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三元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
《后朴幼教人研习录》· 第 001 篇
6165字|阅读时间约12分钟
“妈妈,我想和你结婚!”
“为什么呀?”
“因为我爱你~”
儿童在4-6岁时开始对人群组合发生兴趣,并开始对各种组合形式进行探索。
而在儿童的生活中,爸爸妈妈的“婚姻组合”离他们是最近的,所以,孩子会从婚姻开始探索。
-
《绯儿》
-
《天生一对》
-
《黑兔与白兔》
-
《绿熊与红熊》
-
《亲爱的小鱼》
-
《爱的奇妙滋味》
-
《鳄鱼爱上长颈鹿》
-
《搬过来,搬过去》
-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
……
《黑兔和白兔》:儿童的爱情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爱与幸福
索洛维约夫说:“一个完整绝对意义上的个体真正生命,只有在宇宙生命的相应发展中,才能实现、才能永久存在”。
童书中所描述的故事都无比的温暖和美好,蕴藏着健康积极的爱情观:
黑兔与白兔之间虽有默契,但也需沟通来互表心意,爱情在他们的生命里开了一朵灿烂的蒲公英。
虎皮花猫自以为活了一百万次很了不起,所以非常“自恋”,但是,白猫的表现让它幡然醒悟,懵懵懂懂间这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爱上了——这只只活了一次的猫,并且从中学会爱他人。
美国的儿童心理和行为研究者朱蒂博士解释说:
“这种模仿可能是拿着小包要去上班,也可能是要和一个他很喜欢的孩子‘结婚’。而这种模仿,其实是孩子们试图理解成人世界的一种方式。”
牛蒂博士说:“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并且让他感觉你是一个可以绝对依赖的倾诉对象。这一点非常重要。”
01
儿童“爱情”的表现
02
成人文化对儿童“爱情”的影响
儿童“爱情”的背后,更多的是成人文化、成人生活在儿童身上的映射,他们从成人生活中了解了“爱情”的存在。
不过,在成人生活中爱情可能更多的代表着求偶、情欲等,但由于儿童原本也是文化的创造者。
所以,“爱情”在儿童世界里得以保留其最纯粹、最单纯的与他人交往的愿望。
01
转变观念,正视儿童的“爱情”
作为教师和家长,当孩子认真的告诉我们他们的“小秘密”时,我们应该认真的正面审视孩子的这份“爱情”,而不是“谈爱色变”、漠视或者避讳,更不能“上纲上线”觉得这是“早恋”。
02
借助童书,守护儿童美好的情感
03
身体力行,引导儿童学会爱
一般情况下,父母是儿童观察学习爱与被爱的榜样,儿童在父母的婚姻组合及爱情相处模式中,初步建构起有关爱情的认知。
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身体力行,注意彼此之间的相处之道,应真诚和友善地尊重与爱护对方,使儿童感受到健康积极的爱,潜移默化中引导儿童学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