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从“倾听”开始 |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从“倾听”开始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倾听是人与人沟通的品质和技巧。教育中的倾听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手段和目的。

在幼儿园,教育者教育任务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倾听具有特殊的意蕴,即倾听是教师关注儿童的一切行为,并对儿童的行为和情感进行积极、恰当反馈的过程。

倾听意蕴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倾听具有教育性、理解性反馈性和选择性的特点,我们也不难发现,倾听的前提必须是关注,倾听的后续应该是反馈与帮助。

但是目前在幼儿园,我们的许多教师不能有效地倾听儿童无法对每个孩子实施有的放矢的个性教学和帮助,我们的老师变得有些冷漠与浮躁。

 

    我们该如何转变,如何在实践中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我们今天一起来聊一聊“倾听”这个常见的话题。

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从“倾听”开始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01/

听过倾听的环境

倾听也指“倾听的情境”,倾听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它需要艰苦的工作,有时会遭遇困难,但它也能给我们以奇迹、惊喜、热情和激情。校园应该有一个多元的倾听情境。
这一多元的情景包括老师也包括几个儿童组成的小组以及单个儿童,使他们都能够倾听其他人以及他们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在情境中,一个人可以学会聆听和讲述,每一个体都感觉到自己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提供自己对特定问题的解释。在表达我们自己思想的时候,我们重新了解或者重新认识他们。
在幼儿园,我们可以为儿童创设丰富的角色游戏情境,像娃娃家、超市、医院等一系列社会性角色游戏,使这些成为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背景,让儿童在此主动地学习。
正是有了这样的情境,才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更好地研究儿童,促进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

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从“倾听”开始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02/

学会如何倾听

 

?1.真诚的倾听

真诚的态度是教师倾听儿童的必要条件。
一方面,真诚可以为师幼双方的交流创设一个温暧、亲切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儿童可以自由地坦露自己的思想,以真实的面目与倾听者交流在情感宜泄中发现和认识真正的自己。
另一方面,教师真诚地倾听还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使儿童学会尊重与理解。真诚地倾听不是听而不闻、心不在焉或敷衍了事。而是专注地听、思考地听。在注入感情地倾听中,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儿童的交流中。在倾听儿童的同时,也为儿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2.理解性倾听。

教师在倾听中应该有目的地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第一,边听边推断的能力。
儿童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在言语的过程中经常 会出现词不达意、说话跑题或口吃等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听,边思考边听,从儿童的只言片语中推断出他们的真实的思想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边听边记的能力。
即用文字把听到的话语迅速记录下来,以免出现错听和误听的现象。在不便于对儿童的话语当场作出评价时为了过后进行总结,教师可以采取这种办法。
       第三边听边明辨的能力。
      即教师在倾听儿童的过程中,在接收儿童发出信息的同时,进行准确分析,哪些是儿童的真实想法,哪些是儿童为了顺应教师而说出的话哪些是儿童在说谎,哪些是儿童误把想像当成了现实。
      第四,边听边组合的能力。
     即教师对儿童不同的话语内容进行归类、组合,透过现象,探求本质,以求发现儿童真实的个性和儿童的差异。

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从“倾听”开始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3.倾听后的反馈。

反馈是教师在倾听中的最后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及时且恰当的反馈会使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是,在很多教育活动中,表面上看,教师在认真地倾听全体儿童,实际上,教师总是在有意识地选择与心中的标准答案相近、与预成方案相符的声音进行倾听、理解和反馈,其目的是为了严格地执行预定的教学计划,而对于那些与答案无关或相反的声音,教师要么只听不反馈,装作没听见,要么费尽口舌加以引导,其目的是要把儿童引到预设的轨道上来。

如活动主题“奇妙的水”,在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表达自已愿望的机会后,孩子们思维活跃、畅想联翩。但是,教师对儿童的畅想似乎并不感兴趣,她的关注点只集中在教学计划上

因此,对于孩子们发自内心但与教学答案不符的话语,教师仅仅 是听到了而已,并没有做出任何反馈。

教师一直在期待着下一个儿童能说出令教师为之一悦的话语,然后抓住时机进行反馈。在教师的“引导”下,期待的声音终于出现了。这种声音虽然与教师的答案一致,但是,既不是儿童的需要,也不符合儿童的兴趣。

反馈是倾听的终极目的。

听而不答的倾听是无效的听,是做秀的听。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对那些与答案有关的话语进行反馈,与答案无关的话语也要反馈。因为那都表达了儿童的欲望,反映了儿童的情感。生成性教学就是来自于儿童的奇思妙想和教师的随机应变。

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从“倾听”开始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03/

呈现倾听过程

?1.与幼儿一起生活

张华教授在《重建幼儿教育》 报告中认为幼儿的教学应当是:与幼儿一起生活,并指导幼儿生活:与幼儿一起研究,并指导幼儿研究:研究幼儿,欣赏同伴。

张教授认为儿童发展不存在普遍规律,惟一的选择是跟踪并理解每一个儿童,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供可能的帮助。

张华把研究幼儿的基本方式理解为: 倾听儿童

在倾听的基础上描述儿童,描述的过程中反思、理解儿童,在反思、理解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帮助,改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这个方式就是纪录,保证倾听和被倾听是纪录的首要任务。

所以说纪录被视为可以看得见的倾听过程,被视为学习过程的建构,这不仅可以表明儿童个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而且意味着儿童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可见的。

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从“倾听”开始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在《让孩子的学习看得见》 书中纪录了这样一段

孩子玩纸筒的过程:马特的注意力和肌肉紧张度加强了;他抬起这个纸筒,让它稍微倾斜,盯着它的开口看,并且试图把记号笔滑进去。他的努力使纸筒太过倾斜了,所以这一尝试没成功………

艾瑞卡紧紧盯住纸筒好像在等待什么?

记号笔停在里面不出来………

他们试着抬高纸筒的角度,直到两只记号笔从底部鱼贯而出,证实了两个孩子最初的假设,他们的满足感是巨大的,他们的努力和执着得到了回报。

这则片段是通过纪录的手段,使纪录者的思维和解释变成了资料并被明确地加以解释,孩子有效地探究学习过程因为有了倾听者的纪录而呈现在读者面前。

所以说我们可以用笔记、录音、幻灯片和照片等方式记录“倾听”的片段,使其变得更为客观和具有研究价值,促使研究者进一步地研究儿童。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多种多样的话语,所以我们必须去“倾听”他们富有个性的见解,并以此为依据研究和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这是近年学前教育乃至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从“倾听”开始 |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我们必须把教育建立在对儿童的倾听与理解之上,只有在倾听的基础上理解了儿童、呼应了儿童的召唤,才可能为儿童提供帮助。
      我们要站在孩子们这一边,捍卫他们的自由,维护他们的世界,保证他们的安全!
  本文摘自:《当代教育论坛》,作者:浙江省绍兴市鹤池苑幼儿园 教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从“倾听”开始 |学前教育宣传月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