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孩子的“购物欲”,从家长的角度看,是一个“要不要买”“买多少”“怎么买”的消费问题;而从孩子的角度看,是一个与心理需求和自我控制有关的自我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家长既不能过于放任与忽略,也不能过于限制与压抑。因为它们与孩子的未来成就密切相关,需要得到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购物”体现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具有显著的“自我中心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一切言行都从自身出发,做自己想做的事,认为别人的想法与自己一样,所有的事物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比如:
在商场的玩具区,成成非要买一辆玩具车。妈妈说“家里已经有几十辆了,不许买”。成成开始大声哭闹,抱着玩具车不撒手。妈妈说“你今天已经买了两个玩具,不能再买了”。成成不肯,哭得更厉害了,还在地上打滚。妈妈生气了,夺下成成手里的玩具车,想把他强行拉走。成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甚至对妈妈拳打脚踢,引来不少人的围观……
对孩子而言,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内在动机是其行为最主要的驱动力,外在的刺激在很多时候并不发生作用,特别是当孩子处于消极情绪中。甚至,过多的外在刺激与孩子的内在需求及动机发生冲突,引发认知失调,使孩子面临压力、产生焦虑,从而引发更多的消极情绪。在上述案例中,孩子关注的重点是“我要买这个玩具”,有这个心理需求和内在动机,但是,家长关注的重点是“你不需要这个玩具”,并伴随着一系列的拒绝行为。两个不同的重点发生矛盾与冲突,进而引发孩子哭闹和家长生气等消极情绪。
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处理情绪
既要处理孩子的情绪,更要处理家长的情绪。情绪犹如一层面纱,很容易蒙蔽事实的真相。一旦家长被孩子的不合理需求和哭闹行为惹恼,引发生气等情绪时,就很难冷静、客观地看待和处理孩子的真实需求;一旦孩子被家长的拒绝和生气“惹怒”,引发悲伤等情绪时,就会更加执着于自己的需求。更何况,有时孩子的“哭闹”只是一种为了让家长妥协的手段,家长千万不能“上当”。
处理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购物欲形成于自我成长的每一个过程中。当你的孩子多次出现这种情景时,家长需要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孩子出生后表达自己的需求时,比如饿了、困了、需要安抚等,你是否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孩子大约在一岁半开始通过与外界物品和人的互动来确立自我的存在时,比如水杯不能给别人用,玩具不能送给别人等,你是否给予积极的肯定?孩子3岁后试图通过家长的积极和消极反馈,来分辨和建立需求规则以寻求内心秩序感时,比如哭闹能够使家长妥协,同样的要求在爸爸那边得不到满足时,在妈妈这边能得到满足,家长不是言行一致而是随心所欲,等等,那么出现上述情景的原因可能更复杂,不仅仅是孩子有需求的问题,还涉及到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发家长关注、确定安全感,等等。
辨析“听话”,去中心化
不少家长认为听话就是“无条件地服从”,其实听话的目的是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他人的想法和观点协调起来。比如在上述案例中,孩子的观点是“我要买这个玩具”,当他听了家长的话后,认同“我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玩具了”或者“我今天已经买了两个玩具不能再买了”的观点而不买了,心理需求发生变化,表示“我不需要买这个玩具”,这叫作“听话”;而当他迫于家长的权力,被家长的“生气”吓倒,或者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不买了,其实他的心理需求并没有发生变化,表达的是“我不敢买这个玩具”,这并不是听话,而是“屈服”。那么,后者其实是对心理需求的压抑,一旦情境发生变化,比如与孩子在一起的是能够无条件给他买东西的家长,或者孩子有了足够多能让自己自由支配的钱的时候,等等,孩子的购物欲就会爆发,甚至发生心理补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可以在新闻中看到孩子在知道家长的支付密码后疯狂购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而这些家长认为自己平时明明对孩子的购物严格限制,自己的孩子也很“听话”。
采取轻微惩罚
在去中心化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个家长教育行为是惩罚,这是孩子“听话”与“屈服”的关键。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发现采取轻微惩罚,比严厉惩罚更能使儿童减少某项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原因是轻微惩罚能帮助孩子意识到该项行为是不对的,但自己又有行为的需求,所以只能通过寻求内部理由来发生自我说服,从而改变行为;而严厉惩罚则没有自我说服这个过程。
因此,当家长面临上述情景时,需要平静地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通过采用轻微惩罚的方式(强度只需产生行为改变即可),提供孩子可接受的理由,使其产生自我说服的心理过程,从而帮助孩子建立内在需求与外在满足之间的平衡和秩序感。
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是否有必要对孩子的购物欲进行控制?有家长会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开心、快乐,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就充分满足孩子的要求。
购物欲望旺盛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个普遍生活状态,尤其是在网络购物越来越便捷的情况下,几乎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很多物品。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物品按照必需品和消费品分类,就会发现,一般只有小部分是必需品,其他都是消费品。消费品绝大部分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而孩子的心理需求,正如我们上面所说,是其行为发生的主要动力,且源源不断。
因此,在需求—满足—需求这样的循环模式中,孩子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满足,并表现为不珍惜拥有的物品(因为来得太容易,且更多地关注自我需求而不是物品),并不因为拥有物品而感到特别开心和快乐,即使当时开心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因此,是否有必要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购物欲?答案显而易见。控制孩子的购物欲是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内容。
自我控制是指儿童约束自己的行为,遵从成人的要求和期望行事的能力。一般认为,儿童在2岁左右开始出现自我控制行为,2~3岁是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控制能力也会随之增长,并在8岁之后呈现稳定性。
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十分重要。这里的自我控制不仅包括抑制,还包括延迟。抑制指的是孩子能够抵制诱惑,停止购买行为的发生;而延迟指的是孩子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选择取向,在时间上推迟购买行为的发生。
比如,在商场的玩具区,成成一定要买一辆玩具车。妈妈提出了各种拒绝的理由,成成仍不肯罢休。最后,妈妈说:“马上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如果你今天不买这个玩具车的话,那天我可以给你买3个你想要的玩具。”成成终于“妥协”了。
要知道,延迟满足也是与儿童自我控制相关的一项重要能力。案例中的成成就表现出了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说明他的自我控制在发生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成成的“妥协”并不是不买玩具了,而是延迟买。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六一”那天一定要信守承诺给成成买3个玩具,这不仅关系到家长的威信,更关系到成成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
需要特别指出,无论是抑制还是延迟满足,都需要足够多的心理资源。这个资源就好比儿童的体力,使用过多就会缺乏(比如,孩子处于消极情绪中时就需要消耗大量的心理资源),从而导致难以支持孩子的正常行为;而且因为受到年龄的限制,本身资源就有限。
我们总说,孩子教育无大事,像“购物”这样的小事细细道来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日常琐碎;我们也说,教育孩子无小事,无论是心理需求还是自我控制,都是关系到孩子未来发展的大事。所以说家庭教育,任重而道远。
配图/网络
编辑排版/周珊
⊙文章版权归《幼儿教育·父母孩子》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1】《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全文,重磅发布!
【2】幼小衔接,需要关注的九大问题!
【3】15个任务清单,让幼儿轻松地从幼儿园走向小学
【4】【再议】如何理性应对幼小衔接?
【5】人民日报: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强烈推荐!)
【6】华东师大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和老师却还没跟上!
【7】100幅漫画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很简单
【8】纪录片《幼儿园》:审视孩子,也是审视我们自己
【9】激活孩子大脑的三个好方法:运动、阅读和游戏
【10】“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 —你的回答很重要!(建议转给家长)
【11】小猪佩奇,道破“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八大痛点!
因公众号改版,
为防错过【优师教研】的推送
请【星标】或文末点【在看】
声明:
本平台只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