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 家园教育,顾名思义,家长与幼儿园共同教育,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家园共育能更有效的支持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开展;反之,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可能还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
那老师可以做些什么促进家园共育有效的展开呢?这正是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分享的。
学期前
幼儿教师可以做的 也是必须要做的
家访
-
家访时间
新生入园前1~2周开始,每次家访一般为半个小时左右,由两个老师一起。
-
家访做什么
> 了解孩子,建立关系
准备一些幼儿园里非常有趣好玩的小玩具,一个老师陪孩子玩,在玩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
> 了解基本情况
另一个老师和家长聊天,全面了解信息,比如最爱玩的玩具,最爱吃的食物,不能吃的食物,吃饭睡觉上厕所穿衣服等。
> 提供给家长一日常规图画书
把一日常规制作成一本图画小书,拿给家长,让家长在家有空就给孩子讲这本书。
学期ing
老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有效的的展开家园共育
家园联系栏
家园联系栏很多幼儿园都在做,但是怎么做才能有效的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呢?
不能形式花里胡哨
内容却虚假空洞
要有家园的双向互动
1. 内容要“实”:呈现的班级工作须真实有效,做的计划,对家长说的话做到“对症下药”,“言之有物”,这样的内容才是家长愿意看的。
2. 内容要“新”:周计划,月计划须及时更新调整,同时每个班级还应根据对自己班级儿童的观察了解,在园本总计划的基础上适时做出调整。
3. 内容要“留有余地”:之所以称之为“联系栏”,是要家园相互联系的,而不仅仅是家长的“阅读栏”。所以“家园联系栏”应留有让家长参与和发言的位置,如设置“你说我说”“请你支招”等板块,体现出希望家长参与的愿望。
开放日
-
时间
开放日一般是1次/月,但每个班级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做出调整。如在开学初期,老师可以多设置几次开放日,以缓解家长和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
-
方式
开放日是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一日作息,生活,游戏,运动等情况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平时怎么样,开放日就怎么样,尽量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家长。并且可以在活动中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孩子的活动,让家长亲身体验。
开放日结束后,老师可以请家长把个人的感受、搜集到的信息以及疑惑进行反馈,以便更好地展开后续的家园工作。
家长走进课堂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在家庭中进行,也可以在幼儿园中进行。
很多幼儿园都会开展“家长走进课堂”的活动,邀请不同职业的爸爸妈妈在幼儿园来担任半天“老师”的角色。这不仅让家长融入了幼儿园的教育,拓展孩子的视野;还会让孩子们觉得很骄傲:“这是我的爸爸!”
所以,多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并且,尽量让每一位家长都能走进课堂。
学期末
“体验式”家长坊
针对家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孩子吃饭太磨蹭”“总是喜欢去抢别的小朋友的东西”等等,老师可在一学期做一次整理和小结,然后针对最常见的问题开展一次“体验式”家长坊,让家长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的方式,统一帮助大家解疑答惑。具体可查看【解读儿童】老师用三步法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
一对一家长会
是的 没错
不是集体家长会
而是
一对一!
老师可以分批次进行,和每位家长的交流一般在45分钟左右。虽然这样耗时较长,但相较于集体家长会,一对一和家长交流的信息会更有价值。
首先老师会为家长提供一张孩子本学期各指标发展的成长报告,家长从报告中可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的成长轶事和发展情况,如下图。
(截图来自“读懂儿童”平台)
老师会针对幼儿每个方面的发展给家长展示一些小例子,家长很乐意看到这些,因为他们能很轻松的从这些趣事中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
家长会不是“告状会”!!!
不要总说孩子的不好,而是多去和家长分享孩子的闪光点。如果孩子某一方面的发展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老师应及早和家长沟通,而不是等到家长会把所有的问题一股脑儿的抛出,这会让家长很不舒服。
写在后面
最后分享一句小编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李季湄老师说的一段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
家园共育是学前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最后在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给子孙留下一个有爱的世界,给世界留下一群健康的子孙。
读懂儿童精品书籍系列:
1. 《解读儿童案例精选》(修订版)
2. 《观察儿童 解读儿童—3~6岁儿童关键发展性指标解析》
购书微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