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5
清明,清明,
这是一个
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节气;
清明,清明,
这是一个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的节气;
清明从诗中走来,
随落花而去,
见证了一个春天的鼎盛繁华。
孩子们画的清明好风光
PART 01
清明好时节
Tomb-sweeping
QINGMING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孩子们查找了“清明”相关资料,一起交流。在搜集资料、主动表达、教师补充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清明的来历、习俗等。
清明,作为节气,它反映了自然界物候的变化。
初候 始桐华
清明时节桐花开。桐花是清明“节气”之花,是自然时序的物候标记。它的开放,标志着绚烂的春季景色达到极致。
二候 田鼠化为鴽
田鼠感受到了春的暖意,尝试从洞中钻出来,但因不适应强烈的阳光而纷纷爬回洞中,此时小鸟多了,古人误以为田鼠出洞后变成小鸟。
三候 虹始见
清明时节多雨,待天气晴朗后,太阳光折射并反射到空气中的优师教研上就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作为节日,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古时“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现在二者已经在习俗上合二为一了。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5ODEyODA5Ng==.html?frommaciku=1(点击链接 观看视频)
PART 02
清明好”诗”节
Tomb-sweeping
QINGMIN
说到清明节不能不提杜牧写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清明》。
孩子们用笔绘出古诗《清明》,清明意境跃然纸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的古诗其实还有很多。通过古诗,孩子们了解古人是怎么过清明的,感受清明节的物候人情。
借着古诗,孩子们徜徉桃红柳绿落花飞絮的诗意清明,体会悲喜不同思念伤怀的不一心境。
PART 03
清明好“食”节
Tomb-sweeping
QINGMING
野菜正在蓬勃生长,怎可辜负它一个冬天的等待。利用周末时间,家长们领着孩子去田间地头寻找春天的味道,认识了各种野菜,并将野菜带到班上来。
你认识这些野菜吗?
快来看,幼儿园里的花坛里也有野菜呦!
寻找
野菜
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荠菜是野菜中最为出名的,荠菜的味道很特殊,用来包饺子或者是熬汤都很美味。孩子们讨论将带来的荠菜做成馄饨。
荠菜馄饨
春天的味道
其余的野菜做成了野菜饼,美味无法言喻!
清明时节吃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历史悠久。古时候,清明节前是寒食节,江南人家不生火做饭,只吃事先准备好的青团,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如今,青团已经成了一道时令点心。
中国地域广袤,南北人民在清明节的食俗上也有很大的区别,罗列出来有吃青团、馓子、欢喜团、画卵、枣糕、清明螺、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孩子们在寒食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带来很多冷食,来了一次冷餐会,感受传统习俗。
PART 04
清明节做什么
Tomb-sweeping
QINGMING
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清明节的习俗有很多,老师和家长们带孩子一起进行了了解,并切身体验和传承这些习俗。
踏青去,收集春天的花朵,留住春天的美丽。
放风筝是清明时孩子最爱的活动。
孩子们拿起画笔,设计出自己喜爱的风筝。
柳枝在古人眼里寓意丰富,有相思、辟邪等含义。
孩子们带来了柳枝,大家一起编柳帽、戴柳帽、挂柳条。
古时清明节有很多的活动,如斗鸡、拔河、荡秋千、蹴鞠等等。
清明节前后,大家扫墓拜祭。我们小朋友也一起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纪念为国牺牲的英雄烈士。
清明
革命烈士不能忘
清明正当时,
趁柳正绿,花正艳,
去踏青吧、
去放风筝吧、
去荡秋千吧
……
捋一缕春风,嗅一丝花香,
携一片白云,拾几片落英。
不负千里莺啼绿映红的好春光。
素材/莘园路大四班
编辑/卢青梅
审核/园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