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有效推进户外锻炼研究,3月24日下午,如皋市“雅云工作室”户外锻炼微项目组领衔人、主持人及园内骨干教师相聚高新区实验幼儿园,开启了新学期对户外锻炼项目的探索与研究。
交流分析 思辨推进
领衔人丁佳雷老师从分析上学期研究过程中的基本情况、介绍本学期工作计划及思路、问题研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上学期研究情况的基本分析:
1. 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运动核心经验的认识存在不足。
2. 以基本动作为侧重点梳理的案例有待验证。
本学期工作计划及思路:
2
1.聚焦每月研究内容,收集游戏案例。
(1)项目园利用本园游戏材料进行户外锻炼活动并收集户外锻炼案例。
(2)每月针对计划内容进行理论学习与研讨梳理。
2.兼具数据收集,做科学评测。
(1)2月份-3月份:结合指南与国民素质测量进行数据收集。身体移动能力(跳、攀爬)
(2)4月份:观摩现场、经验分享平衡能力游戏案例(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3)5月份:理论+实践:身体控制能力游戏案例(翻转、滚动等)
(4)6月份游戏案例与游戏材料梳理,利用量表进行游戏有效性评价。
问题研讨:
3
研讨活动围绕三种不同类型的实施困惑展开,引发大家的思考与讨论。
刘芬园长:晨间锻炼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场地资源。
例如大型玩具、小树林、小山坡等资源,创设多个情境让孩子锻炼,而不是只有一个锻炼的项目,对孩子来说缺乏挑战性。如在进行基本运动项目“走”的锻炼活动中,可以设计3-4个游戏关卡,有交叉走、高抬腿走、跨步走、半蹲走等,这样锻炼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不同难度游戏情境的设计能够满足不同运动水平幼儿的需求。
主持人陈静园长:以具体案例说明,任何动作的发展阶段、呈现的不同水平都是幼儿的必经阶段,我们要继续对标《指南》《指导手册》厘清目标,根据小、中、大幼儿的年龄特点做适宜的锻炼,强调自主锻炼游戏中幼儿从对材料、环境的探索,不断深入有一个发展过程。同时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要做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结合陈静园长分享的案例,领衔人丁佳雷老师带领老师们体验动作,在体验中发现单脚跳动作发展的规律。
主持人章美玲园长:针对类型2中的问题提出晨间锻炼的是增强幼儿健康体质的有力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促进幼儿钻、爬、跑、跳、投掷、平衡等身体动作全面发展的体能锻炼活动,提高幼儿晨间锻炼活动的质量。给予幼儿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独立地去应对问题,尽情享受锻炼带来的刺激和快乐,体现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索、愉悦运动”的锻炼理念。
结合大家在研究中的困惑,各主持人进行了交流研讨,进一步对本项目组实施方向和方法有了充分的认识。
阶段部署 聚力成长
领衔人王燕园长带领大家回顾实践手册,与大家分析手册中还需调整、完善的地方。
她提出:基于整理的案例通过实践进行验证,进一步完善、丰富已有案例。同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确定案例梳理的内容
1
确定案例梳理的内容,项目组内园所聚焦进行共性研究:继续研究基本动作“走”,根据“走”环境与任务中的“动作”内容,遵循幼儿年龄段特点每周结合难度变化进行案例设计并实践。
2.确定案例的格式
2
增加材料准备照片,并对幼儿锻炼照片进行了详细说明。
民间游戏融合户外锻炼
2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形式多样的民间游戏与幼儿动作发展目标相结合,设计出针对性强、玩法新颖、富有趣味的传统游戏,并在实践中不断观察、分析、调整,最大化发挥民间游戏在户外锻炼中的价值。
总结提升 展望未来
领衔人丁佳雷老师在活动最后给大家提了几点建议:
1. 潜心阅读,夯实理论: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动作发展的关键经验;
2. 指导实践,科学运用:根据幼儿动作发展规律科学设计游戏案例,提高教师对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认识。
暮春三月,
春分三色。
一半春色入心,
一半春色予你,
愿所有美好
如期而至。
愿你我在短暂的春天里,
以努力的姿态,
向前奔跑,
不负春日好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