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需要完成两个学习阶段的过渡,即“幼小衔接”。这一直是幼教行业和广大家长极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一个重大的转折和重要接力。
在幼儿园,幼小衔接一直是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大班阶段,但是,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活动真的能帮助孩子顺利衔接吗?小学的老师怎么看幼儿园的幼小衔接?真的接住了吗?
本期,我们邀请到遂宁市河东紫竹路小学校校长陆小平,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幼儿园春分园执行园长刘洪波,一起来聊聊幼小衔接那些事儿。
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幼小衔接”?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和家长理解的幼小衔接是同一个吗?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一部分家长关注到孩子在生活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准备。还有一部分家长陷入了焦虑期,更关心孩子的知识储备能力,提出幼儿园会不会教拼音、是否关注小朋友的前书写、孩子需不需要上幼小衔接班,诸如此类的问题。忽视孩子在生活、心理以及学习习惯的准备。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出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这两个方面的发展目标,也表明身心、社会、生活、学习准备这4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这对于幼儿园和小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既指明方向,又减少了外界带给老师的压力。
陆小平:
从意义上讲,幼小衔接有三种不同的观念。一是家长更多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衔接。二是基于学生的不同领域(尤其是关键领域)的衔接。三是从小学的角度来说,儿童为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而应做的准备。
《义务教育的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注重学段衔接。因此,小学通过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特点,采用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趣味性等方式逐步完成过渡,给予幼儿一个适应期。
这三种理解有一个相通的地方,那就是幼儿无论处于学前还是小学,不同的阶段本身就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阶段实现儿童阶段发展目标,这是最好的衔接。如果幼儿达到3~6周岁孩子的发展水平,那他肯定能衔接得上小学的学习生活。而小学学习生活也是符合它自身特点的,不然一直重复幼儿园的工作,他们也不可能快速成长。
02/
幼小衔接从孩子进园就开始了
在很多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主要工作是从大班开始的,甚至是从大班下学期开始,这样对吗?
刘洪波:
到大班下学期时,幼儿园会做更多外显的事情,比如开展参观小学,邀请小学生返园等系列主题活动。但幼儿从进园开始就已经进入幼小衔接的准备状态了。比如孩子在适应小班集体生活时,就要学会适应规则、学会照顾自己、学会与他人相处等,这些能力的养成并不是到大班下个学期才开始,可能在幼儿进园之前,家长就在培养孩子的这些能力了。
幼儿园的三年是要为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奠定基础,使其更容易更轻松地适应小学生活。
陆小平:
这里有两个观点要理清,一是从人的成长阶段来说,孩子从迈入学前教育开始就进入幼小衔接了。二是幼儿园全程都在做幼小衔接,到幼儿园大班会针对性地帮助儿童做入学准备。比如让幼儿学会倾听,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向老师表达。
此外,心理上衔接也尤为重要。在2022年的课程方案当中也特别提到:要让幼儿对小学的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家长那种“如果不这样做”或者“你不听话老师会怎么样?”的说法会在无形中增加孩子的焦虑。
03/
双向奔赴,
也需要设计一些小心思
在“倾听”这个角度,我们有没有什么做法去了解孩子对小学的向往和担忧?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衔接?
陆小平:
我们会设计幼儿参观小学的活动,但这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从优师教研来说,可能小学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美好,并不是他所期待和向往的。因此,基于儿童视角,我们开展“熟悉中的陌生”活动。
首先让幼儿看到在幼儿园里熟悉场景:比如小朋友围圈做游戏;小学生和老师一起互动;小学的哥哥姐姐们表演节目等等。当然,他们也会看到陌生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其次,给幼儿提供真实经历:比如让小学老师给他们上课,感受不同的课堂氛围。除了好玩之外,是否还存在挑战性。
通过这样的活动,询问幼儿对小学的感受。导向对幼儿很重要,他们的关注点会改变他们的想法,需要大家共同来设计。
刘洪波:
其实,每次开展参观小学活动时,我们前期会有一个小研讨,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和态度。从孩子们用绘画梳理的内容可以看到,他们关注的问题很有意思,比如吃饭和午睡是不是跟幼儿园一样;进入小学怎样当上班干部;如何佩戴红领巾……
双方的老师会基于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设计活动,进行答疑,给他们提供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是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的一个方向。
04/
教育错了,儿童离智慧更远
“幼小衔接”应该是双向奔赴,小学为此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
陆小平:
首先,在孩子进入小学的1~2个月小学会有一段适应期,帮助他们从熟悉走向陌生。这段时间,我们会研究孩子在学前五大领域的发展水平,并根据他们的发展水平设计对应的课程和活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维度:一是淡化课程学科特点,更突出综合性和趣味性;二是课堂教学适当向幼儿园靠拢,尽量以活动化为主;三是课堂组织形式的改变,比如排排坐也有一个过渡期。
其次,我们专门编写了《入学学生生活指南》和 《入学学习生活指南》,给老师和家长提供一个参考,家长在学生读小学的注意事项。比如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上厕所;小学没有像幼儿园的加餐;对自己的物品如何收纳等。教师怎么组织孩子排队,怎么组织孩子上下课,怎么组织孩子放学,怎么组织孩子参加集体的学习活动……
再者,我们倡导学科学习的零起点。这不是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是指系统学科知识的学习必须从零开始。以语文学习为例,很多家长会问幼儿园教不教拼音?我曾经在一个讲座上提到一句话“教育错了,儿童离智慧更远。”如果幼儿园老师不把教学汉语拼音作为必备的教学内容,没有按照规范来教,后面纠正会很难。
因此,我们在学科零起点时就降低学习的难度,减缓学习的坡度。在学科设计和教材编写上也做了改进,更多聚焦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态度,让他们从情感上喜欢这门学科,甚至是和具体的生活相结合,同校园的学习行为相结合。小学语文学习的前几页的内容就是关于入学的。我们会带着孩子一起参观学校,在过程中进行语言训练,从而让孩子学会沟通交流,这也是语文教学。
05/
“去小学化”不仅被妖魔化了,
它也在妖魔化小学
“幼小衔接”和“去小学化”矛盾吗?
刘洪波:
幼小衔接是孩子进入到小学期间,四个方面的准备和情感能力知识的储备。比如说游戏化,孩子在幼儿园是“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我们就要注重孩子的操作体验,使其获得身心发展。
对于去小学化,我觉得它指向的是超出孩子思维的内容,或是把不适宜的学习方式放在孩子的身上,如机械反复地背诵。
陆小平:
真正意义上的小学化应该是小学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是适合小学年龄阶段并不适合幼儿园。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进行了超前教育,或是没有尊重幼儿的身心特点,把小学的组织形态和教学内容应用到幼儿园。
小学化还被放大了,比如孩子发自本能想认识这是什么字,就被认为是小学化了。发现孩子拿笔,哪怕是歪歪扭扭描摹一个数字,也说是小学化。“去小学化”不仅是被妖魔化了,也在妖魔化小学。
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不要机械地为它要贴上一个标签。不以识字为目的,而是把识字作为素材或者资源,将其渗透其中,孩子也很感到开心,何乐而不为?有些幼儿园就弄得不错,把古诗、画画等和情境游戏融合起来,这怎么会是小学化呢?只要不以小学学科学习的结果作为评价方式,基于孩子身心特点进行适当渗透,做一些情境营造和活动设计是可以的。
06/
教育不是非此即彼,
而是相得益彰
如何把握幼小衔接的度?既保护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同时又不去踩那根红线?
陆小平:
国家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自律和目标行为等都是难得的品质。但有些幼儿园“去小学化”去特别厉害,连识字都不能有,这让我很忧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情境游戏,关注孩子的过程,不以结果为评价,落实孩子素养的培养是很好的。比如带孩子过马路时,看到对面有字,就告诉他那是什么,在情境和生活现象当中进行贯彻,不无不可。教育不能非此即彼,更不能割裂和对立,它应该是相得益彰的。
刘洪波:
孩子是要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就写字来说,孩子在过年期间对春联特别感兴趣,但并不是认识所有的字,才能做春联。孩子在制作过程中,认识春联,可能发现春联中有四言五言,有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的。我们可以顺应孩子的学习兴趣,就算孩子不认识那个字,也可以用符号或绘画方式代替,这是孩子前书写的一种表达。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关注孩子自身的学习品质,包括孩子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孩子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激发他们内驱力。
07/
关注孩子的基本素养比什么都重要
在幼小衔接中,家长也是重要一环,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刘洪波:
第一,家长不要因为知识储备而忽略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不要提前灌输学习内容,而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第二,保持积极的态度,给孩子进入小学一些仪式感。比如在家里开辟一块小空间或小天地,给孩子配上正式的桌椅,为孩子准备小书包等学习用品,让孩子感受到进入小学是一件正式的、有仪式感的事儿。
第三,关注孩子的生活能力和习惯,培养他们的良好作息和自我管理能力。之前去交流学习听到有校长反映有的孩子进入小学还不会自主喝水,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使其拥有良好的健康的体态,更好适应小学生活。
第四,多带孩子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关注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园是一个小的社会群体,进入小学遇到新的同学还有老师又是另一种社会群体。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孩子积累经验,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最后,家长要放平心态,不要焦虑,遇到什么问题就多和老师进行沟通,陪伴孩子度过幼小衔接的阶段。
陆小平:
家长首先要意识对于幼小衔接来说,孩子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新课程改革提出“素养导向”的观念,即孩子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解决真实的问题。不要把幼小衔接太当回事,哪怕孩子一开始不适应,也不要过分紧张。越当回事问题就越多,问题越多就会有越多的行为,从而陷入一种循环。关注孩子的基本素养和学习品质比什么都重要。
很多家长会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聪明好动、能言善辩,但进入小学后成绩一般,长大后就成为一个普通人了。哈佛大学一个教授曾说过,人的成长不仅具有阶段性,也有一贯性,决定人一生幸福或成就的,往往是小的时候形成基本品质,如专注、自律;好奇、探索;有自己的目标;能够归纳总结等等,这都是在幼儿园和小学初期形成的。就像一个哲学家说的,早期儿童的学习一定是无目标,具有娱乐性的。各位家长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儿童的学习品质,这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其次,家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但要一分为二地看,天性里面既有动物性,也有我们要塑造的一种人性,不要把动物性误认为是儿童的天性。很多影响儿童一生的恶习,影响他们良好品质的基因,往往是由于父母不关注,或误以为这是儿童天性加以保护造成的。幼儿园在做品格教育时一定不能单纯将其当成一个生命体。
最后,家长不要老关注孩子读小学会遇到什么困难,反其道而行之,让小学多一些神秘感。不要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比如你将来读了小学可没这么好玩了,小学的老师可不像幼儿园的老师那么温柔。心理学上说,你越是暗示什么,他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08/
分数不足以影响儿童未来多姿多彩的人生
小学的评价方式和评级体系是只有分数论吗?
陆小平:
或许很多的家长,包括幼儿园老师,都会认为小学的评价方式就是考试和分数。其实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小学一、二年级都要进行非纸笔的测评。小学阶段对孩子的评价基本遵循《义务教育评价指南》的细则,也就是基于孩子全面发展的评价,比如言行表现、审美能力和体质健康等。
学生的学业水也是评价的重要一环,但不是简单地看孩子考了多少分,而是看他学习这一门学科典型的学习行为和有价值的学习表现,也就是有没有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和能力是一个载体,孩子通过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训练来形成这种素养。
现在也在提倡减负,学科学习没有具体的分数。但是我们会有一个“见美”的评价,是对孩子学习这门学科的学习方式、学习品质的肯定。还有一个“至善”,是孩子在学习中还可以改进的方向和具体方法。
因此,家长最应该关注的不是孩子的考试分数,而是要关注他学习这门学科的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素养等学习品质。尽管孩子目前的考试分数可能不高,但他具备了这个学科的最核心的东西,他将来成绩一定会好的。比如在语文方面,喜欢阅读、写文章、与人交流等。整个小学阶段考试的分数不足以影响他未来多姿多彩的人生,也不会影响他未来是否能考到一个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