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走进儿童#走进儿童 · 心方法
提起“习得性无助”,虽然有些老师可能不太清楚它的具体含义,但是如果让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举例说明,相信老师们的脑海中能迅速浮现出一些画面:
? 有些孩子在解决问题时,尝试了几次就立马放弃,嘴里总是说着“我不行”,“我做不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一直踌躇不前;
? 有些孩子想要跟别人一起玩,但是被拒绝了几次之后就再也不会进行主动社交了,与他人建立关系对他来说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鸿沟;
? 还有些孩子把“我很笨”,“我什么都不会”时常挂在嘴边,在失败之后就一蹶不振,拒绝再次尝试,也不会主动要求做什么事情,就算是老师请他帮忙做什么事,他的第一反应都是“我不会”……
其实这个现象在现代成人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丧文化”的大火,人人都在叹着“人间不值得”,“葛优躺”状态的流行,这背后的心理现象都是“习得性无助”。
故事还得从一条无辜的小狗说起,1967年,一位叫塞利格曼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被试就是这条无忧无虑的小狗。
小狗莫名被塞利格曼关进了一个有蜂鸣器的带电笼子里。
只要蜂鸣器一响,就给狗实施电击,最开始小狗会因为害怕和疼痛上蹿下跳寻找逃离的地方,结果都没能逃离。
整个过程反复进行了数次之后,塞利格曼把笼子的门打开之后,去掉电击,只要蜂鸣器一响,小狗不再上蹿下跳寻找出口,而是一副“生活无望小狗绝望”的表情躺在地上痛苦的哀嚎。
最后小狗所呈现的状态就是“习得性无助”。
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
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随后塞利格曼又在学生身上进行了多次类似的实验,同样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证明了“习得性无助”在学生身上同样存在。当一个人总是在一件事上失败,他就有极大可能放弃在这件事上的努力,甚至会得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一无是处的结论。其实这个时候并不是他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漩涡中,禁锢住了自己。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老师的疑问,为什么有的孩子明明有做到一件事的能力,但是他偏偏就是一直说自己不行,甚至连尝试都不愿意,那么这个孩子就是陷入了这个漩涡中。
孩子在自我建立的过程中,需要探索,需要体会控制感,去掌握生活的自主权,但是因为成人所谓的“保护”,将“不可以”“不准”“不要”等词常常挂在嘴上,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权力,孩子由此也变得畏首畏尾,害怕尝试。
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大多建立在成人的评价之上,这个时期成人的评价影响着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害羞”“胆小”“笨”“内向”等这些评价都是往孩子身上套上的“枷锁”。成人可能认为随口的一句话,对孩子的自尊却可能是是毁灭性打击。渐渐地,他们开始怀疑自己,不再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人。
孩子还处于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与失败,没有正确分析这些错误与失败的原因, 比如当孩子扣不上扣子,归因于自己笨;别人不跟他玩,就说自己不招人喜欢…….这些归因方式会让孩子持续怀疑自己,然后逐渐“自闭”。
很简单,对照前文中说到的形成因素,我们反着做就好。
在一日生活流程中最大程度地保护孩子的自主权,比如在生活自理这件事上,耐心等待孩子自己穿衣穿鞋,可能有些孩子因为生活自理能力与小肌肉动作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扣扣子穿鞋子比较慢,那么预留足够多的时间等待他们,在很着急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做一半留一半”,辅助孩子完成;在区角游戏中,允许孩子自主探索材料,创造游戏,允许材料与孩子在区角中自由流通,让孩子充分玩自己想玩的游戏与材料,把生活和游戏还给孩子。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正向积极的评价对人的影响,而在《他乡的童年》这部纪录片中,也记录了教育强国—芬兰所提倡的积极教育:不随意贬低别人,不给他人贴标签,接纳每一个幼儿的不同。还有最近被大家所强调的“成长型思维”,都告诉我们:
? 不要轻易给孩子负面评价;
? 无论是在夸奖还是批评时,要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 更多关注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等积极品质;
? 在做出评价时要具体,让幼儿知道自己具体好在哪里,错在哪里。
当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将目光放在可以改变的事情上。比如一个问题孩子自己解决不了,我们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目光聚集在问题本身。比如当剪纸剪不好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孩子还不熟悉剪刀的用法,小手还不够有力气;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也要具体说出为什么好,好的原因同样是后天的而不是天生,比如夸孩子做一件事努力尝试了很多次,而不是说“你很聪明”。
在日常中观察孩子的能力发展水平,更多地让孩子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到之后对孩子表示肯定,此处的肯定指精神肯定,一个欣赏的眼神,竖起的大拇指,以及客观积极的评价对孩子都是肯定,让孩子体会到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做到一件事的喜悦。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说“我不行”,并不是他们真的做不到,而是他们陷入了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旋涡。这时候,老师要去解读孩子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支持,让孩子重拾信心,从“我不行”的心理状态变为“我可以”,从而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成长。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编辑 | 李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