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了
要上幼儿园了
成长路上的这次分离
在孩子心里激起的不安好比火星撞上地球
每年入园开学的这几天
幼儿园门口孩子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听着令人心碎
对新生家长来说,入园无疑是目前最大的挑战。
怎样做才能
让孩子开心主动地去幼儿园呢?
粑粑麻麻和孩子在入园初期,一起阅读有关分离焦虑的绘本故事,利用故事来引导孩子的入园焦虑情绪是个不错的方法哦!
《魔法亲亲》
和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一样,浣熊奇奇也哭着对妈妈说:“我不想去上学,我想待在家里,玩我的玩具,看我的书,荡我的秋千,可以让我留在家里吗?”
是不是很熟悉的对白?看看浣熊妈妈是如何做的……
浣熊妈妈抱着奇奇,用鼻尖碰碰他的耳朵。
“有时候我们必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就算那些事看起来陌生又令人害怕”, 她温柔的说:“在学校可以交到新的朋友、玩新的玩具、荡新的秋千、只要你去上学,一定会爱上学校的。”
浣熊妈妈很聪明,她知道孩子是充满好奇心的,她用“新”的事物吸引浣熊宝宝。同样她也知道,光是对新事物的好奇感并不能完全打消孩子对上学根本的恐惧,所以她接着说:“我还知道一个很棒的秘密,可以让你晚上在学校和白天在家一样温暖舒服。”(注:浣熊是夜行动物)
秘密?什么秘密?
奇奇也很好奇,他问妈妈:“秘密?什么秘密?”
只见浣熊妈妈拉起奇奇的手,把他的手掌摊开,在他的掌心亲了一下。
注意!魔法来咯~~~
顿时奇奇觉得妈妈的亲亲从手掌心到手臂、钻到心里,就连毛茸茸的脸颊也感受到特别的温暖。
浣熊妈妈告诉奇奇:“从现在开始,你觉得孤单和需要家的关爱时,只要把手贴在脸上,心里想着:妈妈爱你,妈妈爱你,这个亲亲就会跳到你的脸上,让你觉得温暖又舒服”,她还保证,即使当奇奇张开手洗食物时,亲亲也还会一直在手上的。
奇奇好喜欢这个亲亲,现在他知道不管去哪儿,妈妈的爱一定会和他在一起。就算去学校也一样。
晚上在学校门口,奇奇也在妈妈的掌心亲了一下,他希望妈妈也有魔法亲亲,就像自己陪在妈妈身边一样。
聪慧的浣熊妈妈用“亲亲”消除了小浣熊奇奇的不安,给了奇奇独自上学的勇气,也激发了奇奇心里的爱,给了妈妈一个亲亲。
是的,浣熊妈妈的亲亲就是这样有魔法!
这个魔法不是别的,就是“爱”,是直接又具体的爱。
类似的优秀绘本还有
▼▼▼
《阿文的小毯子》
很多孩子有一条爱不释手的毯子,或是布偶、小汽车之类的小东西,不论去哪里都随身带着,就像阿文和他的小毯子形影不离,令大人匪夷所思。其实从“安全感”的观点来看阿文和小毯子的关系,就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了。
建议粑粑麻麻可以陪孩子看一下,不要给孩子的世界到处设置警告和限制,孩子如果也有相应的慰藉品,也可以作为入园初期的陪伴。
《我爱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中,莱昂也遇到了这样的困扰:入园那天,他起不来床、觉得幼儿园“真恐怖”,认为自己就要被卖掉,上完第一天就再也不想去了……但后来,他爱上了幼儿园,因为那里有他的老师和朋友,虽然他一开始不懂“开学”和“上学”的区别,后来也没理解什么是老师说的“社交生活”,但是他学会了运动、分享、照顾自己和许许多多的事情……
也许,读过这本书,孩子入园的那天,仍忍不住哭泣。请爸爸妈妈们相信,这一天的泪水就像小鹰拍打翅膀奋力高飞的那一跃,艰辛但有益。
重要的是,并不是阻挡孩子的眼泪,允许孩子哭泣,并温柔的陪伴孩子用坚定的脚步走向人生的新阶段。
因为正如小莱昂所说:“在幼儿园里,我有许多朋友。有时我会哭,有时我会笑。在幼儿园里,我长大了!”
当然
除了陪宝贝们一起阅读绘本外
还有五个小贴士
不妨可以借鉴哟~·
第一招:潜移默化,让孩子想上幼儿园
在入学前,可以陪宝宝经常到幼儿园附近走走,让孩子看看幼儿园的小朋友做操和户外活动,告诉宝贝:“幼儿园有好多的玩具,你可以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在潜移默化的暗示中,启发孩子想上幼儿园的愿望。
千万不要类似开玩笑的口吻对孩子说:再过多少天就要上学了·,好日子快到头儿了,不听话送到幼儿园让老师管之类,会让孩子先入为主幼儿园是个坏地方,增大入园适应期的难度。
第二招: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入园前,不仅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要教会孩子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比如:“老师,我要尿尿/拉粑粑。”“老师,我不小心尿裤子了,请帮我换条裤子。”“老师,我不饿,要少吃一点。老师,我喜欢那个菜,我还想再要一点。”
因为一个班有几十个孩子,老师很难及时发现和处理每件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及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要求的孩子,一般都能很快得到老师的帮助。
第三招:调整好孩子的生活节奏
根据幼儿园老师在开学前发的日常作息表,来调节宝宝的生活节奏,要知道规律的作息生活也是宝宝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呢!让孩子慢慢习惯幼儿园的日常作息,这样能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哦~
第四招:温柔地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
要离开妈妈,孩子哭闹是很正常的,如果宝贝的身体没有太大问题,家长最好还是坚持按时把孩子送来幼儿园。不要因为孩子一句央求“今天我不去幼儿园”,父母就妥协,这样一来,孩子内心就容易摇摆不定,适应期被反复拉长。
第五招:家长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1.依依不舍型
乖,不哭了啊!妈妈抱抱。你要听老师的话,有事儿找老师!老师,麻烦让他多喝水,他最近有点上火!衣服就在书包里面,有什么事情您给我打电话,我会马上赶过来……
这类家长看孩子大声哭就非常心疼,一走孩子就哭,于是家长就又开始哄,反反复复,孩子一次比一次哭得厉害。
家长离开幼儿园的时候要诚实地告诉孩子:“妈妈(爸爸)必须离开你了,因为妈妈(爸爸)要去上班,但是我保证,下午等你放学后,我一定来接你。”然后,爸爸妈妈亲一下孩子,大大方方地跟孩子道别,并允许和接纳孩子激烈的哭闹情绪,认识到这是孩子在脱离依赖独立成长的必经阶段。千万不要恋恋不舍,甚至跟着孩子一起掉眼泪,这种情绪会让孩子强化,觉得上学是件很让人难过的事情。
2.偷偷溜走型
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溜走,这种方式最不可取,会让孩子更没有安全感,孩子一般要哭很久,直接导致第二天还在幼儿园大门口就开始哭。
无论第一天你有多重要的事情,也一定要保证按时接孩子,而且最好接送是同一个人。当接孩子的时候,可以先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对TA说:“你看,妈妈说到做到吧!你吃完晚饭妈妈就来接你了!”同时,还要告诉孩子你的心情,比如说:“宝贝儿,我今天一天都在想你!”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孩子会知道:妈妈按时来接我了,吃完晚饭就来了;妈妈也很想我,就像我想妈妈一样!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爱上长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