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园开展《帮助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建构数学经验的实践研究》园本课程已经十多年了,老师们不断探寻生活中适宜孩子们开展数学学习的时机。有一次,李老师提出了一个令她非常纠结的问题。
由于班级教室不是很宽敞,班级的图书区每次只能进入3名幼儿。这时孩子提出了问题,图书区能不能多进几个人。孩子们提出调整图书区布置的想法。由谁来完成对区域的调整呢?
李老师觉得,应该让孩子们来调整区域布置,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对幼儿需求的关注和支持,而且只有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实践了,他们才可能获得统计、计数和空间等很多有益的数学经验。但令李老师担心的是,这样会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孩子们能不能完成一个区域的布置?李老师的问题也引发了我们对生活中数学学习园本课程构建的思考。《指南》的颁布和实施给予了我们一个有力的支持。
在学习中明确《指南》、《纲要》和园本课程三者的关系
我园把《指南》、《纲要》与园本课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后发现,《指南》和《纲要》在对幼儿数学学习的目标中都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我园的园本课程是对《纲要》和《指南》的落实和实践操作;而《指南》和《纲要》是对园本课程的观念引领。这进一步确立了我园对园本课程构建的信心,并且尝试将《指南》和园本课程有机结合,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幼儿学习的特点,提供对幼儿发展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用《指南》解读幼儿教育,用园本课程理念解决教师困惑
我们把《指南》和《纲要》结合起来,和老师们一起分析李老师这个案例。老师们认识到,在多年的实践中,虽然一直努力关注幼儿需求,开展相应的活动支持幼儿解决自己的问题,但这种支持更多的是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老师们认识到,只有像《指南》中要求的“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知道“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 ,才能真正做到《纲要》中“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的要求;只有让孩子们真正做到园本课程中“将幼儿的数学学习置于有实际意义的真实生活与问题情境中”,运用数学经验解决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才会感受到数学的有用;只有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愉悦的情感,有自主的感受,才会感到有趣,并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习解决了老师的困惑和担心。 “我的图书区”自主探索活动由此产生了。
从“我的图书区”到“我的教室我做主”,诠释《指南》精神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李老师支持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孩子们在忙忙碌碌的过程中,知道了要先统计图书区有什么材料,多少家具;学会了在固定的空间中设计图纸;尝试着把平面图纸上的设计应用在立体空间中;在反复的调整和不同方法的摆放中感受和认识了空间大小、相对性等等。当他们发现调整后的图书区能够进入6位小伙伴的时候,感受到自己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于是有了更加大胆的想法:能不能自己设计班级教室的区角环境。老师支持了孩子们的想法,于是“我的教室我作主”的活动案例由此延伸出来。
教师在关注孩子们产生的问题同时,要支持孩子们真正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要敢于把解决问题的过程还给孩子,让孩子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而恰恰是这一认识,解决了老师们在实践园本课程中始终无法放手,真正让孩子“置身于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中的瓶颈。
发出教师声音 追随事业主流 揭示区域差异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是一名幼教工作者,或关心幼教的社会人士,可选择以下方式关注我们:
1.点击文章标题下的链接“学前教育幼教版”;
2.在添加朋友中搜索微信号“学前教育幼教版”;
3.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2131或8355209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