一个问题或者建议就行了,而且说话别老重复,得很快说完。”可经过实践发现,大家都想说都想问,时间还是不够。贝贝试探着说:“应该让玩得最棒的区域来分享,我们要向家长展示我们的亮点,谁的作品好就请谁说吧?”小星星质疑道:“那要是合作得很好,可是没完成作品,我们也不能分享我们是怎么互相商量的吗?”大晨沉稳的发言很能服众:“那就分享你们合作的好方法,大班小朋友本来就要合作好。”豆豆说:“其实在小朋友自由分享的时候也能向大家展示,要是你的作品不好搬过来,就可以在原来的地方(区域里)分享。”孩子们决定第二天再来试试,为家长会做准备。
03
不一样的参与
积极热情的孩子往往成为班里活动的“主角”,那些平时比较安静、默默旁观的孩子们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他们对这个活动感兴趣吗?他们想做些什么呢?我分别询问了他们的想法,澎澎和王昊的意愿是想当声音提示员,谁的声音太大了,影响大家,就提醒他小点声。麒麒和骏骏则表示没想好。怎样给他们创造参与的机会呢?通过观察,我好像找到了答案。由于年龄偏小,这几个对集体活动似乎不太感兴趣的幼儿常常因为“他说我、他不跟我玩”等与同伴闹矛盾,但他们快乐、自信的品质却值得学习。“我想让妈妈看着我跟好朋友一起高高兴兴地玩玩具。”是他们最朴素的意愿,也是他们独特的参与方式。这提醒了我要多角度考虑问题,要接纳每个孩子的个性品质、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支持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参与活动、学习发展。
期盼已久的家长会召开了
孩子们期盼已久、为之努力很久的家长会终于召开了
01
礼貌小使者
早餐结束后,三个礼貌小使者大大方方地站在教室门口,用好听的声音、美美的表情向家长致欢迎辞,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回到教室,云云激动地告诉我:“我的天呐,我都起鸡皮疙瘩了!”“为什么呀?你们说得很好!”云云不好意思地说:“就是有点紧张,因为外面全是家长!”我赶快鼓励她们:“非常棒,看来之前的准备还是很重要的。”依依拍手说:“是啊李老师,要不然我们就被吓傻了!”
02
老师介绍认真听
回到教室后,主持人大晨宣布:“现在由李老师介绍小朋友的表现,请大家注意听。”因为我提前向小朋友解释过发言的内容,孩子们都能理解我的话,而且与自己紧密相关,所以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没有出现我担心的坐不住的情况。当听到优势和进步时,他们就会用眼神寻求家长的认可;当听到需要加油进步的地方时,就会皱眉思考;谈到怎样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时,家长们会轻轻对孩子说:“听听,说你呢!以后得抓紧时间哟!”
03
服务员、提示员真到位
当区域游戏结束的第二首歌曲刚一响起,只见蓉蓉洗完手从容地将加餐盘端到桌子上,熟练地打开奶酪包装,一边把奶酪整齐地摆好,一边提示道:“请大家洗手后来吃加餐。”然后还不忘把包装袋扔进垃圾桶。紧接着,琪琪用响亮的声音提示大家:“请小朋友们认真洗手,别忘了撩袖子、搓香皂。”这一系列的行动,让在场的家长们不断称赞:“服务员们这么认真负责,真到位。”
04
区域分享人
在主动领取任务的时候大晨获得了大多数小朋友的推荐,担任我们班的区域讲评工作,大家也举手表决通过了小皓的自荐:小皓自告奋勇承担了介绍所有区域所处位置、名称、主要材料、玩法规则等。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整个环节按部就班地完成了。点评人大晨条理而清晰的点评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
05
意外小插曲
虽然活动整体上很成功,仍出现了一点小插曲。区域活动后的分享环节,由于几个孩子意见不统一,争吵了起来,观摩的家长们有的笑、有的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不该制止。我也有些尴尬,但转念一想,应该让家长看到,这才是真实的现场、真实的孩子,孩子们需要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在与人交往中学习表达,学习解决冲突和问题……
家长会后的讨论与反思
孩子们的讨论与反思
01
第二天,我们围绕“家长会上我做了什么”“以后我可以做得更好”“我给家长会提建议”三个问题进行了交流。让我惊讶的是,孩子们不但回顾了自己的表现,还真诚地说了自己的问题,比如力力说:“我老是缠着妈妈,还哭闹让妈妈接我走,以后我不这样了。”豆豆说:“区域分享的时候,我们几个吵得太凶了,我们不应该吵架,别总看别人的毛病。”当然,孩子们还有很多愿望。牛牛说:“以后我要为大家报天气,户外活动穿好外衣。”大皓说:“以后我想像大晨一样负责区域分享讲评人。”我悄悄问大皓:“一开始大家选你,你怎么没同意呢?”他说:“因为我没准备好,也不知道说什么,怕说不好,现在我会了。”尧尧说:“有的家长在玩手机,没有认真观摩我们游戏。”
家长们的讨论与反思
02
家长们都对这次家长会充分认可,关注到幼儿的主体性问题,并对我园的教育理念加深了理解。
琪琪妈妈说:“通过家长会,我们知道了老师如何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与他人分工合作,通过承担具体任务体会责任感,希望多多举办这样的家长会。”
龙龙妈妈反馈:“孩子的参与意识、任务意识、集体意识都明显增强,还能共同完成既定任务。”
骏骏妈妈表示:“家长会的形式非常好,孩子们自己组织、自己完成展示,老师在一旁配合,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自信的同时,又鼓励他们保持自己独特自主的观点和性格。”
贝贝爸爸和嘉嘉爸爸则期待下次看到孩子从其他方面表现自己。
咖啡豆妈妈说道:“觉得孩子们长大了,真正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开始招待客人(家长)了,还经常谈起别的小朋友所承担的任务和角色,并提出自己下一次期望承担的任务,孩子对于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把握,这是孩子的成长,也是老师们付出的收获。”
很多家长还表示今后会更好地与幼儿园配合,放手让孩子多做事,锻炼孩子的能力,爸爸妈妈们的支持与配合、肯定与期望让我和孩子们倍受鼓舞!
教师的反思
03
不一样的家长会让我感触颇多。
首先,打破了固有的家长会模式。以往的家长会上,老师精心准备了文字介绍,家长们被动地听老师的分析,间接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以及班级教育活动的基本情况。“不一样的家长会”改变了由老师讲解,家长听的形式,突出了幼儿、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互通共识。家长通过孩子参与家长会的筹备到当天的真实表现,充分感知孩子的发展需求,使今后的家园共育更有目的性、针对性。
其次,活动是孩子充分自主的行为表现,而非老师给予或故意安排的。从前期准备到家长会当天,孩子们都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真正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人和家园共育的核心。孩子们在主持和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自己掌握节奏,并且保持较为持续的参与需求和探索兴趣,才能发挥其能力经验,学习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通过预设自己的任务、家长会流程等,学习有计划地做事;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大家一起协商解决方法,实施后还能再次调整,确定出最佳方案,孩子们学会了讨论、分析、理解、尊重;在协商解决冲突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问题……教师的放手换来了孩子的参与,以及在参与中的学习与发展。
这场不一样的家长会让孩子们经历了由胆怯退缩到从容自然的转变。希望未来的日子里,孩子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收获更丰富的体验和经验积累,成为最好的自己。
(文章选自《学前教育》幼教版,2018年3期)
—— END ——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8381或8355212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