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王春燕:关注过渡环节,将教育融入其中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王春燕:关注过渡环节,将教育融入其中-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王春燕:关注过渡环节,将教育融入其中-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王春燕: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委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幼儿园课程与游戏。



一、问题提出


过渡环节是指幼儿在一日活动中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时产生的中间阶段(这里的“活动”等同于幼儿园一日作息表上安排的各个环节。它作为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纽带与轴承,既能减少各个活动部分的低效衔接,起着中转和衔接的作用;又能满足幼儿身心调节的需求,保证一日生活如流水般顺畅自如,因此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根据学者朱莉·布拉德以及我国吴文艳老师对过渡环节的分类标准,本研究将过渡环节分为八类:晨间入园、户内外过渡、“教学一游戏”过渡这里的游戏主要是指区域游戏、点心前后过渡、餐前过渡、餐后过渡、午睡前过渡以及整理环节。


姜勇、项贤明曾指出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世界之中幼儿园生活应当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尽量避免因制度化、集体化的管理而突兀地中断活动或过渡生硬而造成幼儿忙乱、困惑、无所事事。有研究表明优良的日程表应该是这样的:日常活动衔接顺畅,针对儿童的个别需要调整日程。在一个高效的过渡环节中幼儿“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无须教师重新安排能很快从一个活动转移到另一个活动中或者处理掉必要的材料。但教师依然要关注过渡环节的整个过程将过渡环节当做幼儿学习的机会。


然而,许多教师未能重视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过渡环节质量欠佳。笔者借助于非参与性观察深入幼儿园半日生活现场获取资料,对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并试图提出适宜性的组织策略。



二、讨论



(一)过渡环节的教育意识


无论是过渡环节在幼儿园半日生活中所占比重过高,还是幼儿在过渡环节中时常表现出“无所事事”的状态、师幼互动质量低下其组织松散、衔接低效的背后反映出的都是教师对过渡环节的存在价值缺乏认识因而未曾真正地将过渡环节纳入其教育意识。过渡环节穿梭于一日生活中必然要先经历教师观念的筛选过程。因此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将其纳入教育意识。


1. 过渡环节质量的高低与幼儿一日生活的流畅性和有效性相关联。


过渡环节是一日活动的“中转”与“纽带”教师能否将其纳入教育意识范畴之中关系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流畅性与有效性。不同的过渡环节有着不同的价值和衔接作用如集体教学和游戏活动之间的过渡有利于幼儿消化集体教学中的学习任务、完成小组活动、让思维放松以迎接游戏;户内外过渡流动于幼儿园的角角落落能促进幼儿活动身体、熟悉园所环境;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教育意识,充分运用各类过渡环节的优势科学合理地组织过渡环节促进幼儿一日生活的流畅性和有效性。


2. 过渡环节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服务行为相关联。


从社会心理需要来看幼儿有对责任感的需要它主要表现在自我服务和管理、独立解决问题、开始接受任务、喜欢帮他人做事及对集体规则的维护等方面。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是有能力且乐于自我管理的而且这种需要可以通过过渡环节得以满足。然而,研究显示,教师在过渡环节高控幼儿让幼儿整齐划一地执行任务,会使幼儿失去学习的机会。


3. 过渡环节与幼儿的学习机会相关联


过渡环节蕴藏着丰富的学习机会,如把过渡环节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可以让幼儿的学习得以自然地延伸;过渡环节能为幼儿提供行动的机会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过渡环节也有助于幼儿发挥潜力增强自主意识;还能使幼儿稳定情绪减少攻击性行为。正如高宽课程所认为的当被看作教育机会时过渡环节包含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所有要素。然而研究显示,过渡环节在园所中主要以生活类内容为主,这容易使幼儿错失学习机会。


(二)过渡环节的数量与时长

在一日活动中应当占多大比例如何把握过渡环节的数量及所占时长其实很难去做硬性规定。通常一个学前教育项目会包括12~15个过渡环节并且过渡环节大约占儿童一日时间的20%~30%。其实,过渡环节的数量和时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从园所层面来看当前幼儿园班级实行集体化管理的模式受园所空间与教师资源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只能以增加过渡环节来保证一日活动的正常运转。此外,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表的制订上缺乏将过渡环节纳入其中,教师在实际的组织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难以把控的局面,就会影响过渡环节的时长。其次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的时间观念影响了过渡环节的数量与时长。


(三)过渡环节的预知意识

儿童是有能力的、有自信的、自主的学习者和沟通者他们是幼儿园生活的小主人对自己的时间应该具有“知情权”,而不是被教师牵着走。因此,教师对过渡环节的预知极其重要。教师的预知意识薄弱内在地显示出教师缺乏幼儿本位的意识。教师在组织过渡环节时必须尊重幼儿自然的时间表和幼儿内在的时间体验以幼儿内在的时间进程和时间体验为活动转换的首要依据。合理的过渡预知能帮助幼儿与生活时间建立联系促进其自身内在时间表的形成。发展适宜性实践的过渡环节在预知策略方面提出三个原则:提前告知活动即将发生变化、教师指导清晰具体、运用常用的提示。教师若突兀地让幼儿开始过渡会造成幼儿迷茫与混乱这是因为幼儿可能沉浸在游戏中不愿意出来也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过渡而拒绝而不清晰的过渡指导会导致幼儿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而无所事事。


(四)过渡环节中的教师职责

教师是过渡环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虽然研究显示,教师在过渡环节中的参与度高但是其行为大多只是维持过渡环节正常进行所必需的行为未能顾及幼儿的个体需求。有研究表明教师在过渡环节中的职责应是监督幼儿并表扬幼儿合理的行为。因此教师在过渡环节中的职责没有到位。究其原因,一面是由于教师间没有很好的分工对自己的职责不够明确以至于教师的重心在同一时刻只倾向于同一个焦点而疏忽了对其他事情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师对过渡环节的组织能力较弱。过渡环节具有细碎、难以把控的特点时常出现不确定性因素而令教师不知所措。



三、教育建议



(一)关注过渡环节,将教育融入其中


首先促使幼儿在过渡环节中发展自我管理、服务集体的能力。如支持并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儿童承担管理教室的职责或特定的任务,或者为他们提供帮助同伴的机会。其次,利用各类过渡环节的特征创造丰富的学习机会。例如,通过强调儿童正在学习的某项技能,如识别他们的姓名、服装色彩或地址使他们从集体活动过渡到下一个活动;在户内外过渡中为幼儿提供运动的机会、了解园所环境的机会通过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从班级走到户外来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等。


(二)权衡过渡环节的数量与时长

过多的过渡环节会影响教育质量和儿童学习应尽量减少过渡环节的数量。此外匆忙过渡会给儿童和成人造成压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慎思一日流程剔除不必要的过渡环节。例如允许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单独用点心来代替先组织幼儿集体吃点心后再进入区域游戏。其次让过渡环节“具有一定时间长度”不要匆忙过渡。


(三)灵活运用过渡环节的组织策略

首先重视对过渡环节的预知。在预知时间方面教师应当提前预知过渡。有研究表明,在幼儿进行艺术性、创造性活动时,提前5分钟告知幼儿活动结束为宜;在娃娃家游戏中可提前3~4分钟告知幼儿游戏即将结束。观察中,也发现幼儿在进行户外运动时较难立即停止活动,建议教师提前2~3分钟告知。在预知内容上,信息要清晰、具体。一个明确的预知内容应该包括:


第一,对当前活动即将结束的提醒;


第二对即将开始的活动的预告;


第三交代在开始下一个活动前需要做什么。


当然,具体内容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其次,明确教师在过渡环节中的职责。教师要履行合宜的职责不仅要教师间合理分工还应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在组织方面,教师需要积极地投入巡视、走动和互动的监督工作中。巡视包括环顾教师四周并注意儿童的行为,走动指的是无规则地移动并近距离地控制和强化儿童的行为。互动包括示范、与儿童交谈、强化行为以及在必要时提醒教师对他们的期待。


在分工方面教师应该事先明确自身的责任并在组织过渡环节时合理站位。如在吃完点心准备去户外的时间里可由一位教师站在门口组织幼儿进行一些过渡游戏另两位教师负责帮助整理。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  ◆  ◆  ◆  


拓展阅读:

虞永平:什么学习内容对幼儿有价值?

胡华:“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考与探索

叶平枝:从师幼互动看教师的“为”与“不为”

刘晶波:幼儿为什么喜欢告状

刘焱:融合课程与游戏的实践

吴荔红:如何撰写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

沈颖洁:幼儿园语言教学如何支持儿童深度学习

孙蔷蔷:幼儿园该如何自我评估园所保教质量

秦元东:活动区与材料区——游戏空间规划的来龙去脉


王春燕:关注过渡环节,将教育融入其中-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王春燕:关注过渡环节,将教育融入其中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