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教师节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教育界人士,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政府承认,但在中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 被称为“中国教育界四大怪杰”之一的邰爽秋(前排左三)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相关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从这一天开始,教师这个有着几千年传统的群体拥有了自己的庆祝日。
▲ 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操场庆祝首个教师节,殷振群、商发明、袁同和帕尔哈提意外举起“教师万岁”的标语。
“突然看到这4个大字,我又惊喜,又振奋!”多年后,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王梓坤对记者讲起当年那一幕如是说,而他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第一个教师节庆祝仪式上的主持人,出席集会的还有数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20多年后,在互联网发起的“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网络票选中,第一个教师节获选1985年的年度事件投票榜榜首。
同年,由教育部发布的国家年度统计公报中,和学前教育有关的内容是:学前教育和盲、聋哑、弱智教育也有较大发展。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今天,幼儿园教育已经成为广大老百姓追求优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诉求点,而幼儿园教师这个群体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力量。据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幼儿园专任教师比例已经占到全国教师人数的近16%。
2021年的今天,站在教师节的节点上,我们回望历史,看看那些年的幼儿园和幼儿园教师们。
▲ 1951年,长沙市在职干部托儿所的老师们带着孩子们在跳舞。
当年的托儿所承载着“为了更好地使母亲们安心地工作”这样的重要使命,也为当年的经济建设贡献了不少力量。
▲ 20世纪60年代的幼师毕业合影,她们即将踏入神圣的职业岗位
▲ 1958年夏天,一位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在练琴
▲ 1958年,实习教师在幼儿园合影留念
▲ 燕子矶人民公社办幼儿园全体师生合影
江苏省幼儿师范学校,是新中国首批创建的幼儿师范学校之一,也是江苏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江苏省学前教育界最早的师资力量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出来的幼师们多数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学前教育事业,直到头发斑白。
▲ 1961年,南京王府幼儿园的老师在教孩子们画鱼
那些年,多才多艺是幼师的傍身技能,也是小朋友崇拜老师的原动力。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种精神食粮让无数孩子的童年充满了快乐和光芒!
▲ 70年代,温江柳城幼儿园的教师正在指导幼儿跳舞迎接六一
▲ 70年代幼儿园(托儿所)里的保育员和孩子们
▲ 1980年代的幼儿园,老师们带着孩子去表演节目
▲ 1983年,深圳的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在户外听音乐乘凉
▲ 上世纪80年代末,青岛某幼儿园,老师在和孩子们一起游戏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幼儿教师还被称为“阿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量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教师进入幼儿园,“阿姨”这个称呼不再被接受,幼儿教师开始像中小学教师一样拥有专业职称。
▲ 1990年,四川某幼儿园老师和幼儿一起表演舞蹈《花蝴蝶》
▲ 2014年,幼儿园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
▲ 幼儿园老师在带着孩子们游戏
时代的画卷是从细微处缓缓展开的,每一个历史的瞬间,是无数普通而平凡的幼教工作者在默默坚守。而与此同时,幼教工作的纯粹也感染着每一位工作者。正如一位耄耋老人在谈起曾经的幼师经历时这样说:
从见到孩子们的那一刻起,
我就从未后悔过。
教师节之际
再次回想起
1985年的那一声激奋人心的呐喊
是勇气
亦是担当
“教师万岁!”
创作 | 赵平
编辑 | 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