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学期第一次家长开放日的活动区时间,我们班的“宝宝书屋”吸引了几位家长的视线。“好温馨呀,我都想进去待一会。”“好书真多,我们家帅帅除了《植物大战僵尸》就没别的。”……听着几个家长的闲聊,我不禁加入其中:“其实,你们在家里都有条件给孩子创设这样一个图书区啊。”“那真好,我想弄。”雅如妈妈马上回应。“可是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弄呀,刘老师您帮我们一下好吗?”看着眼前这些家长,我心里打的“如意算盘”是:我们可以策划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和他们分享阅读的种种,等待孩子们从阅读中一点一滴地成长,最好是食髓知味,从此对阅读上瘾……于是我笃定地说:“好的,我愿意和大家读书,这也是对我的丰富。”
把哪些图书请进来
书屋布置好了,孩子和家长把家里现有的,包括闲置很久蒙上了厚厚一层土的图书都请了进来。我让家长做一个统计,现有的图书有多少本,都是哪些类别的。家长的统计结果很不乐观,有的家庭中的书真是挺多的,但是类别很单一;有的家里只有《宝贝学拼音》等小学化倾向的图书。看起来如何为孩子选择适宜的、优质的图书真是个问题。我对家长们表示别着急,像新家一样,一点一点来添置,一本一本慢慢积累。
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向家长推荐好书。一是每周精读一本好书。每周三我都会带孩子到绘本室精读、细读一本好书,我把这本书通过校讯通的方式介绍给家长,并说明这本书好在哪里。二是通过微信分享。很多好的阅读群都致力于推动亲子阅读,《当熊爱上蝴蝶》《谁能抱抱我》等图书都是其他家庭亲子阅读之后推荐的好书。我每天及时把这些群里的好书、新书在微信的“朋友圈”里进行分享。三是家长相互分享。我们专门创建了“快乐中五班家长读书会”QQ群,家长们在群里也不断随时推荐好书。
在这些平台上,我和家长们了解的好书越来越多,每个家庭小书屋的藏书也越来越丰富多元了。
家长读书会里互助成长
孩子们走进阅读世界是需要家长帮助的。家长如何成为引领人呢?我们主要通过家长读书会的形式来分享和沟通。我们的读书会分“现场版”和“网络版”两种,“现场版”的读书会有时是我在班级或者绘本屋专门组织的,有时是组织亲子骑游、亲子踏青等活动时,利用中间休息的契机,自然开始的。“网络版”读书会,是每个周末在QQ群里开展一次家长读书会,当然,家长也可以随时在群里进行分享研讨。如下是我们家长在家庭小书屋中广为使用的小技巧,都是我们家长躬行实践后的结晶。
“一盼二看三听四读”
在第一次班级现场读书会——“如何为孩子读一本新书”上,在家长的经验撞下,很快形成了一致意见。我们总结出了方法:一是让孩子盼书,二是给孩子空间自己随意看,三是孩子听家长讲,四是孩子阅读。在几位家长的“现身说法”下,家长们纷纷回家在自家的书屋尝试着做,果然有效。
图书游戏玩不够
读了一段时间,几位家长问我:“刘老师,我家小宝看书很快就没有兴趣了,而且那本书放在那儿再也不动了。”基于家长的问题,我在“家长读书会”的QQ群里发出了“图书还可以怎样读”的帖子,家长纷纷发表感悟。有的家庭把玩具和图书结合起来玩;有的家庭结合孩子绘画的兴趣,将阅读与绘画联系起来;有的家庭阅读之后会进行角色表演……家长之间的互助,让我们知道了,一本书可以有绘画、表演、剪纸等多种延伸的方法,只要我们心里装着孩子,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用游戏拓展阅读,孩子就会玩不够。
(摘自《学前教育》2015年第4期幼教版)
发出教师声音 追随事业主流 揭示区域差异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是一名幼教工作者,或关心幼教的社会人士,可选择以下方式关注我们:
1.点击文章标题下的链接“学前教育幼教版”;
2.在添加朋友中搜索微信号“学前教育幼教版”;
3.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2131或8355209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