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雨天的午后,孩子们在起床的音乐声中醒来,照往常一样起床、整理被褥、到走廊穿鞋。突然,棋棋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老师,我们走廊的礼仪栏湿透了。”孩子们都围了过去,对着湿透的“礼仪栏”指指点点,议论开了……
孩子们热火朝天地议论着被雨水打湿的“礼仪栏”。
棋棋:“我想是雨太大了才会把‘礼仪栏’打湿了。”
远远:“我刚看到雨是从上面遮阳棚的缝隙滴进来的。”
豪豪:“因为左边的遮阳棚与右边的遮阳棚之间没有连接,所以雨一大就会打湿我们的礼仪栏。”
于是,教师带着孩子们去了三楼的阳台,歉歉指着三楼遮阳棚:“看,雨水就是从这里落下去的。”
力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要不我们找个东西把礼仪栏遮起来,这样它就不会淋湿了。”孩子们都赞同力力的建议。
幼儿是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获得学习与发展的。当幼儿看到被雨打湿的”礼仪栏”这一现象时,当即发现了问题所在,并基于生活经验了解到被雨淋湿的礼仪栏会坏掉,于是幼儿开启了制作”挡雨神器”的探索之旅,尝试解决礼仪栏被淋的问题。我通过认真倾听,积极回应,鼓励他们去想办法,支持幼儿通过尝试、实践,检验各种方法的可行性。
用雨伞挡雨的探索
回到教室后,孩子们开始寻找可用来给“礼仪栏”挡雨的东西。
豪豪: “我看不如用雨伞放到阳台上,给礼仪栏遮雨”。宏宏问旁边的伊伊:“你觉得用雨伞怎么样?”
伊伊:“试试吧!”其他的孩子也纷纷点点头表示赞同。
孩子们向老师借了把伞,并把伞撑开,放在阳台上,左看看,右瞧瞧,又摸了摸阳台,摸了摸礼仪栏,才回教室活动。活动刚一结束,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跑出教室,他们发现阳台的礼仪栏还是被雨水打湿了。
观察了半天的霖霖: “我觉得雨伞太小了,只能遮住礼仪栏的一半。”
齐齐: “我觉得这把雨伞根本没有起到作用。”
用桌垫挡雨的探索
经过观察、讨论后,孩子们决定继续寻找可用来挡雨的物品。
森森跑到在教室美工区找了一张卡纸,兮兮:“森森,这卡纸不防水哦!”森森听了后把卡纸放回了原处。
森森:“那我继续找找吧!”力力指着课桌上的透明塑料垫说:“我觉得用这个或许有用。”其他孩子听了都凑了过去,摸了摸,看了看,齐齐:“要不我们拿出去试试?”孩子们一致赞同。
孩子们把桌垫拿到了被雨淋湿的阳台上,并把桌垫铺了上去。他们观察到毛毛细雨飘落在垫子上,礼仪栏没有被打湿。勋勋:“我想这样礼仪栏就不会打湿了。”元元、霖霖、妍妍、素素都点点头。
随着活动的结束,孩子们一溜烟似地跑到走廊阳台,看看礼仪栏有没有被打湿。远远 : “小雨的话可以用这垫子,礼仪栏不会被打湿。”
孩子们午睡醒来,发现礼仪栏又湿了,齐齐对力力说:“中午肯定下大雨,你们看,操场都是雨水。我们用这桌垫,小雨还行,大雨的话根本起不了作用。我觉得,我们还要重新换可以用来挡雨的材料吧。”力力:“用什么材料好呢?”
带着疑问的孩子们回到教室,教师带领孩子展开了一场寻找适合挡雨的材料的主题谈话活动。
妍妍: “要用防水的塑料。”
彤彤: “用雨伞那样的防水布。”
颜颜: “用大的塑料袋。”
齐齐: “用矿泉水瓶子。”
元元: “矿泉水瓶太小了,根本起不到作用。”
齐齐走到台上来用手比划着说:“把瓶子剪成两半,用胶纸连接在一起不就可以挡雨了吗?”孩子们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力力说:“那岂不是要很多的矿泉水瓶。”齐齐说:“对,大家都要帮忙收集哦!”
第二天,每个孩子袋里装的、手里拿的,都是切成两半矿泉水瓶。孩子们以组为单位把瓶子用胶纸连接在一起,齐齐忙得不亦乐乎,指导每组成员的制作。
孩子们发现矿泉水瓶用胶带和胶纸粘不牢,齐齐思考了片刻说:“老师可以帮忙吗?”元元听到赶忙跑去找老师的工具箱,并带来了插上胶棒的胶枪,他请老师帮忙,用胶枪把瓶子连在一起,元元亲身做了示范并在旁指导。
在孩子们共同努力下,用矿泉水瓶制作的“挡雨神器”新鲜出炉了!
孩子们一起把“挡雨神器”带到了阳台上,并找寻可以用来把“挡雨神器”垫高的东西。润润、芯芯、帆帆找来了几个雪糕筒,并把“挡雨神器”靠在上面。
孩子们看着他们共同制作的挡雨神器,看小雨滴滴答答地落在挡雨神器上,沿着挡雨神器往下流,他们开心极了。
经过观察,孩子们发现“挡雨神器”只能遮挡阳台的一小部分,他们又重新制作了两个,并投入使用。
随着幼儿游戏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对于材料的使用有着自己的判断和选择。通过幼儿的商讨,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游戏的需求,他们尝试了用了雨伞、桌垫进行挡雨,再到用矿泉水瓶制作了”第一代挡雨神器”。教师在此过程中倾听幼儿的想法,协助他们解决所需材料,比如发动家长的支持,搜集更多的同样规格矿泉水瓶,支持幼儿游戏持续开展。
寻找新材料
天气放晴了,孩子们把“挡雨神器”收进教室,找了半天,找不到适合存放放的地方,最后只能放到了存放被子的柜子上。
经过半个多月的晴天,又迎来了雨天,孩子赶忙拿出他们的挡雨神器,他们发现有两个神器散架了,修复好又投入了使用。
一场倾盆大雨过后,孩子们发现“礼仪栏”又湿了一大片,孩子们讨论后决定重新寻找制作挡雨神器的材料。
他们在教室里转了转,看了看,力力拿着“书香口号牌”自言自语:“要是有大一点的这样一块板就好了。”兮兮、豪豪、闻闻、伊伊、沐沐、萱萱、楠楠、帆帆都围了过来,接过手里捏了捏,看了看。他们非常赞同力力说的材料。
老师拿出制作”书香口号牌”用剩下的KT板,力力开心极了:“对!就是它了。”
商讨及投票
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商讨着如何用新材料制作“挡雨神器”,并绘制了设计图。每组还请一位代表讲解他们的设计图,并用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设计图的投票。
阳台测量
经过商讨后,孩子们制定出制作的步骤:1.测量2.裁剪3.支架连接4.投入使用。
孩子们拿着尺到阳台进行测量,并按测量长度做记号,他们从量尺上红色100的数字开始数到固定的位置,再把量尺从记号的地方测量出30的数字。
齐齐:100就是1米,30就是30厘米啊。思考了片刻,力力:就是1.3米。孩子们都不禁说:“哇,我们要做这么长的挡板啊!”
齐齐把测量到数字将其填写在记录纸上,思思突然想到了什么,说:“哎!我们忘了量阳台宽度了”。于是他们又开始测量阳台的宽度,测量到的数字是30。齐齐: “30厘米。”思思在记录纸上填上了阳台的宽度。
挡雨板的裁剪
孩子们按测量的结果,用尺在KT板上比划着,按阳台的长、宽尺寸裁剪KT板,设计新的“挡雨神器”。
孩子们发现了问题,他们发现裁出的KT板软软的。
妍妍:“这么软,会不会一下子就破掉?”
玮玮:“是啊!那怎么办?”
力力:“要不,加多一块?”这个想法得到大家的认同,他们用刚才的方法,又裁出了一块KT板,并把两块KT板用胶纸固定在一起,增加了KT板的硬度。
孩子们把制作好的“新挡雨神器”坚立在阳台上,孩子们发现雨还是会淋到阳台和礼仪栏。于是,他们在挡板上增加了夹子和绳子,把夹子夹在挡雨板上,并把绳子的一端用夹子夹住绳的另一端,在老师帮助下绑在阳台栏杆上。孩子们还在挡雨板与栏杆之间,卡上了第一次用矿泉水瓶制作的“挡雨神器”。
元元、勋勋把裁出剩下的半块KT板也拿了出来,他俩请老师也把半块KT板放到阳台上,并拿来了两个“雪糕筒”让半块KT板靠在上面。
力力、齐齐看到了,力力指着半块KT板说:“我觉得它们的长度、高高度不够,是不能挡雨的。”齐齐说:“要不,就再找多一块大小相似的KT板,架上去。”元元、勋勋听了点点头。
孩子们围着改良的”挡雨神器”,开心地谈论开了。
妍妍: “我觉得这个神器应该可以挡雨了。”
力力: “我们要观察几天,就知道能不能挡雨了。”
豪豪: “ 对,如果礼仪栏不被雨淋湿,就是有效的。”
元元: “我觉得应该有效的。”
挡雨板连接材料的设计
第二天,孩子们早早来到教室,发现“挡雨神器”躺在了阳台上,阳台、礼仪栏都湿了一大片。
沐沐大惊失色地说:“你们看,‘挡雨神器’倒了,礼仪栏全湿了”。
勋勋: “我想应该再绑一根绳子,绑紧点。”
霖霖:“不,要用坚固的棍子,支撑着挡板比较好吧。”
元元:“对,用坚硬的棍子,但用什么把它固定住呢?”
颜颜:“用夹子,就像这个,她指着黑板的上大夹子。”
力力:“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牢固,不然掉下去砸到人,要是砸伤了就不好了。”
孩子们激烈讨论着,我建议大家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绘图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个建议得到了一致认可。孩子们拿起画笔唰唰地忙碌起来,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们进行分享。
最后,孩子们还是用了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了认可的“挡板连接”设计方案,最终颜颜的设计方案获胜,她拿着她当选的设计图,进行详细的讲解。
她的设计方案是:用两根棍子和八个大夹子分别夹在挡板和栏杆上,让挡雨板和阳台栏杆做连接。
在同伴的帮助下,颜颜找到了设计图需要的棍子,并在教室里找到了几个大夹子,她请了同伴协助尝 试把大夹子夹在棍子和挡雨板上,尝试了好几次都没办法夹住。
齐齐:“颜颜,用绳子试试。”
颜颜听了后,到美工区柜子上寻找绳子,闻闻、彤彤、妍妍也帮忙找出了绳子并递给颜颜。颜颜把夹子用绳子缠绕在棍子上,花了很长的时间,棍子上的夹子用绳子连接在一起了。颜颜开心极了,她把棍子抬起,接着夹子连着绳子掉落了下来。
连接挡雨板材料的选定
元元站起来说:“我想,这方法不行啊!也不牢固,一下子就掉下来了,这样放在阳台上是很危险的。”
沐沐:“对对对,我们再想想别的材料吧!”
森森对同桌的恒恒说:“有棍子带夹子的吗?”
宏宏:“有了有了,我想到了一种我家的稳定支架,它是可以把手机固定在桌子的一种神器。”
恒恒:“是带夹子的吗?”
宏宏:“有,一个夹子,很像我们教室的黑板夹,另一边是锁紧在桌子上的,但它不是夹子。”
思思:“那明天你拿来教室可以吗?”
宏宏:“没问题。”
一早宏宏带着“稳定支架”来到了教室,孩子们围在一起讨论开了。
闻闻:“这连接夹子的这地方很坚固,像小棍子。”
萱萱:“我觉得和颜颜的设计图有点像呢!”
楠楠:“确实很像。”
远远:“要不我们把它夹在挡雨板上试试。”
于是,孩子们动手尝试着把“稳定支架”与挡雨板的连接。思思、远远,探索了一阵,拧开了“稳定支架”一头的螺母,并把两片夹板扣在挡雨板边缘,再拧紧螺母,“稳定支架”的一边就牢牢地固定在挡雨板上了。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到阳台,请老师帮忙,把“稳定支架”连接在挡雨板上,另一边固定在阳台栏杆处。
孩子们看了开心极了,思思说:“可惜只有一根,要是两根,稳定性就更高了。”
彤彤说:“我家里好像也有一根,要不明天我也拿来吧!”
第二天,孩子们把彤彤带来的另一根“稳定支架”也固定在挡雨板上,让它与栏杆做连接。
这时,雨越下越大了,孩子们又发现,三楼的阳台的雨水,滴滴答答地落在挡雨板边缘处,雨水溅到了阳台,孩子们观察后,得出结论:挡雨板的高度不够,挡板没什么弹性。
孩子们一起商讨,决定用带有弹性的材料,加高挡雨板。于是,孩子们到教室,找出购买绘本时留下的“快递气泡袋”,孩子们用透明胶带把“快递气泡袋”粘贴到挡雨板上,发现溅水的现象也不见了。
投入与使用
“挡雨神器”制作好了,孩子们开心极了!他们每天都会到走廊阳台,仔细观察“挡雨神器”。看着不被雨打湿的礼仪栏,孩子们眼里闪烁着光芒。他们还在挡雨神器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标识。
后来,有几天天气放晴了,不需要“挡雨神器”了,于是,新的问题产生了:如何收纳我们的挡雨神器?如何做出更加符合人们需要的作品?我们的孩子们开启了第二阶段的探索……
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合作讨论,根据生活实际的发展变化,表现出持续的积极态度和热情,教师每天都会主动倾听幼儿的想法,教师的支持与关注更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
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我们想象的更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大胆放手,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主动性,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尝试、去探索,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挡雨神器诞生记
收纳问题的探讨
天气放晴了,孩子们把”挡雨神器”从阳台搬回教室。力力:“老师,要放哪里?”元元:“放收纳被子的柜子上吧!”
商讨制作可收纳的挡雨神器
远远:“要是这挡雨板能卷就好了,我们就可以把它卷小放到柜子里,就不用老师拿椅子垫脚放到柜子上了。”
桓桓: “对!不然收纳太麻烦了。”
元元: “要不,我们重新制作一个可以卷的挡雨神器?”
说完元元与身旁的几个同伴商量着什么,过了一会他拉着几位小同伴走了过来问:“老师,我们决定要重新制作挡雨神器。”
我问: “为什么呢?”
元元:“我们要制作可卷的挡雨神器,这样方便收纳了。”他边说边比划着。
我问: “当然可以,但那是全班小朋友的想法吗?”
元元抢先说:“不,是我们几个的想法,不过我觉得小朋友们都会同意的。”
远远:“不一定,你怎么知道别人就想重新制作了?”
力力:“要不,等下把我们想法与小朋友们说说,看看他们的意见?”
在旁边沉默了许久的妍妍: “对,举手表决。”
关于再次制作的投票
运动回来,晨谈时间,谦谦、元元、力力、远远走到教台。
元元 :“伙伴们,我们觉得这挡雨神器,收纳太不方便,我们要不要重新制作一个可以卷的挡雨神器呢?”元元比划着卷的动作,他说:“卷成一小圈可放收纳柜。”
下面的小朋友们听了窃窃私语着,这时兮兮站起来问:“用什么材料可以卷啊?”元元听了四处张望,在寻找什么,远远指着桌垫说:“这个不就可以卷了吗?”兮兮双手抓起把桌垫一角试着卷起,她说:“这倒是能轻松卷起来。
元元: “那我们要不来个举手投票,要一起制作可卷的挡雨神器请举手。”
投票结果:29位小朋友举手表决,有3位小朋友没举手。
力力:“帆帆、森森、勋勋,你们不想制作?”
帆帆:“我不知道怎么制作。”
勋勋:“有设计图可看吗?”
森森:“对啊,都不知道怎么做。”
远远:“这有什么难的,我们分组设计,哪组设计得好,就用它。”
孩子们听了纷纷点点头。
分小组绘制的设计图
孩子们以组为单位,绘制设计图。而此时的远远,力力却在教室里各个区域和角落里寻找着什么,他们最后停在了图书角旁边放画架的地方,远远把画架挪开,拿出中班时”泡茶区”使用过、有点破旧了的”屏风”看了看,他轻声问:“老师,这”屏风”的支架是什么材料,这屏风我们还需要用到吗?”我告诉孩子们,”屏风”的支架是PVC管,如果需要可以给他们进行使用。
力力: “PVC管,像塑料一样,不怕水。”
远远:“力力,这个可以啊!”
他们看完又把″屏风”放了回去,这时啪的一声响,″屏风″支架的一边散架了,他们又蹲了下来,观察了好一会,远远对力力说:“这个是拼接的,有4个接口,看,把这一边的PVC管接进弯角接口,它又完整了。”说完,远远和力力一起修复了屏风,然后回到坐位,与同伴商讨绘制”可卷挡雨神器”设计图。
孩子们经过商讨,共同完成的设计图新鲜出炉了!
最后远远、力力所在的B组的票数最多, 力力代表小组为大家进行了讲解,他们的设计图是用”屏风”PVC管当框架,把透明桌垫用魔术贴与框架进行固定,再用稳定支架做挡板与阳台的连接。
这样,晴天收纳时,撕出桌垫,卷起来,再把PVC管支架拆了,就可进行收纳。孩子们按照设计图制作了可卷的挡雨神器,并把挡雨搬到阳台上投入使用。
第二天,孩子们来到教室,发现“挡雨神器”上的透明桌垫一角掉落了,孩子们纷纷动手进行了修复,他们用力把桌垫与PVC管上的“魔术贴”进行贴合。
等到放学时,孩子们发现整块桌垫都掉落在阳台上,只剩下支架孤零零地架着。于是,我给孩子们留了问题,让孩子们思考“魔术贴”掉落的原因以及改进的措施。
分析挡雨板掉落原因
孩子们一早来到了教室,我与孩子们开展了一场“主题”谈话,孩子们把挡雨板掉落的原因进行分析。
远远: “魔术贴不黏。”
力力:“魔术贴太重,贴不紧。”
愉愉: “应该在桌垫上打孔用绳子绑。”
远远: “用夹子吧!”
兮兮:“对!用很多夹子。”
伊伊:“用几个?”
远远:“12个,长边夹4个,两个边就是8个,短边夹2个,两边就是4个。
力力说:“我赞同12个。”
元元:“我也赞同,你们赞同吗?”
元元问班里其它小朋友,最后,大家都赞同用12个夹子。
我问: “用12个什么夹子呢?”
大家听了,你看我,我看你,霖霖站起来指着老师的两个黑板夹说:“用这种夹子”。
兮兮: “ 不不不,太大了,12个夹上去感觉太丑了吧。”
齐齐听了说:“像黑板夹这种夹得很紧,但要比黑板夹小两倍的才可以。”
颜颜:“对,那选用黑色的。”妍妍、歉歉、元元同时说:“不,太丑了不能用黑色。”
齐齐:“我觉得垫子是透明的,用透明夹子最好了,而且夹子多,用透明的看起来不明显又好看。”
远远:“同意。”
宏宏说:“我家好像有透明的夹子,是姐姐夹作品用到的。”
闻闻问宏宏:“有几个呀?是大还是小?”
宏宏:“很多个,比黑板夹小,估计小两倍吧!”
元元开心的站起来说:“太好了!宏宏,明天你向姐姐要几个,带来使用可以吗?”
宏宏: “我想姐姐会同意的。”
元元问大家:“你们同意用12个透明夹子吗?”在孩子们的赞同下,大家决定用12个长得像黑板夹且小2倍的透明夹子,把桌垫夹在框架上。力力、齐齐把他们的设计方案绘制成了设计图。
第二天,宏宏带来了一盒透明的夹子。孩子纷纷动手用夹子把透明桌垫夹到了框架上。很快就改装好了可以卷的挡雨神器。
美化挡雨神器
- 挡雨板作画的争议
当孩子们准备拿到阳台时,伊伊说:“我想,我们把它变成一幅漂亮的画吧。”
彤彤:“要画什么?画海底世界?”
妍妍:“画滑板车。”
兮兮:“画四季。”
宏宏:“画地球。”
孩子们各说各的,争论不休。
B组的远远问力力:“我们画海底世界怎么样?”力力点点头说:“可以”。他们又问了同组的几位同学,最后,力力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们组都要画海底世界。”其他组听到了,也进行了商讨。
- 协商确定绘画主题
我请每组的一位代表,讲述商讨的结果:A组画海底世界,B组画海底世界,C组有四位小朋友要画海底世界,另两位要画太空,D组画太空,E组四位小朋友画太空,有一位要画海底世界,另一位要画四季。
我说:“哪位小朋友愿意帮忙统计每个小组商讨的结果?”元元自告奋勇地担任了这份工作。
元元根据统计的结果说:“有3个小组画海底世界,其中有一组的两位小朋友有不同意见,要画太空。另3个小组画太空,其中有1组的两位小朋友有不同意见,一位要画四季,一位要画海底世界。”
齐齐听了说:“有一组不同意见的这两位画太空的,就加入画太空小组,不就可以了吗?”这两位小朋友听了点了点头说:“好!”
国国:“另一组画太空的,其中的一位要画海底世界也并在画海底世界的小组吧!”
闻闻对同组画四季的舟舟说:“要不你也画太空可以吗?”
舟舟:“不,我想画四季。”
坐舟舟旁边的颜颜:“要不,下一次再画四季可以吗?你画太空人实在太好看了。”舟舟听了点点头,同意了画太空。
挡雨板上的创作
于是,孩子们按不同主题分成了两组,开启了作画之路。孩子们分工明确,和谐创作,有的画轮廓,有点涂颜色,大家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在孩子们的共同创作下,?可卷的“挡雨神器”新鲜出炉了!
孩子们把画着“海底世界”“太空”的挡雨神器放到了阳台上,并用稳定支架连接。
孩子们围着阳台上的“挡雨神器”开心极了,这时有位老师路过,兮兮说:“老师,您看,是不是美极了?是我们一起完成的!”
老师称赞了孩子们能够协商解决问题,合作完成的作品形象丰富、姿态各异,点了一个大大的赞!孩子们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天气放晴了,孩子们把挡雨神器从阳台撤下来,拿到班里,一起动手进行收纳,有的拆下稳定支架,有的把夹子取下,有的把挡雨板卷起,最后,孩子们把卷起的挡雨板、透明夹子、稳定支架收纳到了柜子的最底层,又把挡雨支架拆开,收纳到储存被子的柜子旁的缝隙里。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教育契机。教师对于教育契机的捕捉能够激发幼儿更加深度的学习探索。由于有了之前成功的经历,幼儿立即对容易收纳的“挡雨神器”产生了探索热情,并迁移经验解决问题,开启新的学习探索之旅。教师成为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支持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跟随儿童的脚步,放手让孩子们去发现、感知、探索。
从设计图的制作,到调整制作的材料,再到通过观察探讨发现问题,从而改良完善,孩子们最终做出了精美实用、方便收纳、符合人文精神的“挡雨神器”。幼儿能够有效迁移原有的经验去进行新的尝试,每一次问题的探索,都是丰富认知的过程,不断建构出属于自己的学习经验。在这过程中,幼儿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到幼儿一些关键性的提问,帮助其拓展思维、深入探索,关注到幼儿每一次探索背后的成长。当幼儿发现楼上的班级雨水滴落很严重时,想到要再制作一套“挡雨神器”给他们,这个想法得到小伙伴的支持,更得到老师的高度赞赏,这些小小的行为背后,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赓续与传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教育契机,引导、支持幼儿的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允许幼儿试错,允许幼儿有不同的表达,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品质。
本次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孩子们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解决困难时的不折不挠,思考问题时的奇思妙想,让老师们禁不住惊叹。孩子们每一天因为“挡雨神器”总是兴致勃勃。回顾幼儿制作挡雨神器的游戏历程,是孩子们整合生活经验的过程,也是幼儿发现、创造、探究的过程。
大班幼儿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想象力也十分活跃,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建造能力和技巧。此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需求提供了KT板、桌垫、PVC管、稳定器等游戏中需要的材料,支持幼儿创作。幼儿利用已知经验,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讨论、合作、分工、观察、探索、改良,最后制作出方便收纳,精美,实用的挡雨神器。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支持孩子的探索与创造,引发了他们的深度学习。孩子们也在这过程中提升了自信,空间思维、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看着幼儿园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我们看到了“幸福”的模样。有人说,幸福不是教室有多大,而是教室里的笑声有多甜。如何更好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持?我们的探索永远在路上。
单位 |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市机关少霏幼儿园
作者 | 陈玉华 吕小佳
责编 | 田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