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转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MxMDcyNQ==&mid=2247486015&idx=2&sn=783cf2fab0d819baaa146acb43383248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优师教研


[选最优之道  育至善之人]

“安吉游戏”用实际的行动落实了“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游戏故事”是安吉游戏课程实践的重要环节。这里所谓的“游戏故事”指从游戏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幼儿以自己游戏的主题、内容、情景、体验等为内容所绘制的绘画作品及其所蕴含的故事与学习经验。“游戏故事”作为安吉游戏课程的一种积极探索,载寓着现代学前课程发展与变革的新取向。


一、安吉“游戏故事”的课程实践


安吉“游戏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前期准备、自主游戏、后续解读三个步骤。

前期准备

幼儿采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游戏故事”。为什么会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记录呢?安吉的幼儿又是怎样接受、学会并熟练运用这种方式的?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自主游戏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3.游戏后:分享交流

游戏结束后,幼儿把游戏画在自己的游戏故事本上,有的会被教师制作成班级游戏故事集,加上符号文字。最后,幼儿作品将展示在游戏故事墙上。

游戏分享可以分为两次:第一次是游戏结束后利用照片/视频/图纸的展示分享;第二次是结合自己画的游戏故事和图纸进行分享交流。前者是小组内推举代表介绍自己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了没有、怎样解决的等,其余组员可以补充;后者则是针对幼儿个体的作品,更加侧重幼儿游戏故事作品与原来图纸设计的异同和在游戏中对幼儿个体影响至深的体验等,其余小朋友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不同想法、建议等。

教师是幼儿语言的记录者,有时会把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游戏故事详细记录下来,以供档案保管或教研时使用。教师要将幼儿的符号语言译成书面语言,要将其口头讲述转化成书面语言,不必讲求语法、用词是否规范。但是教师示范书写要基本规范,如笔画顺序、字的组成、字与字之间的空隙、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在教师帮助幼儿记录的过程中,会与幼儿进行沟通互动,此时教师可以跟幼儿分享语言转换的思考过程,渗透前识字、前书写的意识。因此,幼儿也会在自己的符号语言被写在纸上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书写过程做深入思考。比如教师想让幼儿注意文字书写对应关系,可以在记录时读、写都慢一点;如果教师想让幼儿注意到标点符号的运用,则可以在书面文字记录的时候,一边写,一边说,“哦,这句话我还没说完,我要用‘,’说完了就要用‘。’”等等。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后续解读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儿童是通过游戏活动发展的,教师是通过理解游戏及其绘画作品对儿童发展价值来体现其专业性的。当教师能够把幼儿的这些成长与发展观察出来、记录出来、解读出来的时候,家长会对教师表现出一种崇敬感。更为重要的是,幼儿教师对儿童、对游戏的理性看待,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深远眼界,更加体现出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与职业幸福感。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二、安吉“游戏故事”的课程价值取向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一)课程的定位应由“学科中心”转向“经验中心”

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注重学科性知识的掌握,他们认为这样才是学习。“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出多年,可是并没有真正落实。以游戏的名义在游戏幼儿的现象仍不在少数,切实能够放手把游戏权利还给幼儿的又有多少?孩子们是最敏感和最真实的,他们玩得开不开心、是不是在玩游戏,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就给出了答案。幼儿的学习就在他的生活中、他的游戏里、他的每一次冒险和尝试之中。所以说,我们应该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幼儿的学习。

安吉教师相信,幼儿学习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他们思维的直观行动性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发展也是直观的、形象的。学习这一概念对于幼儿来讲,不是认识多少汉字或者能背多少古诗……而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的获得。所以,他们成了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材料的提供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和游戏的记录者和反思者。他们把游戏还给幼儿,重视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在生活中去经历、去尝试、去犯错、去探索,从而获得发展。如果出现材料不够或者与同伴发生矛盾的情况,教师不急于介入,而是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幼儿会调动已有或者从同伴那里学到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比如选择用其他的材料代替或者学着谦让与原谅。在记录、分享“游戏故事”时,教师会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将这些有益的游戏经验传递给所有小朋友,让幼儿自己或同伴的游戏故事、游戏经验成为课程的源泉。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坚持以幼儿经验为中心,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在问题解决中、在分享交流中去获得学习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定位在“经验中心”,落实了《纲要》和《指南》的精神。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三)课程的过程不应只是单一的“接受”更是生动开放的“表达”

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其教学过程要么是按照教学用书按部就班进行,要么是根据教师的预设内容进行。它们使得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产生脱节,造成幼儿只能被动地、单一地接受教师预先准备好的内容。幼儿的兴趣无人追随、幼儿的想法无人问津、幼儿的需要无人关注,幼儿变成了“提线的木偶”“架子上的鸭子”。

在安吉,幼儿自己就是“游戏故事”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游戏经验就是“游戏故事”课程生成的源头和归宿。源自于幼儿的“游戏故事”课程,不仅能显示出对幼儿和对幼儿游戏的尊重,也能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乐说,愿意与人分享,愿意动手做、动脑想。这样一来,幼儿的发展就能让教师和家长听得到、看得到、解读得到、感受得到。比如,集中分享时,能积极上台前分享;玩游戏,同伴合作无间;做事情,有耐心能坚持;在家里,懂得父母的辛苦;受到别人帮助,懂得感恩。教师在帮助幼儿梳理、提炼问题与经验的过程中,可适当地渗透与之相关的知识、经验、常规等粗浅的概念。这样一来,“游戏故事”课程的实践过程就不只是单一的接受,而是趋向于更加生动开放的表达,幼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他们的学习与发展。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精品文章 特别推荐

【0】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全文
【1】李季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解读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3】100幅漫画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很简单

【4】华爱华 :幼儿园四大活动区的特点及环境创设

【5】华爱华:游戏是什么?

【6】朱家雄:幼儿教师亟需“松绑”

【7】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问题: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8】刘焱: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儿童

【9】朱永新:幼儿阅读的五个主张!(深度好文)

【10】周念丽:国际视野下的家庭早教


公众号改版,

为防错过【优师教研】的推送
【星标】或文末点【在看】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声明:

本平台只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