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8日,是“家园携手 为爱启航”全国家园共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第二天。
赵刚老师致辞
讲座开始前,中国家长与教师合作管理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家校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赵刚老师为大会致辞。他谈到了当前教育格局的变化、未来孩子生活环境的状态,以及家庭教育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功能。我们必须从爱出发,优化我们的家庭教育环境。
赵刚老师的发言,对我们此次家园共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意义作了最好的诠释。
接下来,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一展现。
【陈宇华, HIGHCOPE美国总部官方认证的首位华人培训专家,海森高主动学习项目首席专家】
分离焦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分离焦虑是怎样形成的?它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它给教师的工作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陈老师用旅游做比喻。孩子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就像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比如非洲,而我们并没有给孩子一个行程单,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
这是一个非洲行程单吧,看不懂!
入园时的秩序混乱、大哭大闹,就可想而知了!
陈老师请大家在学习群里分享:
什么样的小班是理想中的小班?
老师们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什么办法,让幼儿园的小班变成快乐小班?陈老师带来了6个锦囊。不妨打开其中的一个锦囊来看一看。
拆解2号锦囊,掌握5大法宝
法宝1:常规书
把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做成小书,让家长每天给孩子读一读。
法宝2:常规墙
每次要进入哪个环节,先带孩子到常规墙那里看看,孩子就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了。
法宝3:玩具超市
准备孩子们最喜爱的玩具,让孩子因为能够找到自己喜爱的玩具而爱上幼儿园。
法宝4:一个好朋友
建立家长微信群,鼓励家长带孩子一起玩,帮助孩子交上好朋友。
法宝5:入园适应绘本
精心选择入园适应绘本,推荐给家长,供亲子阅读。
怎么样?是不是很实用?!
【李娟梅,幼儿园安全管理研究、培训资深专家】
李娟梅老师在30多年的幼教工作中,经历过也听说过很多安全事件。她深深理解做园长和老师的辛苦与不易,知道幼儿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安全。李老师结合大量发生在身边的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有7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比如,老师将自己的喝水杯子放在桌上,被好奇的孩子弄翻,造成孩子被热茶水烫伤;老师离岗,孩子弄翻电暖气,引燃被子,引发火灾,等等。
那么,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怎么做?家园共育中如何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没有偶然的事故,只有可预防的伤害。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预防上。在意识上,一定要加强培训,建立安全体系;在物质上,要增加安全投入,事前投入的成本少,事后处理的成本高。李老师潜心研究了幼儿在园的每个环节都有哪些危险源,教师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比如服药环节有哪些安全防范措施?着装、饮食有哪些危险源?接送环节的“两个交接”“三个检查”是指什么?等等,现场老师听了无不点头称赞,纷纷表示这下老师们知道如何做了。
对老师有哪些启发?
高度认识安全,从细节抓落实,幼儿园和家庭要共同用智慧守护生命,用知识回避风险。
剧透一下:
优师教研将出版由李娟梅老师讲授的《幼儿教师一日生活安全防范策略》培训课程光盘。幼儿在园十个环节,危险源辨识,教师防范措施,是对教师安全工作的最全指导!敬请期待哦!
【王玲,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督导,北京关爱家庭中心督导,国家首批认证心理咨询师。】
从一个小案例说起——
一个5岁的孩子,把别的孩子拿来的药都吃了。原因是,爸爸妈妈平时不表扬孩子,有一次孩子生病吃药,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哭闹,爸爸妈妈就表扬了他。孩子以为,自己好好吃药,就能获得爸爸妈妈的表扬。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孩子多么需要爸爸妈妈的关注和认可。这就是家庭教育出的问题。
王老师多年来研究家庭、婚姻与孩子成长的关系,对孩子依恋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她在讲座中,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研究数据告诉我们:成年的问题源于童年,童年的问题源于家庭。家庭对人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创伤性的环境,如家庭中的暴力、贫困、吵架、虐待、离异、酗酒等,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家庭暴力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尤其大,特别是父亲错误的教育行为,是导致很多男孩走向犯罪道路的重要诱因。
谨 记
夫妻恩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定海神针
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安全岛
带给老师们的思考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班的孩子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其背后的家庭关系会是怎样的?我们老师成长了,就可以引导家庭有问题的孩子,帮助家长改善家庭关系,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
【任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咨询师,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习惯于做课堂笔记的老师,听任蓉老师的课有点不太适应。因为她的课没有PPT,也没有视频,她一直在与学员或让学员与学员互动,让老师们画画、说画、做游戏。
讲座就这样开始了——
互动1:请后面的人给前面的人揉肩、捶背、捏耳朵。
互动2:请每个人画一个动物,然后跟周围的人要礼物。
一位老师来分享自己的画和要到的礼物。
问:别人送你的是什么样的礼物?
答:有我跟他们要的,也有他们自己送我的。
问:什么感觉?
答:很感动。我和大家并不认识,通过活动,我没有陌生感了。
互动3:现在让你送自己一个礼物,你会画什么礼物呢?
老师A:我画了一个太阳,因为我想要一个阳光心态。
老师B:我送给自己一片草地。
老师C:我送自己一个枕头,因为我最近有点累,想要好好休息一下。
……
互动n+1:如果此生是一次重要的旅行,你的背包里会背上什么样的资源?
请画出不少于6个资源,比如,画脚,表示行动力;画手,表示力量,等等。
请看老师们的画——
拳头,表示我很自信;
心,表示我有爱心;
花,表示我很善良;
手表:表示我有耐心
……
任老师擅长通过研究画来研究人的心理。通过众多的现场互动,任老师帮助老师们了解自己的心理、情绪以及内心的需求与渴望。
老师们收获了什么?
老师们在绘画体验与交流中,开始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可以通过与别人的身体接触建立心灵的链接;我在情绪背后有深层的渴望;只有接纳情绪放下情绪才能学会表达我们的需要,才能让别人感受到我们的爱。
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自己内心的爱和力量充盈,才能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孩子。
这场以心理互动游戏为主、围绕“爱”的主题讲座,为此次“家园携手 为爱启航”家园共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学习盛宴!
记者|陈淑琴 摄影|欧阳 制作|郭彩霞
—— END ——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8381或8355212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