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中最富表现力的一种,是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情、音乐表达自己情感体验、 “寓学于玩”的一种游戏形式,这一游戏形式体现了《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 “珍惜幼儿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的指导精神。我班通过开展戏剧主题《拔萝卜》,有效推进了幼儿游戏并提升幼儿戏剧表现能力。
一、基于优师教研,选择戏剧游戏的内容
幼儿感兴趣的、喜爱的、津津乐道的故事,一定可以成为他们乐于表演的创意戏剧剧本。因此基于优师教研,去关注、寻找、挖掘适宜的戏剧剧本,是一个精彩的戏剧游戏的基础。结合我们的开学课程前“兔”似锦,快乐出发,孩子纷纷说道……
它爱吃红红的、绿绿的萝卜!
于是我们以优师教研出发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拔萝卜”作为我们本次的戏剧主题。
二、追随儿童的兴趣,进行戏剧剧本的改编
改编前
开展集体活动《拔萝卜》,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学习简单的语句。
拔萝卜啦!
改编后
小班孩子的思维很简单,他们认为体积大,爱吃萝卜的小动物一定能拔出大萝卜。在这简单的故事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加入不同的动物角色。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喜欢能表演又有趣味性的故事,于是孩子们在原本枯燥的语言活动中加入了动作及表演,使故事趣味性更强,孩子们的兴趣也浓厚了!
三、尊重儿童的构想,支持戏剧材料的准备
在幼儿眼中,教师事先准备的精美玩具并不比他们自己制作的道具更具吸引力,而幼儿亲自制作游戏材料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蕴含丰富的学习机会的一种活动。
场景性环境:柜面式创设
依据孩子的身高我们选择在柜面上创设小景,给孩子提供了草坪、栅栏以及多种材料,孩子发挥想象用彩泥制作小兔子和萝卜、用蛋壳制作小房子等等。
场景性环境:墙面式创设
《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在墙面创设我们只给幼儿提供边框,边框里的作品都来自于幼儿大胆创作。
空间性环境:空中式环创
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空间,创设开放的,多样性的区域活动空间。”由于教室空间比较小,为了减少空间占用,我们创设了空中式环创“小兔拔萝卜。”
四、区域游戏的呈现,促进戏剧能力的提升
区域游戏给予每个幼儿自主体验、实践的空间,让幼儿身体、心灵、思想方面都有机会自主表达。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区域活动,观察幼儿在戏剧游戏中的表现力和创意性,提高表演能力。
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区域游戏当中,引导幼儿将“玩”和“学”结合起来,通过“玩”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由、快乐地学习和探索。
创设情境幼儿喜欢的场景,将点卡与实物匹配起来。
在 “萝卜地”戏剧区域游戏中,将手口一致点数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例如:小兔今天需要吃4个萝卜,你们拔4个萝卜哦!
孩子们尽情地创设着自己喜欢的语句,例如:小兔子“咻咻咻”我来拔萝卜啦!毛毛虫“喋喋碟”我来拔萝卜啦!
在绿绿的田地里,好多小动物都来拔萝卜啦!有小猪、小狗、小兔子,孩子将这些手偶娃娃套在手上玩的不亦乐乎!
在开展戏剧游戏中,整合戏剧的本质特性与游戏活动的优势,通过区域活动和幼儿的自主参与,最大范围地综合各类领域知识,最大密度地体现各种教育功能,最大幅度地展示幼儿的自我表达,提升了幼儿的各种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指南》提倡的 “以儿童为本”的精神内涵。
文字 |桑凌燕
排版 | 杨燕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