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的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幼教集团第一幼儿园多年来对“幼小衔接”课题深入研究,用循序渐进的长程培养方式贯穿整个学龄前阶段,将幼小衔接和终身教育连接起来,以适应人生各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向内探索,向下扎根
——指向幼儿胜任力培育的幼小衔接
思
幼小衔接和终身教育
自2012年开始的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中,2016年的主题是“幼小协同,科学衔接”;2019年是“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今年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幼小衔接,其实我们一直在行动
我们关注到了幼儿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如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等,这些素养和能力都是幼儿终身发展所需要的。
与此同时,入学准备应该从幼儿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要持续地、有计划的做准备。为此,我们建立长程衔接的理念,理清哪些能力和素养是在小班起就应培养的,是终身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
主张
培育幼儿胜任力
我们认为—自我胜任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人生发展的各个关键性转折阶段,“我是谁”和“我能干什么”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但个体具有的自我更新的冲动和需要,会促使他们在与新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重新建立平衡。因此,帮助幼儿自我身份的重构以及身份转化下的积极自我概念的建立,构建自我胜任力,对转折阶段过渡的顺利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
知
什么是胜任力
胜任力是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胜任特征的总和。它指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对自己的看法,是一个有机的认知结构,由态度、情感、信仰、价值观等组成。如:自信心、乐观精神等。
就如有的幼儿说:“上学还挺好的,我有点担心,怕我做得不好,可是我会长大,会越来越聪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的确,未来我们无法穷尽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拥有对未来挑战有积极应对的勇气和能力,具有适应新阶段的胜任力。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麦克利兰有一个胜任力理论模型–冰山模型:个体身上存在的五种类型的胜任力特征,具体内容有:知识、技能、角色定位、自我认知、特质、动机。
在冰山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和技能是漂浮在水上,看得见的,是相对较为表层的、外显的个人特质。角色定位、自我认知、特质、动机则隐藏在水下,是个性中较为隐秘、深层或中心的部分,然而这些内隐特质恰是决定人们行为表现,区分优异者和平平者的关键因素。
行
自我认知是胜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园多年来深耕幼儿情感教育,关注幼儿成长过程中胜任力的培育,着力幼儿对自我存在的积极认知以及自我内在能量的积蓄,用循序渐进的长程培养方式,开展幼小衔接,为幼儿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打下坚定的心理基础。
胜任力模块
——管理自我、管理他人、管理任务
我园基于胜任力的三个模块入手,利用“走出家庭,上幼儿园”、“小班升中班”、“中班升大班”的三个变化阶段,培养小中大幼儿的自我胜任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最真实的自主
—小班自我管理中胜任力的构建
幼儿对于自主感和自我决定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需要,“我是真实的存在,我能决定自己的选择”。以自己的意志做事,并带着兴趣和决心沉浸其中,感受我自己同时,我要成为我自己生活的创造者,发现我的力量,认可自我。
我是开心宝宝
入园适应,是幼儿人生中重大的一次跨越挑战。
走出家庭,走进幼儿园,“我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这一新角色认同、幼儿拥有归属感与安全感以及感受到爱和被爱的情感是自我胜任力的开始。
今天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哇!我在幼儿园的大厅里看到自己的照片,教室里有我和爸爸妈妈的全家福,还有我专属的毛巾、茶杯、小床、抽屉,这里就像我的家。
老师阿姨会蹲下身和我说话,抱抱我,和我玩游戏。在我遇到困难时,她们会帮助我,经常笑眯眯地对我说:我喜欢你。
哥哥姐姐也总是来陪我们看书、做游戏。
我是开心宝宝,是小一班的一份子,大家都喜欢我,我也喜欢她们。
我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实现自主是胜任的基础。幼儿从对家庭的生活依赖到幼儿园独立生活,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可以”、“我能”的自主感开始萌芽生发。
我能自己脱好鞋子,摆的整整齐齐,老师夸我做的很棒,能照顾自己了。
我还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制作饼干,我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口味、喜欢的形状,捏一捏、拍一拍、压一压、烤出来,就成功了,自己烤的饼干特别好吃。
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我很棒,我喜欢我自己。
最有温度的联结
—中班他人管理中胜任力的构建
构建有温度的关系,建立积极的情感和行为。幼儿从关注自我走向关注他人,与他人互动交往,并贡献自我力量,服务他人,建立正确归因,在认同、肯定的反馈中,构建胜任力。
我会服务他人
升中班了,幼儿从小班的弟弟妹妹成为中班的小哥哥小姐姐,角色变化,继而产生对新角色的好奇和向往。“如何做中班的小朋友呢?哥哥姐姐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落脚于“管理自我转向服务他人”,学习正确归因,与他人形成积极关系,从中构建胜任力。
上中班了,我自己进园进教室、自主取餐用餐、自选床位,自己搬棉被、自定班级规则。
我为小伙伴和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的身高比别人高,能帮大家挂取室内衣。
我已经认识一些数字了,我觉得我能胜任测量和记录的任务,帮大家测量每日体温。
比起小班,我能做更多的事,更能干了。和哥哥姐姐一起策划、进行了“幼儿园彩虹运动会”,开垦了我们的”花花小田地”……
我们是幼儿园的小主人,我们用心感知生活的意趣,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设想,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妙生活。
正确归因,赞美他人
竖起我(你)的大拇指,夸夸别人(自己)。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在多样化的任务情境中,基于真切体验,发现小伙伴(自己)值得夸得地方。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努力坚持、认真勇敢、不怕困难优秀品质以及智慧办法等。正确归因,让自我认知和行为不断正强化,逐步构建起自我胜任力。
我很会想办法,把百变魔尺变出很多造型,我觉得自己很会动脑筋,我要给自己竖起大拇指。
我把大拇指送给小壹和玥玥,她们会相互帮助,小壹摔倒了,玥玥就扶着他,还帮他。
石榴的房子搭的又高又稳,你太厉害了!
我今天和谦谦玩了一个新玩法,你拉着我的滑板,我拉着你的滑板一起往前滑,我们都很棒!
最理想的挑战
—大班任务管理中胜任力的建立
当人们朝着取得成就,全力以赴时,就能感到自己是胜任的。有意义的、最近发展区的“最理想的挑战”,让幼儿在任务达成、取得成就时获得胜任力。
升大班了,能做的事情更多了。幼儿从管理自我,管理他人,再到管理任务,任务管理过程中探索适宜自我的目标制定,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阶梯式的小目标,在达成一个个小目标中,小步递进,逐步实现最终目标。让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最佳的动机水平,不断获得掌控感和胜任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即将上小学时,我们开启了挑战跳绳活动
我们了解了跳绳的各种花样,发现不同花样的难度层级。我对照了一下自己的水平,发现我的跳绳能力处于第二等级。
我和祎祎一直都想挑战双人跳,现在,我们改成先挑战平跳,等平跳练到50个后,再双人跳,祎祎同意了。
我的目标一直是平跳,我挑战了105个挑战成功了,我的下一步目标是200个。
我的成功秘诀就是一直跳一直跳……之后我就可以挑战花样跳绳了。
找到“最理想的目标”,跳一跳就可以实现,这让我们更有想要成功的动力。我也不害怕失败,因为我知道失败是暂时的,我有办法和能力,总有一天会成功。
向内探索,向下扎根,积极的自我认知对幼儿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内隐的心理品质影响着外在的行为适应。未来,幼儿需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不断变化的挑战,胜任力将让幼儿获得成长力量,是他们最好的入学准备。
版权说明
本文系杭州市西湖区浙师大幼教集团原创作品,版权归杭州市西湖区浙师大幼教集团和《西湖儿童研究》公众号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照搬等侵权行为,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往期链接

XIHUERTONG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一个爱分享有态度的公众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西湖儿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