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叶飞:“课程创生取向”中教师角色的分析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王老师18610206462

叶飞:“课程创生取向”中教师角色的分析-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叶飞:“课程创生取向”中教师角色的分析-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优师教研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课程创生取向是契合当下课程改革需要的,因为需要激发教师的专业主动性,需要更多尊重幼儿经验,需要更多生成性。由此赋予教师不同角色与权利要求:



首先,教师是课程情境创设者–


在真实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了解幼儿,借助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



其次,教师是课堂教学关怀者–


课程实施的过程是师幼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而不仅是关注自己教学活动设计是否完美执行;



再次,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者–


教师不仅是课程目标与内容落实的作用,也拥有审议目标,修订内容的权力,由此教师需要基于幼儿生活经验开发资源,创生课程内容。



最后,教师是课程实践反思者–


创生意味着生成新鲜的内容,或者是寻找创新的实践方法,由此错失或者失败都是在所难免的。为了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教师的反思能力显得格外重要。


凡事过犹不及,当我们提倡创生,关注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的时候,也不能忘记还有课程专家,课程管理者与后勤保障人员,要知道课程是一套复杂的系统,他需要多方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的作用。


我们重视教师在课程改革价值,但是也不能无限放大,这是极为危险的。



正文


众所周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引起了教师观、课程观的重要变革。


传统的课程观是一种控制型的课程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缺少自由度,没有进行课程创生的权利。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这种控制型的课程观已经逐渐被一种民主型的课程观所取代。


在民主型的课程观中,教师不只是课程知识的授受者,同时还是课程的建构者、阐释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成为了课程的创生者。



叶飞:“课程创生取向”中教师角色的分析-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正因为如此,教师在当前面临着一个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创生的问题。

教师要想更好地进行课程创生,则有必要去思考自己在课程创生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该如何扮演好这些角色?

只有在把握住了自己的课程角色之后,教师的课程创生才是有可能的。本文围绕着这个问题而展开,希望能促使教师们更好地去理解自身的课程使命,从而推动课程中的创生。



一、课程实施中的

“创生取向”


“课程创生取向”(curriculumenactmentorientation)一词最早由辛德(Snyder,J.)、伯林(Bolin,F.)和朱沃尔特(Zumwalt,K.)等人提出。

1992年,辛德等人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具有三种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其中,忠实取向和创生取向是两种基本取向。


“课程的忠实取向”:

主要是指课程实施者严格按照课程方案所规定的目标、内容、方法、进度等来完成课程编制者所安排的任务,达到课程预先设定的目标。

“课程的创生取向”:

则强调教师和学生应具有相应的课程权利,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而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课程接受者,“这一转向使教师和课程的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教师由完全被动的课程执行者变为课程知识、教育经验的主动建构和阐释者,由课程实施的客体变为课程实施的主体。”


叶飞:“课程创生取向”中教师角色的分析-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概括地说,课程创生取向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

1.在课程编制者的权利上:

创生取向认为课程权利应分为三个水平:国家的、地方的和学校的课程权利。课程权利应该由国家、地方、学校、教师等来共同分享,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有权对课程进行再创造。

?

2.在课程实施者的地位上:

创生取向认为课程实施不必拘泥于课程编制者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任务、方案、工具、内容等等,而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课程进行主动建构。

?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创生取向认为课程实施没有预设而只有生成,因此并不存在一条预定的轨道。

从我国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课程创生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没有教师的课程创生,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很难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如此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就难以顺利达成。



二、教师在“课程创生”中

的角色分析


“课程创生”对于每一个教师而言都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实践活动。

在传统控制型的课程实施中,教师只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因此并不需要太多的反思和创造,只需要按照原有课程来实施就行。


而在课程创生中,教师必须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案、课程情境等等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更好地理解原有的课程,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创设出更能满足课堂教学需要的课程。



在课程创生中,教师承担的角色已经不再是知识权威的角色,而是一系列的需要智慧投入的角色。教师对于这些角色的理解和把握,决定了课程创生的最终效果。

1.课程情境创设者的角色


课程情境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的情境。它首先是一个个生活情境,在这些情境中师生共同体验、感知和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生活情境充满着偶然性和突发性,而教师必须有能力在这些不断变化的情境中采取教育行动。关于这一点现象学、教育学大师范梅南(Max Van Manen)已经作了论证:

一些研究人员估计教师平均每分钟就要作一个决定。它们意味着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要不断地采取行动。”

在这种充满偶然性和突发性的情境中,教师实际上承担着课程情境创设者的角色,他创造、维持着属于师生之间的独特的生活情境,并在这个情境中创造出属于师生自己的课程。

HOPE EDUCATION

课程情境的创设对于课程实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想要扮演好课程情境创设者的角色,就需要对课程情境有深刻的理解。



叶飞:“课程创生取向”中教师角色的分析-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首先 :

教师应该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儿童的生活,这是教师展开课程实施的起点。

其次:

教师在课程情境中要着重去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情境当中。

第三:

教师作为课程情境的创设者还应当有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情境的创设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2.课堂教学关怀者的角色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需要人际关怀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关怀者,因为他(她)有责任通过自身的关怀来促进学生品质的完善。


叶飞:“课程创生取向”中教师角色的分析-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正如关怀伦理学家诺丁斯所强调,平等、开放、诚实、公平、合作等等都是学校关怀的核心品质,这些都能够并且应该成为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知识的学习并不应该成为课堂的唯一目标,因为还有其他更重要的目标,例如孩子们的关怀品质,以及他们对于生活所具有的幸福感。

HOPE EDUCATION

幸福应该成为教育的目的,而孩子们的幸福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系。


所以,作为一个为了孩子们的幸福的课堂,它不应该是冷冰冰的,而应该是充满人际的关怀。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教师成为一个关怀者,不但体现了课堂的本质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殊使命。



教师如果想要真正去履行关怀者的角色,那么就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


首先 :

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避免让知识教学成为自己的唯一任务。

其次:

教师应当让师生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依靠关怀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而不是依靠权力或权威。

第三:

教师要使学生能够把关怀转向他人。关怀关系的最终目的是把这种关怀向外延展,使关怀从周围亲密的人一直延伸到远处的陌生人,最终使关怀成为每个学生心中的自发愿望。教师在引导学生走向关怀时,应该让学生明白关怀是没有边界的,它只需要敞开心扉。


3.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色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资源的总称。

?

在传统的课程资源开发中:

教师与课程资源开发是分离的,“这种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分离,往往造成教师对课程的抗拒和误解,使全国课程方案的实施成效大打折扣。”

?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

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教师从来都不只是课程材料、课程知识流入流出的管道,他们在特殊的课堂情境中阐释、改造和创生着课程。”

教师成了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发掘着新的课程资源。当然,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波尔(Ball,D.)和科亨(Cohen,D.K.)等人的研究显示,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会受到学生、课程材料、教育资源、学习环境和学校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所以,教师要想扮演好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色,还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首先 :

教师需要处理好官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官方课程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编制的课程,而校本课程主要是学校和教师自己编制出来的课程。教师在课程开发中需要尊重官方课程,在此基础上去实现自身的特殊性。

第二:

课程开发应立足于现实的课程资源,而不是在不具备任何课程资源的条件下不切实际地去开发某种课程。

最后:

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应该处理好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学生的课程需要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这样的课程开发才是有意义的。

教师从来都不只是课程材料、课程知识流入流出的管道,他们在特殊的课堂情境中阐释、改造和创生着课程。”

叶飞:“课程创生取向”中教师角色的分析-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4.课程实践反思者的角色


教师的课程实践反思主要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实践中以及实践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等的反思。

课程实践通常被描述为一个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如果不能对自身的教学理念、策略、方法等进行反省,那么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是不利的。

尤其是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教师需要不断地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不断有新的矛盾、冲突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反思就显得更为重要。

帕森斯(Richard,D.Parsons)和布朗(Kimberlee,S. Brown)指出,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个人所面对的独特的教学环境。相关的研究者兰德曼(Lederman,N.G.)和尼斯(Niess,M.L.)也认为,反思是教师身上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品质。



叶飞:“课程创生取向”中教师角色的分析-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教师对于课程实施以及教学实践的反思,不仅能够帮助教师重新认识到自己是课程实践的主体,同时也能推动课程实践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教师作为课程实践的反思者,首先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来发挥自身的创造性。

此外,教师还需要对课程改革本身进行反思。

HOPE EDUCATION

课程改革的理念并非是完善的,它也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反思应该是实践导向的,它旨在于促进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新课程改革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教师在课程创生中

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的课程创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师去转变自身的课程观和教学观,从而通过对多种角色的综合把握和运用来完成课程创生的使命。

教师在课程创生中所承担的角色与传统的教师角色是不一样的,这些角色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一方面应当深刻理解这些新角色,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好一系列的实践问题,以提升课程创生的最终价值和效果。这些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课程创生是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但是课程创生并不等于抛弃课程忠实。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课程创生就是“反课程忠实”;想要进行课程创生,就必须抛弃课程忠实。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对的。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事实上体现了一种辩证关系,它们是一体两面、相互依存的。

只有在一定的课程忠实的基础上,课程创生才是可能的;也只有在课程创生的过程中,新课程的理念才能得到忠实的执行。

所以,教师在课程创生中不是要抛弃忠实,而是要在忠实和创生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的理念。


其次,教师在课程创生中所承担的诸种角色,并不是割裂的,而是融合在一起的,只是因为理论上分析的需要我们才把它们分离开来。


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既是课程情境的创设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课堂教学的关怀者、课程实践的反思者,教师对于这些角色的扮演几乎是同时的。

因此,教师在课程创生中必须对这些角色进行综合的领会和把握,而不是将它们看成一个一个孤立的部分。


最后,教师在课程创生中要投入自身的智慧和爱。


课程创生是一项非常需要投入智慧和爱的活动,因为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主体,他们的精神、心理、话语、行动等等都是鲜活的,教师如果不具备足够的教育智慧和爱心,那么将很难在这种鲜活的、复杂的课程情境中完成引导学生成长的使命。

叶飞:“课程创生取向”中教师角色的分析-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缺少智慧和爱的投入,课程创生就会变成干涸的河流。教师的智慧与爱心事实上是课程创生中最根本的东西,失去了它们,一切技术性的努力都将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本文作者系叶飞老师,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 Snyder,J.Bolin,F.,&Zumwalt,K(1992),curriculumimplementation,in pw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curriculum New York:Macmillanpp402-435、p418

[2] 李小红.论教师的课程创生.教师教育研究,2005,

[3] Guan qun,Meng wanjin.China’s new nationalcurriculum reform: innovation,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Frontiers Education in China.Volume2,Number4,2007.p159.

[4] 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45.

[5] Karen A Head , Zach Kelehear.The challenge tocare in 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Studies in Art Education.Volume 48,2007.p413.

[6] Nel Noddings.Happiness and Education.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3.P179.

[7] 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1-202.

[8] Saravanan Gopinathan;zongyideng, Foster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neweducational initiatives in Singapore.Planning and Changing.Volume37,2006. p100.

[9] Ball,D.&Cohen,D.K. Reform by the book:what isor might be-the role of curriculum materials in teacher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al reform? Educational Researcher,25(9),1996.p6-8.

[10] Richard D.Parsons ,Kimberlee S.Brown.反思型教师与行动研究.郑丹丹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1] Lederman,N.G,Niess,M.L. Action research: Ouractions may speak louder than our words.School Scienceand Mathematics,1997(8).p397-399.


精品文章 特别推荐

【0】李季湄:办有文化的幼教,做有思想的幼师!
【1】低声教育,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3】央视纪录片《我的游戏童年》,发现游戏的精彩(附视频链接)

【4】刘焱:幼儿园如何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5】朱家雄:观察、纪录为的是解读儿童,而非读懂儿童!
【6】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故事的内涵、问题与对策
【7】幼儿园到底都教些什么?这是我看到最好的回答!
【8】张明红:早期阅读是什么?读什么?怎么读?
【9】周兢:如何在游戏活动区域中促进儿童的发展?
【10】叶澜:读懂教师,才能读懂教育

公众号改版,

为防错过【优师教研】的推送
【星标】或文末点【在看】

叶飞:“课程创生取向”中教师角色的分析-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声明:

本平台只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叶飞:“课程创生取向”中教师角色的分析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