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美好
-01-
项目组主持人及骨干教师走班观摩小(6)班、中(2)班、大(5)班三个年龄段的游戏现场,从材料的投放、支架的适宜、幼儿的使用、教师的指导与支持等方面进行观摩。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观摩中各主持人依据大小搭配、相同主题、主体色相近搭配等原则,就作品的呈现摆放进行现场调整。
-02-
小(6)班吴晶晶老师以甜甜圈创作为例,从班级美工区彩泥材料的投放以及辅助材料使用两方面介绍,通过前期美工区基础性环境的调整、开放性师幼对话等,引导幼儿选择叶子、木头片、贝壳等辅助材料进行丰富创作。
?
中(2)班郭媛老师分享了游戏故事《与“泥”有约》,基于对幼儿游戏的观察,通过游戏前谈话、创作时引导、游戏后分享、材料位置调整等方式支持幼儿多元化材料的使用和创作。
大(5)班陈娟老师分享了美工区故事《一起“趣”野炊》,通过游戏后分享和孩子一起确定了本次创作主题。游戏中注重观察幼儿游戏,追随幼儿,提供了木片、毛线、铁丝等多元辅助材料。孩子们灵活组合材料,多种方式创作,大胆交流分享,将个性化的经验扩散到全部幼儿,提高了幼儿的创作兴趣和创作水平。
-03-
聚焦本次活动现场,项目组主持人结合幼儿年龄段特点,围绕“支架的使用”、“材料的投放”、“作品的呈现”“开放性师幼对话”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1.关注与生活对接、体验在先的图片支架呈现。
2.根据幼儿经验,按需同步或先后提供多种支架:如基础性图片、主题类图片、实物、绘本、语言支架、立体背景支架等,支持幼儿进一步观察,拓展幼儿思维,激发幼儿兴趣及创作主题的确定。
3.小班支架尺寸不宜过小,适宜单张呈现,便于幼儿观察细节。
1.材料的投放应符合年龄特点,如小班宜投放炫彩棒、大排笔刷、海绵滚轮等大背景处理的工具;材料安全、卫生,组合呈现时色彩审美。
2.超轻粘土、陶土、石英砂、树脂粘土等粘土类材料同步或轮流呈现,拓展幼儿视野,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3.辅助材料色彩不宜过多,与主材料色调搭配符合审美,指导幼儿使用装饰类材料时注意序列美。
1.作品可以按材质、色彩、主题等归类呈现,符合审美要求。
2.作品呈现要突出主体色,在呈现富含多元材料的作品时,要在材料的丰富和作品的美感之间寻找平衡点。
1.丰富背景创作原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材料造景,自由确定创作主题。
2.欣赏区可投放手工类艺术作品,启发幼儿发现手工作品中的主体色、色彩的冷暖、明暗等,并迁移到当下的创作中。
3.通过开放性的对话或提问,引导幼儿选择与自然物相似的颜色着色,正确表达带有固定颜色的自然物。
最后,项目组领衔人周兰梅园长指出:幼儿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身美术素养的积淀,帮助幼儿提升审美经验。
春光不负赶路人,
勤奋耕耘方致远。
项目组成员共思、共研、共成长,
在项目探索的路上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