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苏婧:“两寻找、三研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苏婧:“两寻找、三研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苏婧: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如何落实十九大所提出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新要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新时代“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是摆在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话题。在学前教育发展新形势、新背景、新任务要求下,亟待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内涵发展,而提升质量、促内涵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两寻找、三研究”即寻找好玩具、好童书,研究玩具、童书,研究儿童,研究教学策略。正如活动发起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所倡导的那样:活动以发现好玩具、好童书为抓手,以推动教师关注幼儿游戏,丰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为旨归。活动在提高质量、促内涵发展成为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最迫切要求的背景下,为实现新时代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发展目标下,彰显出非凡的价值和意义:帮助广大幼儿园,特别是更多的普惠性幼儿园找到了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抓手和路径,改变了幼儿园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幼教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是决定教育质量最关键的要素。教育的专业性,指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达到的专业水平。只有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达到专业水平,教育实践活动才能达到专业水平。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性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本身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胜任教育工作,做有准备的教师,不仅要因“人”而异,还要因“材”而异,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要研究玩具和童书,研究教学策略和方法,更要了解与教师、玩具、童书开展互动的儿童的特点和发展水平。对儿童的研究,对玩具、童书的研究、对教学策略的研究是体现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


“两寻找、三研究”活动对老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价值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研究儿童,使以儿童为本的理念和认知得以真正落地。


幼儿的幸福是指在一个充满支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其需要、兴趣被充分关注,其天性被充分关注,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学习,能将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研究儿童,以优师教研开展各项活动。“两寻找、三研究”活动提倡并支持教师研究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优师教研看问题,重视幼儿的兴趣,用心回应幼儿的需求,以儿童的发展作为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加强了立足教育现场,基于儿童发展特点的研究,从而真正实现了“让孩子的发展看得见”,使以儿童为本的理念和认知得以切实落实。


二是强调对玩具和童书的研究,使因材施教得以落实。


著名教育家张雪门先生曾说过:“儿童到幼稚园要学些什么?幼稚园教师须教些什么?教和学又怎样地联络起来?”“教师和学生恰如一件东西的两端:从这一端到那一端,又从那一端到这一端,中间的凭藉物必须能把这两端彼此紧紧地衔接,才能够发生相互的关系。”张雪门先生所说的这一“凭藉物”就是“玩具”“童书”等活的“教材”。好的玩具和童书是实施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活动着力引导一线教师注重挖掘玩具材料和童书的特点及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对玩具材料和童书进行细致、全面、科学的分析和把握,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基本功和专业素养,使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老师们通过活动逐渐认识到:材料是决定区域活动质量的关键要素,没有优质的、适宜的、丰富的材料,幼儿高效的活动就无从谈起。在实践中,幼儿园区域的材料也逐渐在从多走向精,从丰富走向适宜和科学。


三是强调对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实现超越儿童自然发展,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方面。


活动大力提倡深入研究儿童,在尊重幼儿的主动性前提下,研究、读懂儿童的基础上建构有效的支持策略,为幼儿铺设台阶。更加有助于在业内提倡的“做有准备的教师”之专业理念的落地。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不是仅仅“静”待花开,专业而负责任的教师一定是有准备的教师,因为儿童主导的学习经验和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同等重要。“静待”不是一个被动、消极的等待过程,而是一个在尊重孩子,充分了解孩子,相信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并提供积极支持与帮助前提下的积极等待和期望。“以学定教”在一定意义上很好地传承了经验、规则与文化,完成了教师“传道受业解惑”之任务。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学会了如何观察、理解幼儿的行为和需求,如何适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促进儿童实现在最近发展区获得发展。由于教师能做到用心研究儿童,悉心研究玩具材料,使得教育更有的放矢。


四是重视、加强园本教研,为教师“研究儿童,研究玩具、研究教学策略”保驾护航。


从很多优秀活动案例的呈现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所倡导的理念、原则,实施的路径,以及各种见招拆招的有效策略、方法背后,无不体现出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着力点,正是由于幼儿园加强了对玩具及绘本教学的研究,才使教师在具体的活动中思路清晰,步骤明确,真正“让孩子的发展看得见”“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感受得到”。有的幼儿园在对区域材料开展园本教研过程中,从关注幼儿的“深度学习”而走向“深度教研”。比如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在园本教研的开展中,让教师发现和开发优秀益智材料,通过“研究材料的结构和特点”“研究优质玩具的价值”等开展体验式教研,对材料构成的“研”,为老师们关注孩子的玩、看懂孩子的“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玩具价值的“研”,让教师发现了优秀玩具的共同特点,那就是趣味性强、富有挑战、价值多元、玩法开放,能够将发展目标巧妙地隐含在游戏中等。


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惊喜地看到教师和孩子教学相长的过程。老师们在活动中,在与儿童的积极互动中,在帮助儿童获得成长的过程中,也收获着自身专业的成长和职业的幸福感,使活动成为师幼共同成长的过程。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说过,“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个人的善意。管理者要做的是激发和释放人本身固有的潜能,创造价值,为他人谋福祉”。我们不妨以此演绎,“两寻找、三研究”活动的本质和初心也是激发一线教师的善意:激发一线教师对玩具、童书,对教育对象以及教学策略的理解和把握,对保教工作的兴趣和热忱;激发一线教师投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一线教师理解、尊重幼儿的初心;激发一线教师享受职业幸福的良好的工作及心理状态。


总之,活动不仅带来了教师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的转变,也使其实践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换言之,研究儿童、研究玩具、研究教学策略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一种提法,更要落实在幼儿园及教师的具体研究及实践中,落实到儿童切切实实的发展中。该活动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幼儿园质量的双提升,有利于引导广大一线教师聚焦儿童,聚焦与儿童发展密切关联的玩具与材料,成为悉心的守护者、耐心的观察者、有力的支持者、科学的引领者,在心态上“静待花开”,在能量上有所聚集,在行为上有所准备,在经验上有所储备,在策略及方法上有所突破……真正体现出新时代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我们要相信信念和价值的力量,相信理论和研究的力量,更要相信实践和行动的力量!我们期待“两寻找、三研究”这样的专业而接地气的活动能够给更多一线教师带来专业化发展的新契机,为幼儿带来幸福发展的新福音,为学前教育事业内涵发展带来源源不竭的新动力。


苏婧:“两寻找、三研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拓展阅读:

柯小卫: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价值与传承

王振宇:幼儿教育应当回归到陈鹤琴

王海英: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深度学习

冯晓霞:游戏中的深度学习

刘焱:玩具和游戏对儿童究竟有多重要?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内容及实施方法

华爱华:游戏是什么?

朱家雄:游戏与教学,老师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苏婧:“两寻找、三研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苏婧:“两寻找、三研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苏婧:“两寻找、三研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当代学前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苏婧:“两寻找、三研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