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编为大家解读了幼儿“角色扮演”的发展。今天为大家解读的指标与下面这条观察记录有关:
“大组活动时间,教室,乐乐能够唱出《王老先生有块地》里面的副歌部分“王老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哟”,以及小鸡、小鸭、小猪等动物的内容。”
以上这条观察记录与幼儿艺术领域的哪项发展指标相关呢?
今天为大家解读的就是幼儿“音乐”的发展。
《指南》中对幼儿“音乐”发展的相关目标
先来看看《指南》与“音乐”相关的目标要求,音乐发展与艺术领域的“感受和欣赏”、“表现与创造”有关。具体的目标如下:
(*图片来自“优师教研”)
幼儿“音乐”是如何发展的?
幼儿“音乐”水平是如何发展的,老师又该重点观察哪些行为呢?
幼儿“音乐”发展的8级发展水平:
(*截图来自“读懂儿童教学支持系统”)
( 备注:这是一般情况下不同年龄班的发展水平,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孩子的发展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
以上的8级发展水平为老师提供的不仅仅是幼儿音乐发展所呈现的规律,同时也为老师提供了在幼儿“音乐”发展方面观察点的清单。
从以上8个发展水平老师就明确了,在实施“音乐”教学的时候,应该从哪些点去关注幼儿,该如何根据这些行为做幼儿的“音乐”水平的发展评估。
小、中、大班幼儿“音乐”方面的典型行为参考
为了帮助老师们进一步地明确具体该关注哪些行为,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份各年龄段幼儿的典型行为参考表(以下内容含幼儿“律动”发展的相关行为,“律动”发展后期为大家做分享):
(*参考自《幼儿评价量表—作品取样系统》)
相信每位老师都懂得会观察对教学的重要性,困惑在于老师不知道观察什么,如何观察,观察之后如何指导教学。以上的分享内容就给老师们提供了思路和目标。
幼儿“音乐”的发展评估
现在再来解读文章开头的那条观察记录中乐乐的“音乐”发展水平:
老师也可以根据以上的分享内容收集一条幼儿“音乐”方面的观察记录,并进行解读。(老师们可以把观察记录和解读情况分享到群里,或在文章下方留言,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老师们,从现在开始,和我们一起开始全方面地解读儿童吧~
今日练习
解读儿童,从现在开始!
温馨提示
需要学习更多解读儿童发展水平的内容,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研习。
想了解更多“解读儿童”的文章内容可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读懂儿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