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基于儿童立场审读现有教材,为课程的园本化、班本化实施提供依据?
1
“五大原则”——从儿童到儿童
主题的价值审定要聚焦课程开展的儿童成长取向;
主题的引出由头要触摸儿童可能的兴趣和需要;
主题进程的规划要关照儿童兴趣和需要的走向;
主题的链式展开要尊重儿童经验形成和意义建构;
主题设计的节点要回应儿童学习获得和意义生成。
SEE MORE →
22
“五步研读”——从读通到读透
第一步:价值审定,确立核心目标
第二步:目标分解,单元划分
第三步:理线读点,诊断分析
第四步:调整优化,实践跟进
第五步:反思过程,再次调整
SEE MORE →
子主题的发展线把握主题行进走向
学习活动的推进线通晓教学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学习与生活、游戏、环境等的延展线关注主题的整合实施
针对预设的主题目标思考:幼儿的原有经验是什么,对什么更感兴趣?主题学习的载体是什么?在这个主题中真正对儿童终身发展有益的核心经验是什么?
针对课程的实施网络思考:主题脉络是按照儿童的经验获得展开推进的吗?每日活动安排有益于幼儿主题经验的获得吗?
如何基于儿童的需要建构适合幼儿园实际的课程?
融合互渗的“三核”目标:将幼儿认知经验与情感经验对接融合,提炼情绪情感发展的三个核心要素:情绪状态、情感品质、情绪能力。
交织整合的“四维”内容:依据幼儿与自我、环境、他人的联系及其幼儿在与三方联系过程中的表现,考量情感教育生态性和幼儿学习体验性,确立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发现探究、表达表现四种内容维度。
无缝链接的“三情”主线:将积极情绪的培养、情感品质的培育、情绪能力的发展与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耦合一体。
贯穿交互的“两性”评价:架构了由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两性”评价体系,以完善课程整合度,提升情感教育品质。
不论是观点报告还是现场教研,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儿童是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我们要以儿童的立场来追问,以优师教研来审视,让幼儿园的课程更符合幼儿的需要,适合幼儿的天性。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西湖儿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