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延续
守护健康,美好未来
在刚刚走过的四月,我们迎来了第32个爱国卫生月,相信小朋友们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都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了爱国卫生月的活动。通过倡议书的邀请,幼儿园的“信箱”陆续收到了许多来信,在信中小朋友们通过图画、照片、视频等方式向大家展示出“爱国卫生人人参与,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精神风貌,根据分享内容分别授予“爱国卫生劳动小能手”,“爱国卫生健康小达人”,“爱国卫生战疫小勇士”,“爱国卫生全能小卫士”称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来自小朋友们的精彩分享吧!
爱国卫生劳动小能手
《自己收玩具》、《爱国卫生月打扫卫生》
《劳动最光荣》
爱国卫生战疫小勇士
《认识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的传播方式》
爱国卫生健康小达人
《学会七步洗手法》
爱国卫生全能小卫士
《防病抗疫我能行》、《听我说防疫小儿歌》、《听我说谢谢你》
感谢小朋友们的精彩分享,同时也要感谢爸爸妈妈的支持。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是让每一个人都养成讲究卫生,保护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生。爱国卫生月虽然结束了,但我们要让这份“爱”延续,将健康、文明、绿色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期待着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做热爱劳动、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健康身心的中华好儿童,做最棒的自己!加油吧!
随着天气的不断升温, 有一种夏季高发的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它就是“手足口病”。相信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如何正确认识“手足口病”,怎样科学防治,快让我们听一听关于“手足口病”的秘密吧!
警惕手足口病 科学守护健康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每年的5至7月是其高发时期,多数患儿可以自愈,少数可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重症。
手足口病主要症状有哪些?
前驱期症状有发热不适、腹痛等,然后在口腔、咽部、软腭、颊粘膜、舌的部位出现小水泡,周围有红晕,水泡迅速破溃成糜烂和溃疡,掌跖、指跖侧背面的皮损开始可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变成周围绕一红晕的小水泡,几天后水泡干涸,病程一般为7-10天。有部分手足口病恢复期出现脱甲现象,愈合时间在1-2月不等,新生甲板平整、光滑,无任何不适,预后良好。
传播途径有哪些?
如何预防?
1、洗手是最简单的“疫苗”。它不仅能赶走细菌和病毒,给孩子一个隔绝病原的屏障;同时,还可以降低因接触导致传染病菌的几率。可以说正确、有效地洗手是最简单有效的“疫苗”。让我们一起复习七步洗手法吧。
2、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均衡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要做到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半生食品。
3、减少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必须前往时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每日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20-30分钟,经常清洁和消毒家具、玩具和共用物品;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澡、晒衣被。
最后,送给小朋友们一首预防手足口病的小儿歌。听,这轻快的旋律,你们一定很熟悉,还等什么?快来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吧!
饭前洗手,便后洗手,
好习惯,好习惯,
保证充足睡眠,多给室内通风,
别嫌烦,别嫌烦;
外套外衣,回到家里,
及时换 ,及时换,
每天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功能,
别偷懒, 别偷懒;
小手脏了,小手脏了,
不擦嘴,不揉眼,
到了公共场所,记得戴上口罩,
并不难,并不难;
天天开心,多吃果蔬,
保平安 ,保平安,
如果我们坚持,预防手足口病,
很简单 ,很简单!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万物繁茂的五月初夏,如约而至。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努力让“爱”延续,强健体魄,用行动编织美丽的梦想,用健康迎接美好的夏天吧!
文字编辑:卫生保健中心
图片制作:卫生保健中心
素材提供:小一班 黄妙溪 小一班 李姝潼
小二班 梁艺溦 中一班 厚苏轩
中八班 王耀锐
《预防手足口病》儿歌引自: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