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郭强:课题研究的选择与确定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转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MxMDcyNQ==&mid=2247494764&idx=1&sn=fb3f0fe7f927d1487277a038c7861906

郭强:课题研究的选择与确定-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郭强:湖北省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著名课题指导专家


选题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第一步。选择的课题准确与否、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着课题的申报与立项,也影响着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下面谈一谈教师如何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
(一)从自身教育教学的困境中去寻找课题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会时常遇到各种困境。例如,老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新课改的要求不一致,“90后、00后”孩子的言行举止与教师的期望有巨大的落差,等等。身为教师,如果走不出这些困境,必然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无法迅速有效解决而又绕不开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对象,通过研究寻找走出困境的方法。
(二)从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捕捉课题
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重点就是要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就存在于实际的教育情境中。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关注实际的教育情境,寻找具体的问题。比如学生早恋问题,这在特定年龄段的学生身上是真实存在的,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很多教师被动应付,常常就事论事地对待这一问题,治标不治本,而有的教师就能够认真地加以研究,找到恰当的预防与疏导的方法。为此,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时时留意发生变化的教育情境。
(三)在与各科教师和班主任的交流中发现课题
在相互交流中,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未曾注意到的问题,激发自己的研究意识,将这些问题作为课题的研究来源。例如,各科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剖析与对策研究,课堂导入模式研究,中小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研究等。
(四)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找课题
在平时的学校教育生活中,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时常交流、谈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了解到学生喜欢什么、在做什么。此时,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就会浮现,这可以作为教师课题研究的来源。例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研究、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等。
(五)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发现课题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家校通力合作,以形成教育合力。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会更全面地了解到某个学生的个性与行为等情况,可能会了解到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校合作,这也是值得研究的教育问题。例如,特殊儿童的教育干预研究、针对某类家长群体进行家校合作新途径的探索等。
(六)通过教育反思找到课题
教师可从每天反思自己遇到的问题、应当注意的问题中寻找研究课题。例如,语文教师可以研究如何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物理、化学教师可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建立实验模型能力,英语教师可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等。
二、研究问题的确定
(一)选择研究问题的基本标准
研究课题必须是问题,但是教育过程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真问题,都值得教师去研究。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问题才是真正需要去研究的呢?选择什么样的课题才能被立项呢?这要求教师首先明确选题的基本标准。
1.要有价值
课题是否有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价值,即研究是否能解决现实问题,如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教育问题的解决,是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衡量课题实践价值的依据。若研究“如何将学生培养成“神童””,这样的课题则不具有现实的实践价值。二是理论价值,即研究目的在于拓展知识的范围,如新理论的建构、发展与完善,对原有理论的检验或突破等。因此,在选题时,教师要根据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需要,选择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或理论上有较大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
为了使研究课题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课题:
(1)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主。例如,留守儿童问题,离异家庭子女的问题,青察参青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等;
(2)立足现实并反映教育发展的新动态和趋向。例如:中小学、幼儿园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3)  注意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联系。例如,数学理论与数学教育中数形结合的联系,计算机的汉字组合软件与学生学习汉字的联结等。
2.要有新意
重复别人的研究一般不能算作科学研究,所以课题要有新意。选题内容上可以有新意,即从新问题、新事物、新理论、新思想、新经验中选题;选题的角度也可以和别人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还可以在原有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中,在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矛盾中选题。例如,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给予儿童范例可以教会儿童绘画的技巧,打好绘画的功底,但可能会阻碍儿童绘画中创造力的发展;反之,若不给儿童范例,儿童可能很难掌握技巧,又如何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其创造力呢?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这类课题就在矛盾中产生了。
课题要有新意,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1)前所未有的课题——没有人曾研究过的问题,即填补科研空白的课题;
(2)发展性课题——虽有人研究过,但还需要充实完善,或有新的认识的课题;
(3)跨文化课题——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做比较研究的课题。既可以是国内和国外比较;也可以是国内不同地域的教育比较;
(4)移植性课题——将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经消化、吸收后,引进到教育研究领域的课题。
科研选题最忌讳的是无意义地重复别人的工作。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总是有所继承,有所借鉴。创新并非要求所研究的一切都是独创的、全新的。提出一个别人未曾研究过的课题是创新;用与别人不同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同一个课题也是创新,如都是研究学生情商,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理论上探讨情商的重要性,从经验上概括培养学生情商的措施,若教师运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探讨情商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这就是创新;将已经在某个领域得到应用的理论应用到新的领域中去,这也是创新。
研究的课题是否有新意,这就需要教师广泛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将研究的课题有没有人做过相同或相似的研究。若是已有人做过该课题的研究,教师就应该去了解前人已经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还有哪些方面存在局限和不足,以及哪些是值得我们去完善的。
3.要可行
一般而言,研究者所选的问题应是可以被研究的,存在着被解决的可能性。因此,教师要对完成课题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进行仔细的分析,对能否完成课题研究做出基本估计。
一是主观条件:涉及教师自身的条件,包括相关知识基础、科研能力、实践经验、专业特长、研究兴趣等。中小学教师适合做与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密切相关的课题研究,而进行理论研究就有很大困难,不太具有完成的可行性。
二是客观条件:涉及研究的物质条件,包括是否能在研究对象范围内开展研究,是否占有完备的文献资料,是否具有研究必需的时间、经费、设备、技术、人力等。选题一定要在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如果主客观条件的某些方面不具备,研究就不能进行或有可能半途而废。例如,小学教师选择幼小衔接课题进行研究,必须要考虑与幼儿园的协作配合问题;又如,很多教师认为我们的考试评价有问题,然后就选择一个研究改变考试制度的课题,这样的课题研究是不可行的。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选择课题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己的力量与研究课题的大小、难易程度是否相称。总的来说,中小学教师选题宜小不宜大、宜易不宜难。小的课题,涉及范围小、变量少,对教师的主客观条件要求相对低一些,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就容易出成果。尤其是初涉教育课题研究的人,更应该选择那些范围较窄、内容比较具体、难度较低的课题,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以便直接将成果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中。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视野的不断扩展,教师可以逐渐选择一些难度较大或综合性较强的课题。
一个好的课题应同时具备有价值、有新意、可行性三条标准。教师在选题时应对三条标准作综合考虑,不要顾此失彼。

注:本文节选自郭强专著《中小学课题研究方法指导》,经作者授权发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郭强:课题研究的选择与确定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