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幼儿教师专业引领
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是直接提高保教工作效率
促进保教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这一目的的所谓的研究活动,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教研活动。
保教工作效率 = 保教工作效果÷保教工作的投入。因此,对于提高保教效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单位时间内教会幼儿最多的知识或技能”,而应考虑保教工作效果(保教工作效果,主要指保教活动后幼儿身心获得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仅是指知识技能的获得,而且还包括身体素质、情感、态度等发展)与保教工作的投入(保教工作的投入,不仅包括本次保教工作中幼儿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也包括幼儿为了学会教师所期望的东西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等)的比率。比如,一个老师经过半个学期的充分准备,展示了一节几乎完美的观摩研讨课。大家看了以后都说,这节课真好。而我却说,这节课虽然教学效果很好,但并非高水平的课,因为它的投入太多——为了这节课,不仅上课的老师自己忙了半个学期,同教研组的老师也为她忙了半个学期——和她一起“磨课”,和她一起准备上课的材料,一起布置上课的环境,一起制作上课的课件……
效率性原则往往是许多幼儿教师在准备观摩研讨课时很少考虑的一个原则,因此,我们平时参加教研活动看到的供大家观摩研讨的课,往往是只“中看”不“中用”的课——大家看时都很激动(因为该课效果确实不错),看后却都不动(因为平时的课无法那样去准备)。
幼儿园开展任何一项幼儿园教研活动,都应考虑如何更好地提高保教工作效率。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成果主要也就体现在教研活动后保教工作效率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提高。现实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误区:将相关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当作评判教研活动水平的重要标准,甚至以写论文为教研活动的最重要的目的。我们到许多幼儿园听其介绍其教研活动的成果时,听到更多的是他们老师在教研活动过程中写了多少篇论文,并且有多少篇论文获得了各种不同级别的奖励或者在不同级别的刊物上公开发表。
一个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水平应该体现在他们通过教研活动后其保工作得到了哪些改进,幼儿得到了哪些发展,而教研论文的多少并不一定导致保教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可以说教研论文并不是教研活动直接追求的一种结果,它仅仅是教研活动可能带来的一种“副产品”。
幼儿园教研活动,经过研讨推出的观摩课,应该在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与减轻教师的负担两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反对为了让幼儿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不计成本投入,无限地增幼儿教师的负担。因为教师长期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不利于教师本人身心的健康,最终“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的目标”也将落空。
如果大家在教研活动中,都以效率为原则,不断追求高效的幼儿园教育,那么,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将被进一步激发,教师将从参与教研活动中真正受益,他们将逐渐感受到工作的轻松和愉快。
★★★★★★★★★★★★★
★★★★★★★★★★★★★★★★
莫源秋教授签名8折售书消息
★★★★★★★★★★★★★★★★