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12月22日,冬至节。每年冬至,青年路幼儿园都会开展丰富多样的节日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冬日里特有的快乐与幸福。借助一种节日仪式感,沉淀生活中的美好、希望和力量。透过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活动,孩子们在生命的过程中找到生长的秩序和节奏,在心中种下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感恩。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如何在节气教育中,跟随大自然的时序与韵律节奏快乐生活吧。
一、冬至的由来
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冬至日的白昼虽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会很冷,因地表尚有”积热”,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二、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麋角感受到阴气渐退,会自然脱落,要到第二年夏天才长出新角。
三候水泉动。”深藏于地下的水和山中的泉水并没有结冰,仍然在悄悄地流动,并且是温热的。
三、数九消寒
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冬至过后便开始数九,孩子们唱着《数九歌》画着消寒图,雅致而富于人文意趣。在北方的冬天,每数过一个九,便是离春天的温暖又近了一步。孩子们每天无忧无虑地成长,一首优美的诗词歌谣,一个雅致的人文环境,都将刻进他们的生命深处,成为温暖他们一生的记忆。
四、冬至养生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要注意防寒保暖,合理调节饮食起居,同时要适量进补。冬至时节天气寒冷,需要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而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补气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是进补的佳品。冬至吃些肉类可中和寒气,加快内分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来应对严寒。
五、冬至习俗
1.冬至祭天
“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礼,是历代帝王禳灾祈福的一种方法,是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
2.南吃团子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3.北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亦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之事。
温情冬日,快乐冬至,美好的冬日总能给孩子们带来惊喜、带来快乐、带来成长。此次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探索、观察冬天的变化,体验了冬天独有的季节特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孩子们能从万物在自然时序里的变化中观察出,冬天不只是一个收藏的季节,同时也是一个积蓄能量、蕴藏生机的季节。不论是动植物或是人类,都在冬藏这个过程中蛰伏、变化,以待春日里的破土萌生和绽放。
暖暖的冬至活动带给孩子的不只是美味的“饺子”,更重要的是它将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孩子们身上不断地传承下去,让古老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隐藏在包饺子、点染梅花、传诵歌谣背后的,是那份对严寒的坚韧不屈,对“温暖和希望”乐观不弃的精神,我想这才是最值得镌刻进孩子们生命里的记忆。
孩子们的节气课程,在“日常”的生活里与“不常”的冬日活动里,串连起的不只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冬日人文美学,更是充满生命哲思的人文精神。期待这样的精神,能与孩子们内在的情感产生深刻的连结,并在孩子们未来成长的岁月里,如一阳初生,永远怀抱着生机勃勃的盼望。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孩子们身上继续传承。青幼全体教师和小朋友祝大家冬至快乐,温暖幸福!
撰稿:大六班
校稿:肖艳
制作:袁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