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师教研
[选最优之路 育至善之人]
常听人说
“要想孩子教育好
家园共育少不了”
而良好的家园共育
离不开“沟通”这条重要通道
如何正确、有效地与老师沟通
希望这篇文章
能给家长朋友带来一些帮助
前段时间一则
“家长午夜给老师发微信被拉黑”的事件
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江苏南通一位妈妈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当上值日生
深夜给老师发了几条长消息
可几天后却发现被老师“拉黑”了
于是将与老师的聊天记录
截图发到微博吐槽
却不料网友们
纷纷站在老师这边
“半夜12点沟通,这位妈妈你是认真的吗”
“教师不是服务行业,家长支付的是教育
不是老师的24小时服务……”
在与老师沟通时
要先判断老师是否忙
针对特别必要的事情
家长可以提前在家打好腹稿


家长老师相互理解
老师支持爱护孩子
孩子进步快乐成长
这才是有效沟通的黄金三角


每逢新学期
都是家长跟风送礼的重灾期
曾问过一名老师
如何看待给自己送礼的家长
老师不但直言自己会拒收
还回答道
“老师们最想要的礼物
是家长的理解和认可
是一份充满信任、温馨的关系
这比任何物质范围的礼物
都强上千百倍”
古语云
“亲其师,才会信其教
信其师,才会爱其教”
请家长放下焦虑
多一份信任和肯定
肯定老师的辛苦付出
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
家长做好榜样
老师做好引路人
家园携手肩并肩往前
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助力


当老师主动向家长
反馈孩子的问题时
多数家长要么一味袒护孩子
“我孩子在家时很乖,不会这么不听话的……”
要么不分青红皂白责备孩子
或者不问缘由直接道歉
“这孩子真不听话,对不起老师,给你添麻烦了……”
这两种反应都不利于
让沟通有效的流动
最好的做法是
家长首先认真倾听
接着询问事情具体发生的时间地点
在了解了孩子在园时的表现后
最后跟老师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老师和家长之间
阳光并坦诚地去交流
不过度论对错
不无来由发泄情绪
才能温和、有效地解决问题

曾在网上看到
一位老师的“自白公告”
事件的起由是
一对家长因为孩子
放学回来口说无凭的一句话
而在班级群里兴师问罪
质疑带班老师一个多小时
不被理解的老师愤而离职
看到孩子受伤了
不由分说在班级群里质问老师
听到孩子说不想上学了
便认为是老师让孩子受委屈了
……
这一定不是沟通的最佳途径
如果有问题可私下沟通
比起当面拆台
私下沟通会让
彼此更容易接受意见
一切为了孩子
老师理解家长对孩子的疼爱
家长理解老师的严厉与不完美
一颗相互理解的心
才能实现双赢
?? 点击查看视频 ??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的效果
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
学校的教学、教育
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
只有同心同力,双向奔赴
才能产出1+1>2的合力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
新学期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早安~
排版|湖乎乎
插画指导|lara
编辑|南村
图文|乔智大叔
·以上图文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1】李玫瑾教授《育儿之道》全110集
【2】曾仕强:《家庭教育》全24集!
【4】《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全文,重磅发布!
【5】教育部丨0~6岁儿童发展的里程碑:儿童发育异常的自查手册
【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漫画版!
【7】100幅漫画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很简单
只有常读和星标订阅号
请按照以下步骤
收获最新“朋友圈”信息
1??打开公众号页面
2??点击右上角 ··· 按钮
3??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