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内卷也越来越严重,以前大家更多是关注高考竞争,慢慢地大家才发现孩子在中考就被分流了,再到后来又发现不用等到中考,孩子可能在正式上学前就被分流了。
不管在哪个地方,优质教育资源都是非常稀缺的,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好学校,家长们也是操碎了心,买学区房、找关系、花钱买学位……手段五花八门。在各种手段中,超前教育是性价比最高的。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让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学习拼音、英语、基本运算,不少小朋友甚至在上小学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二年级的所有知识点,这为他们“幼升小”择校提供加分项。
对于超前教育的做法,教育部门向来是持不支持态度的,多次明确超前教育不符合教育规律,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和幼儿园开设超前教育课程,并处罚了一些违规机构以儆效尤。但是家长们对此依然乐此不疲,还是想尽办法给孩子超前教育,因为孩子如果不提前学一些东西,不仅上小学后跟不上进度,甚至连小学都上不了。因为一些学校对新生有硬性要求,不仅要会拼音,对认识汉字、英语单词的数量也有门槛,孩子什么都不懂是不可能进去的,即使进去了也会被老师劝退。
央广网北京12月16日消息 促进男女平等发展、培养儿童健康成长是一项事关长远的战略任务。日前,北京市政府正式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聚焦与妇女发展密切相关的健康、教育、经济、决策管理、社会保障、家庭建设、环境、法律等8个领域,提出了58项主要目标和63项策略措施;聚焦与儿童发展密切相关的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等7个领域,提出了48项主要目标和55项策略措施。
在妇女与教育方面,《规划》提出,要将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体现在教育工作全过程。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到教育政策制定、修订、执行和评估中,落实到各级各类教育内容、教学过程、学校管理中。探索通过专题课、实践课和融合课的方式,全面开展性别平等教育。
为女性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推动各类学习资源开放共享,为妇女提供多样化的终身教育机会和资源。鼓励妇女接受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提高妇女利用新媒体接受现代远程教育的能力。增强社区(村)女性教育内容供给,引导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村)女性教育。培育多元办学主体,形成分布均衡、高效便捷的女性教育体系。完善覆盖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老年教育服务体系,保障老年妇女对教育的需求。
培养适应多领域需要的女性人才。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优势,鼓励其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合作,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北京职业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发展,围绕养老、护理、学前教育、托育、家政服务、健康管理、轨道交通、城市运行、非遗传承等方向,培养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女性人才。
持续提升女性科学素质。健全科普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改进科普形式,扩大教育培训设施覆盖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加大面向女性的科学知识教育、传播及普及力度,促进女性科学素质提升。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为农村妇女、外来务工妇女和困难妇女提供实用的科普服务。
在儿童与教育方面,《规划》提出,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适应群众多样化入园需求,合理优化学前教育资源,精准布局学前教育学位,有效保障儿童就近入园。实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促进非教育部门办园、民办园、社区办园点整体提升办园质量。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和专业指导,提升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提高安全卫生保障能力,坚决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加强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建立健全教学、服务、管理标准,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继续加大城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郊区辐射力度。大力推动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发展,进一步优化集团办学布局,完善集团治理结构,激发集团发展活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扎实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负担工作,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新课后服务机制,推动中小学普遍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严格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
深化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适应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变化,不断改进普通高中学校样态、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学习方式。修订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细则,建立体现普通高中学业质量标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评估考核机制。完善市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统筹工作机制,大幅扩大郊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稳步推进职业教育综合高中班教学。
促进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扩大学前特殊教育学位供给,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质量,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提高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和课程资源建设,持续推进特教学校达标工作。推进融合教育,加强自闭症基地和学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为有特殊需求的少年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
促进儿童科学素质提升。发挥家庭的作用,开展学前科学启蒙教育。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质。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打造以赛事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人理念和方法。加强家园、家校沟通,通过家访、家长学校、家长会、家校委员会等形式深化家校合作。统筹社会教育各类场地、设施和队伍等资源,引导社会各界主动承担教育职责,参与学校育人,丰富校外教育内容和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文化、体育、艺术、劳动等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