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邀请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紫竹路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向玲娟以“成长即衔接,静待你长大”为主题与各位老师们分享幼儿园如何进行幼小衔接,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幼小衔接课程和活动如何开展,以及幼小衔接的家长工作如何做等一系列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相关内容。
向玲娟
遂宁市河东新区紫竹路幼儿园党支部书记 园长
一级教师
01/基于国家的幼小衔接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也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也是国家教育部深化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落实全面育人的重大决策。学前教育是要促进所有的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 国家政策的提出
1989年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
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
2018年《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
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
2019年《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
2012年 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2013年 学习《指南》,了解孩子
2014年 《指南》——让科学育儿知识进入千家万户
2015年 给孩子适宜的爱
2016年 幼小协同,科学衔接
2017年 游戏——点亮快乐童年
2018年 我是幼儿园教师
2019年 科学做好入学准备
2020年 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
2021年 砥砺十年,奠基未来
2022年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02/基于学校的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就是儿童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时期,也叫做衔接时期,是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从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到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过渡。
在这个互相衔接的阶段,幼儿园幼儿阶段的特点会被逐渐的弱化,小学阶段的特点会逐渐加强。为了让幼儿离开幼儿园后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所以我们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必须分工合作,幼儿园做好入学的准备教育,小学做好小学的适应教育。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六到七岁的孩子,思维能力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同时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习惯、规则习惯、课堂学习习惯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 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在平时的调研当中,我们也从老师角度了解到,当孩子们进入小学以后,会有很多不适表现。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会厌学,有的孩子可能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自主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所以幼小衔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 帮助儿童平稳地过渡到小学阶段,顺利融入小学生活
? 逐步熟悉小学的物理环境
? 逐步适应小学的生活作息和学习方式
? 逐步建构起稳定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 逐步在自我概念上完成从“幼儿园小朋友”的身份定位向“小学生”的身份定位的转换
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当中,在基本原则部分提到了“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原有经验的发展差异。”所以幼小衔接的意义,已经从单纯帮助儿童平稳过渡到小学,过渡到了对孩子终身发展的可持续性上。
? 为了儿童后继可持续发展
? 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
? 影响着其今后对学校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 影响将来的学业成绩和社会成就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更多的是关注孩子发展的连续性,培养孩子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也就是说,幼小衔接,已经不仅仅是这一个阶段的意义了,它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儿童入学是否适应,一定程度上决定他未来对学校、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并且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业成绩和社会成就。幼小衔接不仅仅是这一阶段的衔接,它衔接的是孩子的思维,衔接的是孩子的能力,衔接的是孩子的终身发展。
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相信老师们已经熟记于心,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四个准备”: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
▲ 四个准备
要强调一点的是,很多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理解仅限于学习准备。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学习一些知识性的内容,比如会拼音,会写字,会一些数学的运算,就已经是准备好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学习准备,排在“四个准备”第一位的是身心准备,其次是生活准备和社会准备,最后才是学习准备。所以我们不能片面的看问题,认为只要做好了学习准备就是做好了幼小衔接,四个准备都做好了,才算是真正地有效衔接。
03/基于儿童的幼小衔接
如何基于儿童做好幼小衔接?一直是困扰幼儿园和老师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点,下面结合我们幼儿园的实践经验,为大家讲解我们是如何基于儿童做幼小衔接工作的。
? 从课程入手
我们幼儿园会设置主题活动,每月设置一个主题、有四个大活动,大的活动里又包含很多小活动(活动会有针对性地根据“四个准备”来做)。
如活动一:我长大了,主要侧重身心准备;活动二:我的变化,主要针对社会准备;活动三:我的期望,主要针对学习准备学习能力来做;活动四:我有名片,主要针对社会准备交往合作来做。
? 从活动入手
奇奇乐园的体验活动
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的游戏也为孩子提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渠道,让孩子在游戏当中有感知社会规则的意识,让孩子在虚拟的社会小环境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幼儿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奇奇乐园就是一个把大社会融进幼儿园,变成一个小社会的活动。孩子们在游戏当中自主选择,学会自主安排时间。一旦孩子进入小学,就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时间、自习时间。奇奇乐园也是培养这样的意识,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到什么样的游戏区域,进行什么样的活动。
幼小衔接专题活动
我们会针对幼小衔接的内容,做一系列专项活动。如生活小能手,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洗盘子,自己洗毛巾等。
? 从家长入手
幼小衔接,不止是孩子的需求、老师的需求,甚至是家长的需求。尤其到了大班,很多家长的关注点都会自然而然地转移到幼小衔接上来,甚至有些家长会对幼儿园提建议,要求老师教一些拼音、算数等知识,让孩子能跟上小学的教学步伐,所以我认为做幼小衔接工作,也一定要从家长入手。
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
首先一定要和家长达成一个良好的共识。现在的家长,对幼小衔接产生了焦虑,如有些家长看到其他的孩子能够认识很多汉字、熟练掌握十以内的加减法,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其他孩子的进度,而产生焦虑情绪。
因此,我们会召开关于幼小衔接的家专题家长会,在这方面和家长们达成共识,让家长们了解幼儿园主要做什么,在什么样的活动和课程当中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老师们在开家长会的时候,一定会介绍我们学校的课程。让家长比较直观地了解幼儿园的课程状态,明白幼儿园究竟在做什么,从而减轻家长的焦虑。
家长问卷
通过填写家长问卷,了解家长关注的点、家长想幼儿园做的点,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家长开放日
让家长走进幼儿园,通过沉浸式体验活动来感受,幼儿园培养了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儿园活动的价值。
家长课堂
让家长作为老师走进课堂,让他们设计教案、体验一场活动,在这个活动当中,可以培养孩子哪方面的能力。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从而认识到:这里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的课堂,是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的课堂。
04/从小学入手——双向衔接
幼小衔接一定不只是幼儿园的事情,必须要有小学的参与,这两者一定是双向衔接的。所以我们学校在做幼小衔接的时候,会与小学紧密连接在一起,双方经常一起做教研共同参与和讨论问题。我认为把小学老师、校长拉进来讨论问题,大家形成共识,这样才不会做无用功。
? 学科学习“零”起点
>>> 情境生成
拓宽领域学习的广度,挖掘领域学习的深度,创造领域学习的趣味度。
>>> 学科学习
幼儿园做的更多的是关于领域学习的趣味度。到了小学更多的是学科学习,为了和幼儿园更好进行衔接,我们紫竹路幼儿园和紫竹路小学达成了共识:首先应该减缓学科学习的坡度,降低学科学习的难度,而且要提高学科学习的温度。
? 课堂要改革:游戏化——活动化
幼儿园的教育是游戏化,那么小学就是活动化。不管是家长还是幼儿园对小学课堂的认知都会有偏差,现在小学课堂相比以前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多以活动化的形式开展,所以我们幼儿园和小学在课堂上,已经很好地衔接起来了。
孩子本身的成长过程即是无缝衔接的过程。有时候大家对幼小衔接的理解太过狭隘化、形式化、刻意化,其实只要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应能力的增强,他们都能够自然而然地适应小学生活。
我们今天接受的一些新事物就是为明天的学习、进步、生活做好准备,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虞永平教授也曾说过:“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