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的礼物,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这方百花争妍的领地,作为父母的我同样也辛勤耕耘、播种,虽然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但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其间,我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深深体会到: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我来说是一番“考验”,但只要不忘初心,幸福之门都会悄然打开。下面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① 一种情怀——静待花开
对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而当我们的孩子瓜瓜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责无旁贷的要承担起养育他并且要教育他的责任。
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那么,他们都有发芽、开花的可能,只不过花色五彩缤纷,不一定奇足;也只不过有的可能开在初春,有的可能开在晚秋。由于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对于同一个事件,同一种活动,同一个要求,不同的孩子就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更要以静待花开的情怀,关注宝贝,因为只有把种子播下去,才会有发芽的可能。
有一种耕耘叫“守望”,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能凭主观意识来判断孩子,剥夺孩子的期望以及进步空间。孩子是天真的,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赏识,得到自己父母的肯定,有时我们要静静地蹲下身子,慢慢地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她们心中的美好世界。
2016年元旦,学校很早就布置元旦要环保时装秀的任务。当时,我的心里也没在意,心想:自家的孩子从开学第一天哭到现在,胆子那么小,就算我把一切准备好好的,她也不敢上台。就是我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给孩子“贴标签”,导致我都没有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班级时装表演秀的前三天,正当我跟同学聊天,感慨孩子胆子小教育难的问题时,她的一句话惊醒了我:“你是她妈,连你都对自己的孩子没信心,孩子的胆子会大吗?”这句话“轰醒”了梦中的我。我赶紧放下电话,问孩子:“宝贝,你想不想上台表演?”“想。”声音虽小得如蚊子,但我却听得真真切切,那时的我思绪万千不禁有种想哭的感觉,深情地拥抱了她,也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晚上我连夜加班亲手缝制了一套紫色的礼服,再做些适当的装饰,自己欣赏时觉得还不错。做完时,孩子一穿上,非常开心,看到她灿烂的笑容,我在她耳边低语着:“妈妈相信你肯定行!”我从她的眼光里,我分明感受到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一切都是那么顺利,元旦那天,孩子穿着紫色的礼服上台表演了!
事后,我一直反思,反思自己低估了孩子。还好,没有错失良机,我的紧急处理,再加上黄老师许老师的真诚鼓励,给了孩子自信,而孩子因为父母和老师的双重赏识,而勇敢地跨出了“一大步”。
②一种胸怀——看你成长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按照螺旋式向前发展的规律成长的。当孩子不敢往前迈步时,作为第一任老师的父母要以一颗柔软的心引领孩子,用温婉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将让孩子在爱中学会爱,收获阳光和鲜花,从而健康成长,因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成长中的孩子经常在不经意间不做这个,不做那个,耍性子。当问题来临时,父母以什么样的心态,站在什么角度来处理,会使事情的结果和收效大不一样。如果我们把“恶性”事件,变成心灵鸡汤,把每一件事情艺术处理,引导孩子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是智者所为。
2016年6月,二第一届运动会在晋江体育馆举行,那天很少请假的我,特意请了半天假带着自家宝贝参加亲自运动会。看到中二班的孩子穿着漂亮的“小猪”服装,等待着开幕式,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是,当音乐响起,孩子们都做好准备要入场是,宝贝却哭着闹着,不肯参加开幕式,任你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当时,我的心都凉了半截:怎么又这样了?我蹲下身子,跟孩子交谈许久,哪只她还是“特立独行”,生气的我身子朝她吼了两声。但是马上意识到教育方式的错误了。我悄悄地牵着她的手,走到角落里观看其他小朋友的活动,边看边聊:“宝贝,你喜欢参加运动会吗?”“喜欢。”“妈妈也相信你肯定喜欢的,今天的运动会你没有参加妈妈不怪你,但是明年的现在还有运动会,那是宝贝已经长了一岁了,肯定能更加独立了,到时妈妈希望能看到你跟场上的这些小朋友一样,开开心心地参与活动,好吗?”“好的。”“好,拉钩!”
今天,二第二届运动会有举行了,刚看了视频,孩子滑着直排轮,在场地上挥洒着童真,我的眼眶不仅湿润了,一年了,孩子你终于成长了。
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促使其健康成长。
③一种期待——携手扬帆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家庭、学校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关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品行,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产生共同的教育力量,让我们的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是我们家长和老师心中的理想和愿望。
“能此者大道坦然,不能此者孤帆片舟”,老师与家长对孩子共同的爱是沟通的基础,所以,透过微信这个窗口,我看到了老师的心,看到了老师与我们家长的情感沟通与对话。黄老师许老师,经常利用微信群,将及时抓拍的照片呈现出来,与大家分享孩子的一点一滴的成长的精彩镜头,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的表现,同心共育,实现双向交流。孩子的成长在父母和老师的共同的努力,绽放更多的精彩。由于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架起了一座同心共育的桥梁,融洽了教师与家长们的关系,这种完美的家校合力,谱写了一曲曲的和谐之歌。
总之,孩子的成长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紧握孩子心灵的钥匙,让每个孩子都能尽情展示自己,秀出自己,让他们的生命精彩绽放,从而去追逐自己五彩斑斓的梦的机会,叩响幸福之门,这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晋江市第二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