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刘云艳: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开放性材料(儿童游戏时可以移动、操作、控制和改变的简单易得材料)在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作用颇受人们关注,很多国内外专家也极力推荐幼儿园使用此类材料。
那么,这些材料投放后的实际效果如何呢?
我们对一线教师进行大量调研后,得到的反馈出乎意料:在投放初期,孩子们似乎还会去摆弄,时间长了就无人问津,几乎成了摆设。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从表面上分析,开放性材料“遇冷”的原因似乎在于幼儿,因为不知道怎么玩或觉得不好玩才不去选择。但从深层次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教师支持不足不无关系。
如果教师在观念上对开放性材料的价值缺乏真正认同,那么就不会在时间、空间上给幼儿与材料的充分互动提供保障,也不会主动去研究开放性材料的呈现方式、管理策略,以及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由于开放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损耗而需要不断补充,加之幼儿的不当操作也容易导致环境混乱,使教师付出额外的管理精力,因此也难免会限制幼儿对材料的选择和探索。
为更好地帮助教师理解开放性材料、儿童及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尝试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教师像幼儿一样玩开放性材料,体验操作和探索开放性材料带来的快乐,理解幼儿在与材料互动中,教师如何给予适宜支持。
一、角色模拟
赋予多重的角色体验
传统的认知观认为,认知活动的核心是大脑的激活,学习过程是“离身”的,不需要身体的参与。因此,大量的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都是通过“听”与“讲”实现教育理念的传递。
具身认知理论(Embodied Cognition)则认为,学习不只是一种中枢神经参与的抽象符号加工过程,还与身体的活动密不可分。
我们之所以能理解他人,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就是因为“我们能以具身模拟的方式执行同样的动作”。
学习是一种“嵌入”身体和环境的活动,嵌入身体意味着学习的实践性,意味着个体直接经验的重要作用,嵌入环境则意味着知识产生于情境。
任何知识都是具体的、依赖于情境的。因此,要改变和重构教师观念,身体力行的实践和体验必不可少。
我们将角色扮演引入教研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将身体卷入游戏的角色扮演活动,激活教师对教育情境中材料、儿童、教师三者关系的经验认知。
“猜猜我的年龄”这个角色扮演游戏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设计的。
我们试图通过让成人模拟幼儿使用开放性材料开展游戏,体验幼儿游戏的快乐和遇到的困难。
我们将参与活动的教师(有时也邀请家长参与)分成3-4组,每组6-8人,其中4-6人扮演“幼儿”,一人扮演“教师”,另外一人担任“游戏观察员”。
-
扮演“幼儿”的教师要事先商量好所扮演“幼儿”的年龄,并简单讨论一下游戏内容; -
扮演“教师”的教师,要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并回应“幼儿”; -
扮演“游戏观察员”的教师,以观察收集的信息为依据判断“幼儿”的可能年龄,分析“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学习,评价“教师”的支持是否适宜。
-
“我是小班孩子,只想画,随便画,但老师让我画小花,还让我垒高,我就照着老师说的做。” -
“我只是想把松果剥开看一下里面是什么,但老师让我给松果排好队,还让我摸摸什么感觉,游戏过程中老师说这说那,我就跟着做。” -
而“教师”的扮演者则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看到她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想帮她,希望能玩出点什么。看到她把松果一片片剥下来,就让她排一排,让她学习模式和排序,我自己还先示范了几种排法。”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3】央视纪录片《我的游戏童年》,发现游戏的精彩(附视频链接)
【4】刘焱:幼儿园如何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因公众号改版,
为防错过【优师教研】的推送
请【星标】或文末点【在看】
声明:
本平台只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添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